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死亡监测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结核病死亡监测分析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 结核病死亡率是评价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结核病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对结核病死亡率进行评价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在我国已建立的结核病死亡相关的监测系统有: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比较结核病死亡结核病相关监测系统中结核病死亡监测的特点,对于选定结核病死亡评价来源,预测结核病死亡疫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结核病相关监测系统的监测目的、覆盖人群、监测平台、信息采集流程、死亡判定标准、数据分析与利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各系统所收集的结核病死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从中选取代表性较好的监测系统所收集的死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我国结核病死亡特征及趋势。 研究目的 1比较分析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实施情况及所收集的结核病死亡相关数据; 2了解我国结核病死亡率及趋势以及分布特征; 3为完善我国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制定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结核病死亡数据,对监测系统设计框架、实施情况及结核病死亡相关数据进行比较,选择结核病死亡监测代表性较好的系统数据。,描述性分析所选监测系统中结核病死亡率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及趋势和疾病负担指标分布,了解我国结核病死亡现状及疾病负担。 研究结果 1通过比较监测系统间设计框架、实施情况及结核病死亡监测数据发现,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是以死因为目的的抽样生命登记系统,死亡信息收集渠道多样,并定期开展漏报调查,系统设计在结核病死亡监测要优于其它系统;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收集数据的完整性优于疾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典型分析显示其登记的病例数均高于其他两个系统。 2我国结核病死亡趋势及特征分析 (1)2004-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6.57/10万下降到3.9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为7.81/10万,女性为3.66/10万,城市、农村的死亡率分别为3.57/10万和6.98/10万;西部高于中部和东部,东、中、西部分别为3.66/10万、4.97/10万、9.61/10万。肺结核结核平均死亡率为5.48/10万,其中男性为7.45/10万,女性为3.40/10万,城市、农村的死亡率分别为3.34/10万和6.63/10万,东、中、西部分别为3.44/10万、4.72/10万和8.98/10万。 (2)2004-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潜在减寿年为237376.7人年,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为131965.2人年,期望寿命为70岁,期望退休年龄为60岁;潜在减寿率为0.73‰,潜在工作寿命损失率为0.41%,均呈现西部高于中、东部,农村高于城市,青壮年(30-50岁)损失率高的特点;结核病早死指数平均为18.32。 结论 1在结核病死亡监测方面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要优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分析全国结核病死亡的趋势和特点; 22004-2008年我国结核病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人群和地区特点明显结核病死亡率不同,西部地区高于中、东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疾病负担呈现西部高于中、东部,青壮年高于其他年龄组的特征
【关键词】:结核病 死亡监测 监测系统 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2;R181.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研究背景10-12
- 研究目的12
- 研究内容12-13
- 研究方法13-20
- 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评价分析13-16
- 1.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的比较13-14
- 1.2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中结核病死亡监测数据的比较14-15
- 1.3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个案的比较分析15
- 1.4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比较框架15-16
- 2. 我国结核病死亡特征分析及趋势16-19
- 2.1 资料来源16
- 2.2 分析方法16-19
- 3. 技术路线19
- 4. 质量控制19-20
- 研究结果20-43
- 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比较20-30
- 1.1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基本特征比较20-27
- 1.2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肺结核死亡率分析27-28
- 1.3 监测系统间死亡个案比较28-30
- 2.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分析30-43
- 2.1 结核病死亡病例诊断依据30-31
- 2.2 结核病死亡病例的基本特征31-32
- 2.3 结核病死亡率分布及趋势32-37
- 2.4 结核病疾病负担分析37-43
- 讨论43-50
- 1. 本研究意义43
- 2. 结核病死亡相关监测系统评价分析43-46
- 3.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核病死亡率评估46-48
- 4. “早死”负担分析48-49
- 5.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49-50
- 结论50-51
- 建议51-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件56-57
- 综述57-85
- 参考文献78-85
- 致谢85-86
- 个人简历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谋岳;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纪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9期
2 M.I.Perelman,贺晓新;俄罗斯的结核病[J];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2001年02期
3 王楚英,李于功,王宗烨;医务人员结核病发病、治疗与转归调查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4 李群辉;宋文虎;;结核病监测标准[J];结核病健康教育;2001年01期
5 赵雁林;结核病研究进展及热点[J];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6 林勇,吕伟平;1992~2001年海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3年02期
7 邵柏;加强出入境人员结核病监测工作重要性的探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3年02期
8 贾震,孔淑芳;1997~2001年曲阜市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3年S1期
9 黄诚,施建华,沈国昌,倪孝和,汤玲;海门市1995—2000年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4年01期
10 黄福松;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诗明;;我国结核病研究概况[A];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慧娟;;对建立高效结核病监测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林秉崇;;温岭市1999~2003年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A];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冯淑范;吴建林;熊国屏;饶正远;曹惠;;四川省结核病监测区县实施项目前后工作评价(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吴新悦;凌颖;李海英;焦风华;康万里;李风如;;传染病结核病报卡中填写项目的缺失与完善[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莹晖;杨迈;李平;刘公利;赵晔;王秀晖;王向军;王丹丹;徐慧;赵南;;哈尔滨市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调研情况[A];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黄牧;韩文斌;何永泉;;辽中县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8 黄苓;艾义明;;黄石市结核病监测实施项目前后工作评价[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9 张淑兰;;温州市2003年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A];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王黎霞;姜世闻;刘小秋;何广学;成诗明;;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辉;控制结核病流行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莱芜日报;2007年
2 徐劲松 胡月飞 记者 黄春英;隐藏的结核病人令人忧[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 杨华林 杨坤云;结核病防治十问[N];湖南日报;2005年
4 张学恒;我市加强学校结核病监测和预防工作[N];商丘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颖;我国已建立全国结核病监测系统[N];科技日报;2009年
6 王慧慧;阻击结核“回潮”刻不容缓[N];安徽日报;2009年
7 记者 党淑梅;强化责任目标管理 提高防治工作水平[N];通化日报;2011年
8 宋国梵;“三位一体”织“天网”[N];健康报;2005年
9 石小宏;我省加大灾区结核病防治力度[N];四川日报;2008年
10 袁燕莉;遏制结核 共享健康[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忠伟;结核病时空传播模型与危险因素评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赵文静;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王敏;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流行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卫;胜利油田结核病疫情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冯岚;江西省南昌市结核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3 石学峰;山东省和辽宁省监狱服刑人员结核病防治服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子文;上海市七示范区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投入与使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吕华坤;江苏省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舒文;我国东部城乡结核病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赵忠侠;杨浦区重点人群结核病知信行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郑亦慧;上海市普陀区非户籍人口结核病经济负担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任忠和;包头市土右旗村民结核病防治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胡嘉;结核病死亡监测分析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本文编号:1050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05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