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睡眠模式、失眠严重程度和白日过度嗜睡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睡眠模式、失眠严重程度和白日过度嗜睡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暨南大学》 2011年
青少年睡眠模式、失眠严重程度和白日过度嗜睡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骆春柳
【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研究对广东省龙门县4间中学4800名中学生睡眠模式、睡眠问题进行调查,以了解中学生睡眠质量,失眠与白日过度嗜睡、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短睡眠时间者与长睡眠时间者的肥胖的发生率,明确睡眠时间长短和肥胖的因果关系。本研究的结果可为青少年焦虑、抑郁与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东省龙门县4间中学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共99个班级进行抽样,收录4800例年龄介于11-18岁青少年以调查问卷方法进行相关研究。调查问卷包括自制的一般状况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贝克抑郁量表(BDI)、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通过学校各班别的负责老师派发给学生填写,由研究者亲自监督,收回问卷,在整理和输入数据后,采用SPSS16.0根据数据类型的需要分别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检测。 结果: 1.在5003份问卷中,原始资料经逻辑检查后,剔除不合格问卷合共203份,有效卷为4800份,整体完成率达96%。 2.周一到周五的上床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推迟,但是没有性别差异。如在男性11-12岁的上床时间为21:32分,而在17-18岁则为22:44分,推迟了1小时12分钟;男性比女性的起床时间明显延迟(p0.001);夜间睡眠时间呈现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而男性比女性的周一到五夜间睡眠时间稍长。周末和假期上床时间比周一到五延迟大约1个小时。而且男性青少年的上床时间明显比女性延迟(p0.001),并且在两个性别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延迟的趋势(p0.001);起床时间呈现明显的年龄趋势,明显比周一到五延迟2-2.5小时;周末和假期的夜间睡眠时间明显比周一到五延长(约1-2小时),呈睡眠补偿趋势。 3.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的失眠严重程度增加、嗜睡情况明显,同时伴随抑郁焦虑情绪的增加。此外,失眠症状的严重程度在住校生中更为明显,并与女性、抽烟、学习压力及学习兴趣、家庭月收入有明显的关系(p0.05)。 4.失眠严重程度与嗜睡、抑郁、焦虑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0.357-0.406之间,p0.001)。此外,白日嗜睡的程度也跟焦虑和抑郁呈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小。 5.周一到五的睡眠时间长短与ISI、ESS、BDI、SAS的相关最为密切(相关系数-0.067与-0.207之间,p0.001)。提示延长周一到五的睡眠时间越少,失眠严重程度越高,嗜睡程度也越高,焦虑抑郁症状也更为严重。。 6.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青少年白日嗜睡与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之间的关系,发现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可能有白日过度嗜睡(11.9% vs.10.0%)。白日嗜睡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趋势。此外,青少年白日过度嗜睡情况明显尚与抽烟、高学习压力、低学习兴趣及检查的身体状况有关。 7.本研究采用BMI的标准化分(BMI z score)来分析睡眠时间长短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BMI z score仅与周末和假期的睡眠时间长短呈负相关性。提示青少年的周末和假期的睡眠时间越短,体重增加越明显。 结论: 1.青少年睡眠模式变化与年龄增长关系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减少,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延迟。 2.青少年的BMI z score与周末和假期的睡眠时间长短呈负相关性。周末和假期的睡眠时间越短,体重增加越明显。 3.失眠是青少年较为普遍的睡眠问题。且失眠严重程度与嗜睡、抑郁、焦虑呈正相关关系。 4.白日嗜睡也是青少年一个严重问题。本研究提出的关于青少年失眠与日间嗜睡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40;R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斌;荣润国;;香港大学生的睡眠特征研究[J];广东医学;2007年01期
2 夏薇;孙彩虹;黄俊平;周雪;梁爽;武丽杰;;黑龙江省中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1期
3 黄俊平;孙彩虹;夏薇;张旭;梁爽;武丽杰;;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1期
4 马艾华;常战军;杨郁葱;贾建国;张亮;;郑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5期
5 杨建文;李世荣;何广立;冯向明;;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学习和睡眠时间现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7年04期
6 刘靖;李荔;;儿童睡眠紊乱与精神障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年09期
7 潘集阳;张继辉;粱华君;马萍;;广东澄海市4-12岁儿童睡眠习惯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兰英;孙建华;;抑郁症中医证型量化评分特点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2 陈国平;周润;;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现况[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3 高毓蕾;;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北方药学;2011年09期
4 毛芝芳;郑利锋;;龙胆泻肝汤结合针刺治疗肝郁型失眠43例[J];北京中医药;2009年06期
5 王永志;白杰;林海;韩玉;杜仪;李扬帆;李宝金;藏爱华;李丽;;中医科门诊患者失眠症状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1年07期
6 聂文燕,陈伟,王轶;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04年09期
7 沈爱榕;;妇科老年疑病症的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2期
8 张美兰;叶瑞繁;林举择;;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慢性失眠症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09年02期
9 邹艳波;蒋冬梅;曾烂漫;;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饮酒行为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年03期
10 张东枚;沈宁宁;;小学生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医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德生;白炼;梁开信;;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30例[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建文;;睡眠障碍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3 张蕊;刘瑜;贾伟;申军;;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55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史恒军;游国雄;王彬源;杨婷;竺士秀;张可经;;40例老年心理生理性失眠的多导睡眠图分析[A];睡眠研究: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华;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阳虚型失眠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初步构建与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许世峯;针刺加药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岳伟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临床特征、神经生化及5-HTT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齐向华;失眠症患者“昼不精,夜不瞑”状态的相关理论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韩东利;“助卫出营”法改善 “昼不精”治疗失眠证的临床观察与理论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滕晶;择时顺势,,燮理营卫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苏中华;中国五地区普通人群饮酒和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04年
