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1年-2013年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带毒状况调查
本文选题:手足口病 + 密切接触者 ; 参考:《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19期
【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人群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分析。结果密切接触人群中肠道病毒感染率平均为27.59%,不同年份密切接触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P0.05),不同亲缘关系的密切接触者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2,P0.05),不同年龄组密切接触人群肠道病毒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9,P0.05),不同流行时期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P0.05)。不同性别组间肠道病毒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病人密切接触人群中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患者的隔离管理及密切接触人群的自我防护。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ection of enterovirus in close contact with people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Ningbo. Methods the sampl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patients and their close contact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enterovirus nucleic acid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was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ate of enterovirus infection in the close contact population was 27.59%,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close contacts in different years was poor.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x 2=25.04,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enterovirus in the close contacts of different relatives was differ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 2=31.32,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enterovirus in close contact populatio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was differ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 2=35.39, P0.05), enteroviral Yang in different epidemic period of close contact with enteroviral Yang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 2=8.80,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enterovirus among different sex groups.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rate of entero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s higher, and the self protection of people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isolation management and close contac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宁波市科技局创新团队项目(2012B82018)
【分类号】:R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慎玉;朱凤才;汪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新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年01期
2 王锦;顾文珍;许国章;倪红霞;方挺;易波;董红军;;宁波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流行特征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华;吴小凤;何晓宏;谭美琼;解书润;;2012年恩施州手足口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7期
2 梅玉发;杨小丽;王喜云;崔龙;程时秀;郑向梅;;2008-2013年湖北省十堰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2014年06期
3 谢群;谭徽;刘爱平;付敏;陈白鹭;何清懿;陈柏塘;郑文;;2011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及EV71型分离株基因特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3年03期
4 吴威犟;葛红川;;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年05期
5 赵建明;杨洁;;三门峡市2009年-2010年度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04期
6 郎中凯;吴羿;王恒芹;;重庆三峡库区2011年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09期
7 管学平;陈鑫;李莲;;十堰市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年01期
8 岑迪;陈国华;吴建根;叶建杰;罗莹;陈坤;许国章;;慈溪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01期
9 谢蕾;王锦;张姝;顾文珍;贺天峰;;宁波地区手足口病人密切接触人群肠道病毒带毒率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05期
10 贺天锋;谢蕾;易波;张姝;许国章;;2012年宁波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承琳;潘家华;吕勇;徐友和;李晓红;倪陈;;小儿手足口病289例临床观察及治疗策略[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2 滕峥;檀晓娟;邵俊杰;张勇;匡小舟;张曦;许文波;;2009年上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J];病毒学报;2010年06期
3 郭瑞玲;李燕霞;马艳霞;邓健;王峻巍;;肠道病毒CoxA16 IgG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9期
4 任晓卫;王新华;王玉;;西北地区2009-2011年发热伴出疹症候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年10期
5 张伟;王玉光;杨朝晖;庞保东;吴昊;杨巧芝;金敏;杨金玲;李兴旺;刘清泉;张永利;;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A组16型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9期
6 王雅静;肖红;王冰姝;陈惠珍;钟昱文;柯昌文;张里君;;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2期
7 王联君;高洪;常志荣;周莹;孙吴;刘丽娜;;北京市崇文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9期
8 蒋秀群;;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32期
9 许玉玲;卫海燕;穆玉姣;黄学勇;许汴利;;河南省2010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年03期
10 金玉娟;甘莉萍;陈应坚;杨慧;;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09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洪武,,郭志刚;肠道病毒持续性感染与人类慢性疾病的病因学联系[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5年01期
2 赵雅男,姜庆五,姜仁杰,沈进进,陈胤忠,汪华;苏北地区2003年病毒性脑膜炎爆发病原分离株Echo30的序列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3 潘亮;;侵袭婴幼儿的“EV71病毒”[J];科学与文化;2008年06期
4 潘家华;;加强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诊治[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5 马炳杰;;积极主动预防控制手足口病贯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J];医学动物防制;2008年08期
6 杨杰;赵守成;刘晓琳;;手足口病112例病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24期
7 周立民;熊润频;;阜阳EV71疫情追踪[J];w
本文编号:1802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80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