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技术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应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技术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应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种植修复 软组织增量 二期手术 结缔组织转瓣技术
【摘要】:研究背景上颌前牙区是种植修复美学区,其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已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软组织的轮廓、颜色、丰满度对美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上颌前牙缺失种植,随缺牙时间的增长及种植体植入后的骨结合过程,种植位点唇侧常可见软组织丰满度不足的情况。目前临床常用的转组织转瓣技术是由Scharf和Tarnow提出的上腭结缔组织转瓣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增加缺牙区唇侧软组织丰满度,但存在操作难度大、创口易感染等缺点,因此不易在临床推广应用。基于此技术,我们通过改变切口设计和转瓣方式,形成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技术。研究目的评价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技术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材料和方法选取20例上前牙单颗缺失种植复诊行二期手术且术前评估种植区唇侧软组织丰满度不足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二期手术同时行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术,选取二期术前、术后2周、1月、6月及1年为观测时间点,记录唇侧软组织丰满度评分、唇侧软组织测量高度、牙间乳头相对高度、粉色美学指数四项数据。同时收集20例符合纳入标准但未行转瓣术病例作为对照组并记录以上数据。采用Friedman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数据。结果唇侧软组织丰满度评分的Friedman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五个时间点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52.705;df=4;P0.001),对照组五个时间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χ2(2)=5.726;df=4;P=0.221)。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变化情况不同;唇侧软组织丰满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软组织丰满度均较术前有增加(测量值T1-T0为0.3;T2-TO为0.27;T3-TO为0.26;T4-TO为0.26),且与对照组(测量值T1-TO为0.08;T2-TO为0.06;T3-TO为0.10;T4-TO为0.06)相比效果明显(P≤0.001),短期及长期效果均良好;牙间乳头相对变化结果及PES评分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种植二期使用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技术,能有效增加唇侧软组织丰满度且稳定性良好,同时不会造成牙间乳头高度及PES评分的降低,适宜在种植修复软组织美学领域推广使用。
【关键词】:种植修复 软组织增量 二期手术 结缔组织转瓣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83.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5
- 1 资料和方法15-21
- 1.1 病例选择15
- 1.2 纳入标准15
- 1.3 术前评估15
- 1.4 治疗程序15-17
- 1.5 数据采集及处理17-21
- 2 结果21-26
- 2.1 唇侧丰满度评分21-22
- 2.2 唇侧丰满度测量22-24
- 2.3 牙间乳头相对高度24-25
- 2.4 PES美学评价25-26
- 3 讨论26-32
- 3.1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移植评价指标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6-28
- 3.2 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术技术特点28-29
- 3.3 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术评价29-32
- 4 结论32-33
- 5 典型病例33-38
- 5.1 术前评估33-34
- 5.2 治疗步骤34-38
- 6 附表38-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5-4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婷;陆守昌;;重度牙槽嵴萎缩牙槽骨重建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2 董宇,何勇,赵辉,冯星,吕文君,柴淳;牙槽嵴黏骨膜扩增术应用于牙槽嵴增高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3 赵森;邬玉龙;杨菊芳;;先天性上下牙槽嵴粘连伴舌腭粘连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4期
4 席戈,姚宏;羟基磷灰石在恢复牙槽嵴严重吸收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5 韩雪松;朱国光;;拔牙后牙槽嵴保存的研究现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2年01期
6 张虎威,周晓东,王学理,向军,莫云凌;羟基磷灰石复合骨诱导蛋白“夹心”式植入牙槽嵴加高术[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7 徐世同,周磊,宋光保,徐淑兰,张雪洋;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劈开增量同期种植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4年02期
8 王超,王鹏来,刘刚;牙槽嵴裂修复中自体髂骨松质骨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9 王海云;钟梅;赖仁发;;防治牙槽嵴萎缩的研究进展[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6年01期
10 朱一博;邱立新;吴茴;李健慧;高明;王兴;;应用骨胶原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保存牙槽嵴[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睿男;改良牙槽嵴顶结缔组织转瓣技术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许霞;颧牙槽嵴处微螺钉植入角度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连珊;牙槽嵴位点保存的动物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4 杨P;Ⅱ类拔牙窝中牙槽嵴位点保存术双层盖膜与单层盖膜成骨效能比较的动物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张峗;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预防大鼠牙槽嵴萎缩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张亚军;几种提高下颌牙槽嵴低平总义齿固位方法的临床体会[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万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槽嵴位点保存应用中的临床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年
8 周容;锥形束CT对牙槽嵴裂植骨术后的评价[D];青岛大学;2013年
9 龚艳;下颌颊棚区微螺钉植入位点的CBCT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关瑜;功能矫治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后磨牙区骨改建的动态定量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3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84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