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和宿主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9 03:39
本文选题:伯氏疏螺旋体 + 蜱 ;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
【摘要】: 伯氏疏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体,它主要在媒介和宿主中循环传播,人被感染病原体的媒介叮咬而感染。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感染人引起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的地理分布与媒介和宿主分布相关,因此开展媒介和宿主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对预测不同地区莱姆病发生的危险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莱姆病的潜在威胁及宿主动物在伯氏疏螺旋体进化和莱姆病发生或流行中作用,我们于2004-2008年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黑龙江长白山林区、新疆伊犁草原、贵州荔波林区和浙江金华和天台林区5个已知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及西藏阿里草原和云南横断山脉林区2个莱姆病的潜在自然疫源地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调查潜在媒介和宿主中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情况,确定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型及其地理分布,探索致病性不明确的伯氏疏螺旋体对人类的致病性,分析生态类型和气候状况等地理环境因素,及媒介、宿主动物感染和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分布等生物因素对莱姆病发生的潜在影响。 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进行现场调查和标本采集,进而进行巢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除新疆外的其它调查点采集的标本中均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存在,这一结果提供了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于多数调查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证据。检测的38种鼠中11种阳性,并且气候温暖的浙江和贵州林区鼠中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率(分别为8.00%,7.14%)显著高于气温较低的内蒙古和黑龙江林区及云南高原林区(分别为3.45%,4.84%,0.84%) (χ2=21.255,df = 5, P=0.001),提示气候温暖的地区伯氏疏螺旋体的传播循环可能比气候寒冷的地区更易于维持。并证实棕背鼠平是东北林区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储存宿主,提示社鼠可能是浙江林区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还发现短耳兔和长尾,
本文编号:1818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81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