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aP-sIPV四联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DTaP-sIPV四联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DTaP-sIPV Sabin IPV 阳转率 中和抗体 加强免疫
【摘要】:联合疫苗为儿童免疫规划的连续、简化和扩大所必需。随着纳入扩大免疫计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 EPI)中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加,婴幼儿接种次数也随之增多。我国儿童一岁内需接种10剂疫苗抗原7次。儿童免疫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同时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和儿童疫苗组织(Children's Vaccine Initiative, CVI)倡议研制联合疫苗,使目前略闲麻烦的接种程序变得确实可行。联合疫苗具有预防多种目标疾病,减少接种针次,简化免疫程序,提高接种率,降低交叉感染机会,为广大家长和儿童乐于接受,而且节约各种费用,有利于EPI的推广等优越性。因此,制备多价联合疫苗是当今世界疫苗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旨在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a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Pertussis sabin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combination vaccine, DTaP-sIPV)的制备工艺,并比较不同SabinIPV剂量配比的DTaP-sIPV免疫大鼠的抗体水平,为确定联合疫苗的最佳制备工艺提供参考。 本研究全部内容都是关于DTaP-sIPV联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由于DTaP在国内已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积累了大量数据,而SabinIPV目前为止尚无应用经验,因此本论文着重比较分析SabinIPV在疫苗联合前后免疫原性的变化。 第一部分主要检测内容包括各组大鼠三针基础免疫后血清中的各抗体水平、特异性IFN-γ的产生情况以及免疫后各组大鼠CD3/CD4/CD8分子表达的差异。使用本所研制的SabinIPV三价疫苗,通过改变不同剂量配比的SabinIPV,来制备两批DTaP-sIPV(剂量1组和剂量2组),进行各项指标的检定及稳定性试验,并联合单独的SabinIPV和已上市的DTaP-wIPV (boostrixTM-polio, GlaxoSmithKline)作为对照对Wistar清洁级大鼠进行3针基础免疫后,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3个型别的中和抗体效价,ELISA检测百白破抗体水平。结果表明,DTaP-sIPV剂量1、2组与DTaP-wIPV相比较,基础免疫完成后差异无显著意义,均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保护性中和抗体以及百白破抗体;与相对应的SabinIPV相比较,组间中和抗体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227~0.959),证明sIPV与DTaP联合以后并没有影响sIPV的免疫原性,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物理相容性,抗原之间无干扰现象。酶联斑点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spot, ELISPOT)测定针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IFN-γ的结果显示,sIPV剂量2对照组三个型别所产生的斑点数都比较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CD3/CD4/CD8分子表达的差异的结果显示,DTaP-wIPV组CD3+CD4+/CD3+CD8+比值最高。综上实验结果可认为DTaP-sIPV联合疫苗中的sIPV剂量采用Ⅰ型15DU/dose、Ⅱ型32DU/dose、Ⅲ型22.5DU/dose剂量时即可达到与DTaP-wIPV组相当的免疫效果。 第二部分主要检测内容包括监测各组大鼠基础免疫后不同时间的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和分析加强免疫前后的脊灰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在完成三针基础免疫后,每隔3个月采血分离血清检测中和抗体水平,监测sIPV的免疫持久性;此外,在加强免疫前后采血并分离血清,来进一步观察sIPV的免疫原性变化。从实验结果来看,在基础免疫后至加强免疫前,DTaP-sIPV剂量2组的三个型别的中和抗体血清阳转率均保持在100%,中和抗体水平随着时间下降的比较缓慢,尤其是Ⅱ、Ⅲ型中和抗体水平,曲线比较平稳,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各实验组在加强免疫后检测,各型中和抗体在短期内明显升高,均可以诱导出高水平的保护性中和抗体。综上实验结果可认为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18ug/ml、精制白喉类毒素25Lf/ml、精制破伤风类毒素7Lf/ml和SabinIPVⅠ、Ⅱ、Ⅲ型抗原含量依次为,15、32、22.5DU/dose时,剂量配比较适宜。
【关键词】:DTaP-sIPV Sabin IPV 阳转率 中和抗体 加强免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18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第一部分 DTaP-sIPV联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基础免疫后的免疫原性研究8-36
- 前言8-9
- 一 材料与方法9-17
- 二 结果与分析17-30
- 三 讨论30-33
- 四 小结33-34
- 参考文献34-36
- 第二部分 DTaP-sIPV联合疫苗中sIPV的免疫持久性及其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研究36-62
- 前言36-37
- 一 材料与方法37-40
- 二 结果与分析40-59
- 三 讨论59-61
- 参考文献61-62
- 论文综述62-70
- 参考文献68-70
- 致谢70-71
- 个人简历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晓栋;孙静;李建荣;于涟;;重组甲基转移酶致弱水疱性口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原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朱蓉;黄维金;王佑春;俞永新;;痘苗病毒弱毒株广9株的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9期
3 李龙;刘尚允;董承红;赵红玲;王晶晶;张莹;纳锐雄;谢忠平;崔萍芳;王丽春;廖芸;唐东红;高家红;刘龙丁;李琦涵;;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在恒河猴婴猴模型中的免疫保护性分析[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06期
4 张松江;邬力祥;高剑峰;尚立芝;王红伟;薛红;刘永;张文靖;王峰;;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问题[J];免疫学杂志;2011年08期
5 柳云帆;吴小兵;阮力;;腺病毒载体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4期
6 贾丽娟;刘玉梅;;生物仿制药物的现状与发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7 蔡阳;任真;何学军;吴华;乔红群;;纤维蛋白黏合剂免疫原性的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8 谭铮;许金峰;吴扬;唐彤宇;孙淑艳;王洪军;;艾滋病病毒结构蛋白与IFNα-2b表达产物的细胞免疫[J];沈阳部队医药;2011年04期
9 李光;井申荣;林连兵;宋颖丽;叶家梅;魏云林;;呼吸道合胞病毒G-LTB融合蛋白的表达[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3期
10 孙颖;张灵霞;吴雪琼;董恩军;;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的构建、免疫原性及抗结核作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斌;刘长明;冉多良;危艳武;张超范;;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持续感染与保护性免疫应答机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东升;盖新娜;孙栋;郭鑫;杨汉春;;猪脑心肌炎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小鼠免疫研究[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雪峰;杨彬;王帅;林跃智;吕晓玲;赵立平;王凤龙;周建华;;EIA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gp90基因差异与免疫原性关系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艳华;王丽君;张燕红;左小平;张立华;孙艳琪;陈九连;卢永干;;病毒克隆技术在FMD疫苗种毒AKT03选育上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华;吕秋军;马t,
本文编号:1089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08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