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上海市长宁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3 16:48

  本文选题:创伤和损伤 + 人群监测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12期


【摘要】:目的探讨长宁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儿童伤害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长宁区6所幼儿园小班和中班79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随访监测儿童1 a内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90名学龄前儿童1 a间共发生非故意伤害23人次,年发生率2.91%,其中男童发生率为2.38%(10/421),女童发生率为3.52%(13/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6,P=0.338)。非故意伤害类型以跌落/坠落为主(占52.2%),52.2%的伤害发生在家中或幼儿园,所有伤害均为轻微伤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儿童非故意伤害有关的因素有年龄、性格、近1 a非故意伤害史、是否对家庭环境进行安全性评估和孩子健康状况(P值均0.05)。结论长宁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虽处于较低水平,但应继续针对儿童非故意伤害相关因素采取综合性安全防范措施,重点加强对家庭环境进行安全性评估,以及关注近1 a有非故意伤害史的儿童。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Changning District,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feasible child injury prevention strategies.Methods 790 children in small and middle classes in 6 kindergartens in Changning District were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children within 1 year was monitored 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23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790 preschool children in one year,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2.91. The incidence of male children was 2.38 / 421,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girls was 3.52 / 3 699.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蠂 ~ 2 / 0.916 / P ~ (0.3338)).The main type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was fall / fall (52.2% of the injuries occurred at home or kindergarten. All injuries were minor injuri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related to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children were age and personality.In the recent 1 year history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whether to assess the safety of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child was 0.05%.Conclusion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Changning District is at a low level, comprehensive safet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view of the factors related to unintentional injury of children, with emphasis on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family environment.And focus on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for nearly 1 year.
【作者单位】: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Q2012-6)
【分类号】:R179;R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奇;卢雪珍;冯家敬;;2010年海珠区500例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01期

2 梁友芳;朱丹;宋红潮;黄泽强;黄婉萍;;城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赵红;;西安市0~6岁儿童意外伤害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1期

4 赵华硕;卞静;何鹏;王可;;徐州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10期

5 周德定;卢伟;李延红;周顺福;喻彦;;上海市0~14岁儿童伤害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年03期

6 向兵,刘筱娴;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7 何志辉,程朝霞;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2期

8 张筱佼;张露;曾淑萍;石红英;戚小兵;;2006~2012学年度珠海市集体儿童意外伤害态势及干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25期

9 孙媛媛;吕陈灏;王卫卫;张长丽;白燕;吴丹;吕军;;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芳玲;林穗方;刘慧燕;蒋琳;胡艳;董海鹏;;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分布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3期

2 蒋武;潘春惠;刘伟;何林;磨希娥;;南宁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1期

3 潘菁;王小合;曹承建;黄仙红;汪胜;刘婷婕;许亮文;郭清;;杭州市城乡中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4 方葆华;蒋江徽;;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5 张胜冰;周卫国;潘建芳;黄力君;周德定;;上海市花木社区幼儿居家安全家长认知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10期

6 周卫国;张胜冰;黄力君;施伟杰;周德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11期

7 王金玲;姜佳将;;沿海发达地区儿童伤害及相关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黄颖;李秀霞;阳冬;蒋兴兴;;2010年广西城乡哨点医院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4年01期

9 贾改珍;宋龙笛;徐天和;王丽萍;;菏泽市东明县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4期

10 何舒青;张晓文;王小平;;2008-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园所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崔文香;;延吉市幼儿意外伤害状况及认知水平调查[A];吉林省护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暨护理技能培训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齐小强;陈陆松;濮忠浩;黄敏;周凌志;;留守儿童情绪行为及个性特征变化研究[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敏;农村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干预模式系统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书梅;社区伤害流行现况及干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汪心婷;“安全学校”模式预防儿童伤害的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李彩虹;婴幼儿家庭养育状况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鹏;长宁区学龄儿童放假期间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周蓉;重庆儿童医院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特征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3 李凌;湖南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张远;大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春梅;小学伤害应对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6 刘伟;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李莉;1078例0~14岁儿童意外伤害回顾性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9年

8 朱晓霞;杭州市民工子弟学龄儿童伤害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安慧;儿童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与学龄前儿童多发伤害事件的易感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董子献;青少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庆华,黎海芪,张侃,李廷玉,张玲娜,郑惠连,张志贤,罗明琪,冯川平;3632例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年04期

2 司达敏,刘筱娴,李激;麻城市农村某社区7~14岁儿童伤害发生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6期

3 熊忠贵,刘筱娴;湖北部分地区2000~2001年0~14岁儿童伤害特征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1期

4 张佩斌,邓静云,陈荣华,胡幼芳;儿童意外伤害的倾向性与气质关系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5期

5 宋文珍;;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4期

6 石淑华;;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4期

7 李锋;江帆;沈晓明;;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儿童急症救助知识保持情况[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6期

8 曾芳玲;林穗方;刘慧燕;蒋琳;胡艳;董海鹏;;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分布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3期

9 蒋武;潘春惠;刘伟;何林;磨希娥;;南宁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1期

10 李向利;汤亚娥;汪立;李小英;周美红;孔德玲;康芳琴;;儿童呼吸道异物960例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霞;;沿海城区——秦皇岛市海港区居民伤害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年08期

2 任泽萍;王晓阳;;2006年山西省伤害监测分析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S1期

3 邱晶;;2006年张家港市3家医院伤害监测资料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4 赵鸣;俞敏;钟节鸣;丛黎明;;2004-2006年浙江省5县(市)医院急诊伤害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07年09期

5 钱一建;沈美清;陈俊;李秋月;韩雅斌;;桐乡市2004~2006年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8年04期

6 钟节鸣;丛黎明;俞敏;韩成星;曾红霞;李丽萍;;浙江省某农村地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04期

7 李丽萍;刘晓剑;潘和平;;医院伤害监测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年02期

8 肖媛媛;胡如英;龚巍巍;赵鸣;钟节鸣;俞敏;张新卫;;2007年浙江省医院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9年06期

9 傅军;;2006—2008年张家港市伤害监测人群的职业特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年05期

10 高艳辉;程志芳;;2007年德惠市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少芳;陈琦;李德云;梁小冬;陈国荣;陈惠娟;;珠海市2006年伤害监测质量控制调查结果分析[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周丽;吴宇;吴小敏;;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效果评估[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陈国荣;陈琦;梁小冬;李德云;吴少芳;陈惠娟;;2006年珠海市伤害监测中伤害原因构成分析[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周丽;;深圳市2006~2010年中小学生伤害监测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梁小冬;朱克京;陈琦;吴少芳;周小萍;丁建刚;刘凯;;珠海市2005年伤害监测结果分析[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吟;建立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刻不容缓[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杜吟;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建设条件基本具备[N];中国质量报;2011年

3 王丽艳;我市发布2006年伤害监测报告[N];青岛日报;2007年

4 曹政;我国建立产品伤害监测系统[N];健康报;2007年

5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戴龙;我市启动产品伤害监测系统[N];厦门日报;2010年

6 记者 郑灵巧;伤害监测系统运转顺利[N];健康报;2010年

7 记者 霍一夫;建立产品伤害监测点[N];中国质量报;2013年

8 尹彦;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N];中国质量报;2013年

9 记者伍仞 通讯员孙敏英;一半伤害发生在家 两成车祸出于酒驾[N];广州日报;2014年

10 王莉 文建;伤害监测干预项目又有新拓展[N];宜兴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学语;医院伤害监测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2 刘萍萍;青岛市黄岛区2006-2008年医院伤害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娟;青岛市城阳区2006-2011年医院伤害监测资料流行病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45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745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