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广州献血人群HIV-1流行病学分析
本文选题:HIV- + 亚型 ; 参考:《中国输血杂志》2014年03期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广州地区58165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用2个不同厂家的ELISA法试剂同时检测抗-HIV,双试剂阳性者送广州市疾控中心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从WB法阳性的献血者的血浆中提取核酸,用RT-PCR进行gag区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并进行基因分型,用spss16.0软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ELISA法抗-HIV双试剂阳性133例(0.023%,133/581 656),WB法检测120例HIV-1抗体阳性(0.021%,120/581 656),不确定13例,120例WB法阳性的献血者中有6种亚型:CRF01-AE重组亚型51例;CRF07-BC重组亚型32例;CRF08-BC重组亚型15例;01B型16例;B'型6例,通过异性性传播组的阳性率高于其他途径传播组,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外地身份证的献血者高于广州市身份证者,首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高于其他组,年龄26~35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本地区献血人群中HIV-1感染者以外地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通过性传播。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y of HIV-1 infection in blood donors in Guangzhou. Methods 581656 volunteer blood donors from Guangzhou area were tested for anti-HIVs with ELISA reagent from two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and those with positive double reagents were sent to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Guangzhou by Western blotting test. The nucleic acid was extracted from the plasma of the blood donors with WB method, the gag region gene was amplified by RT-PCR, the amplified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and sequenced, the genotyping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16.0 software. Results in 133 cases of anti-HIV double reagents positive by ELISA method, 0.023% 581 656A WB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120 cases of HIV-1 antibody positive, 0.021% 0.021%, 581 656%, and 6 kinds of CRF01-AE recombinant subtype 51 cases of CRF07-BC recombinant subtype 32 cases and 15 cases of CRF08-BC recombinant subtype were detected. There were 16 cases of type B', 6 cases of type B'. The positive rate of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ansmission group, the mal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female group, the blood donor of the field identity card was higher than the Guangzhou identity card, the first blood donor was higher than the second donor. The education level was higher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group than in the other groups, and the age group was higher in the age group of 26 to 35 years than that of the other age groups. Conclusion HIV-1 infection in blood donors in this area is mainly transmitted by sexual transmission among male adults in other areas.
【作者单位】: 广州血液中心检验科;
【分类号】:R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唐卫国;吴国辉;黄霞;张维;廖红文;冯连贵;周全华;凌华;汪娟;;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2 汪宁;;中国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J];传染病信息;2007年06期
3 李燕;徐慧芳;韩志刚;高凯;梁彩云;;广州市2004-2005年HIV-1毒株env基因V3区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4 邓曦;万丽萍;丁增桥;杨毓明;柯卫泽;栾玲峰;方春梅;张丽娜;;固定献血者招募管理初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刘宜仲;张健;黄守民;杨珊;;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无偿献血HIV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6期
6 董万强;姚能;徐庆刚;;亚洲主要流行HIV-1 Gp120及其5个高变区多态性分析[J];生物学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静;李峰;宋月晗;康纯洁;臧镭镭;王健;刘颖;;有偿采供血或吸毒致艾滋病毒携带和艾滋病人群的舌象特点[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冯晴;孟忠华;徐伶;王拥军;吕杭军;;采供血机构防范HIV感染者献血的对策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04期
3 闫玉光;颜迎春;张明香;都弘;王秀珍;;心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1年06期
4 钟进彦;张栗;柳建发;;艾滋病的流行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10年06期
5 孙修福;胡锦流;张兆辉;吴丽萍;;淮安市2000-2009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年01期
6 李玉笑;杜耀民;汪传喜;肖韶英;黄伯泉;梁浩坚;田也;杜荣松;;广州地区献血人群HIV-1 gag基因序列分析[J];广东医学;2012年07期
7 胡永卫;胡得意;章颖;虞丐对;;永嘉县2004~2008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年05期
8 刘霞;;湖南省怀化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9 戴乾;王俊;杨孝敬;;安顺市西秀区1998-2009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卢春柳;梁佳琦;刘伟;黎锋;李健;;广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检测结果与年龄性别情况分析[J];广西医学;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赖钰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发现策略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苏莹珍;MSM人群HIV-1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彦敏;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中医证候规律及临床治疗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圆媛;HIV/AIDS患者口腔表征及念珠菌负荷与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关系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肖丽婷;HIV/AIDS患者口腔表征及血液与唾液中HNP1-3、HBD-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尹宝萍;长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许飞龙;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与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秦小玄;重庆儿童医院1998年至2007年传染病住院构成及变迁[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6 屈水令;抗病毒治疗人群HIV-1辅助受体利用及V3区基因预测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7 万传君;郑州市外来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D];郑州大学;2009年
8 赵凤霞;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及性传播感染危险因素及求医行为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9 魏大和;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10 谢熙熙;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的分布状况及招募保留策略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国信;台湾血液事业之发展 台湾的无偿献血工作[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S1期
2 王鸿捷,赵云珠,葛红卫,赵凤绵,常缨,张爱红;联合分析法在献血者征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3年02期
3 任德权,任卫国,刘宏,何明哲 ,张恩富,朱丰年,王明连;固定无偿献血者的征募及稳定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04年02期
4 刘峰珊,唐俊江,罗丽花;荆门地区无偿献血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3期
5 文国新,美黑丽,赵俊岭;浅谈KAP理论与自愿无偿献血招募[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5期
6 杨正;胡运华;;对建设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6期
7 王乃红;傅雪梅;廖耘;陈颜;万里科;;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年02期
8 黄筱曼;;心理咨询在献血反应中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7期
9 孙家志;黄聪;林红艳;;北海市无偿献血者抗-HIV阳性率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4期
10 邱昌文;姜莹;袁婷;梁进恒;张,
本文编号:1827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82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