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校外青少年非母婴途径感染艾滋病原因调查
本文关键词: 校外青少年 艾滋病 少数民族 毒品 教育 社会 家庭 出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其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需要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近几年校外青少年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德宏地区特殊的社会人文及地理环境导致很多适龄青少年脱离学校,进入社会,接触毒品,过早发生性行为,其艾滋病感染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如何针对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目的:通过深入访谈,深入了解和分析德宏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主要社会、民族、家庭及个人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生存状况,为当地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定性调查,深入访谈,文献学习。 结果:每个感染者都有自己的易感因素,地域的毒品可及性强,落后的经济,教养方式,民族文化习俗,家庭破裂以及个人原因是综合造成校外青少年感染HIV的原因。较高的整体感染率提高了个人的易感度。结论:德宏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g感染艾滋病的一项脆弱因(?)。女性以经性途径感染为主,男性以静脉吸毒感染为主,感染模式由2004年之前的静脉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逐渐扩散。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与其校外的身份有很大关联,很多高危行为都是在脱离学校之后发生。物质世界的诱惑、民族文化道德特色、风俗习惯的对高危行为的宽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及不良同伴的影响等原因综合促成了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
[Abstract]:Background: adolesc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ir vulnerability to HIV infection, and need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the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out-of-school teenagers have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The special social, humanistic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Dehong has led many young people of appropriate age to leave school, enter society, come into contact with drugs, and have sex prematurely. Its AIDS infec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other areas in 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main social, ethnic, family and individual cause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Dehong adolescents infected with AID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V /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the local areas. Methods: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study. Results: each infected person has its own susceptible factors, regional drug availability, backward economy, rearing style, national cultural customs, Family breakdown and personal reasons are the causes of HIV infection among adolescents outside school. The high overall infection rate increases the susceptibility of individuals. Conclusion: infection of AIDS among adolescents outside Dehong school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A vulnerable cause of HIV infection? Women are mainly infected by sexual means, while men are mainly infected by intravenous drug use. The mode of infection has gradually spread from intravenous drug users before 2004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infection of AIDS among adolescents outside schoo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status outside school. Many high-risk behaviors occur after leaving school. The temptations of the material world, the national cultural and m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tolerance of customs to high-risk behaviors, the lack of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bad companions and other reasons contributed to the vulnerability of adolescents infected with AID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12.91;R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1年《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征订启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3期
2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在线投稿注意事项[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4期
3 ;2012年《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征订启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4期
4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刊期变更通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4期
5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4期
6 ;免疫缺陷性皮肤病[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年03期
7 ;免疫缺陷性皮肤病[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年04期
8 刘少础;陈琳;蔡文德;赵锦;石向东;资芸芸;尹平;程锦泉;;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HIV和梅毒感染及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7期
9 李爱红;;150例分娩镇痛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优生优育;2011年04期
10 刘耀龙;贺进;冯明;;吉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学特征及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明慈;全裕凤;程贞玉;王炎;张国风;;围产期母婴维生素E的配对测定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张珊美;习文;汪信武;柯玲;曹容珍;;哺乳期母婴微量元素含量监测评价与干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张帆;;比较观察贺斯和乳酸林格氏液预扩容对下行剖宫产术母婴的影响[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4 张国玲;郑淑玲;张文艳;;苦参素治疗母婴垂直传播性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体会[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潘丽莉;闫玲;赖建强;;北京市母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优质乳品与婴幼儿健康:挑战和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梅云;汪会玲;赖建强;荫士安;;孕妇职业和文化程度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王清图;修霞;郭永;齐峰;苏勤;张伟;刘节;;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对血清HBV DNA和转录体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产科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第一届全国产科主任论坛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朱宇;郑劲锋;;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钱兴国;苏宜香;;孕妇乳母二十二碳六烯酸摄入水平对母婴脂肪酸状况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刘海英;王磊一;董瑞英;;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Th1/Th2细胞因子相关性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胡宏锋;蕲春抓母婴安全工程促卫生事业发展[N];黄冈日报;2005年
2 陈笑;母婴亲子杂志市场渐热[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李峰;我省部署今年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N];青海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陆军;母婴蛋糕的反向切法[N];中国经营报;2009年
5 记者 洪钧;向贫困母婴伸出援手[N];厦门日报;2009年
6 李迎娣 记者 于淼;卜奎街道开展 全方位母婴服务[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7 记者王皓冉;“关爱母婴、阳光就业”手拉手工程在我市启动[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8 王荣超 记者杨晓伟;规范保健检查收费 维护母婴权益[N];锦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苏桂秋;我市艾滋病男女感染比例为13.44∶1[N];大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杰斌;坚决遏制艾滋病传播[N];桂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海波;开远市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率变化趋势及其流行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高梦滔;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王炳顺;剖宫产术对母婴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董少霞;母婴多环芳烃暴露的生物标志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生长发育的交互作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5 周萍萍;持久性有机氯农药母婴机体负荷与暴露评估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6 王帅;HBV宫内传播机制的蛋白质组学和相关miRNA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曹晓斌;我国首批8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004年入组治疗者随访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8 苏莹珍;MSM人群HIV-1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硕;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自身阳性状况知晓与性行为特征的关联[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10 廖玫珍;山东省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变化及抽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桦;德宏州校外青少年非母婴途径感染艾滋病原因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王清华;艾滋病防控中的部门协作长效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梁芸;南宁市低档场所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相关知、信、行的调查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建;乌鲁木齐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的评价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许磊;南汇地区建筑工人艾滋病性病流行病学及预防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赵凤霞;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及性传播感染危险因素及求医行为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7 冉嘉;重庆市劳教青少年脆弱性行为现状及社区干预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8 马玲;乌鲁木齐市收教女性中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晋;母婴用品店在中小城市的扩展战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邓旎;念珠菌的母婴传播及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检测和防治初探[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7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49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