8 刘建武;“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罗文政;解郁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赵晶;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和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莹;加波沙朵合成工艺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晓丽;脑卒中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卒中前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段永珂;社区老年失眠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昭;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电针治疗与口服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潘威豪;中药复方安寐方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王鹏;浅针(推针)刺激“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贺琦;益坤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情志调节及血清5-羟色胺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高春艳;瘦素受体基因Pro1019Pro及瘦素基因nt+19A→G多态性、血清瘦素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9 刘金鹏;两种造模方式致抑郁症大鼠模型的脑PET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10 洪永波;电针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玺诚,卢秀英,马渝燕,王一卓,江沁波,饶小春;北京地区2~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4期
2 程敬文;陈凯;郭铁军;温红辉;;广州市2~12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4期
3 武丽杰;孙彩虹;夏薇;王海莲;陈素芬;;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所致学校拒绝的现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4 张平,杜文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实际应用[J];疾病控制杂志;2001年04期
5 高之旭;;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及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07年01期
6 麦锦城,徐惠珍,周丽云;广州市部分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5期
7 孙莉;朱鸿斌;张成云;李俊康;赵萍;唐明钢;;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2期
8 张一英;陈玉强;吴兴珠;王蓉;;嘉定区5所中学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3期
9 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前沿[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2期
10 易欢琼,张钰,黄玮,黄宇航,李兆燕;青少年睡眠质量及有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霞;盖笑松;;青少年期的意向性自我调节[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2 唐海英;;宫颈炎症的发生及在女性青少年发展中的预防[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1期
3 郭菲;雷雳;;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4 陈谊;张庆林;史慧颖;;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青少年问题行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52期
5 郭卿;;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种生命历程的观点[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3期
6 胡海利;张洪波;傅苏林;邵子瑜;;复原力与青少年发展及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7期
7 李宏利;张雷;;生活史理论与青少年性成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1期
8 ;普瑞眼科携手云南青基会开展关爱眼睛公益活动[J];青年与社会;2009年06期
9 郑新蓉;;天真单纯与老练复杂[J];父母必读;1998年11期
10 ;世界肥胖流行趋势[J];医药世界;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尔肯江·吐拉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促进青少年发展(代序)[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郭斯萍;余仙平;;家庭因素在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重要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倪八燚;戴启明;;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体化分层实施策略[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4 安国启;;“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新突破[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高文斌;祝卓宏;陈祉妍;刘泽文;高晶;;网络成瘾心理机制及其综合心理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俊彦;;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推动青少年研究工作的开展[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7 沈蕾;李义敏;张杰;;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网络时代青少年发展现状研究[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会所联动 比翼齐飞 努力建设一流的青少年研究团队[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9 ;网络时代青少年情感工作法论纲[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管雷;;“十一五”时期青少年良性发展机制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宁夏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松;[N];四川日报;2009年
3 李芳;[N];云南政协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夏斐;[N];杭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辛向东 通讯员 王淑云 实习生 赵丽莹;[N];大理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刘磊 王博;[N];昌吉日报(汉);2011年
7 沈祖芸;[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周跃;[N];湘声报;2008年
9 顾磊;[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南榕;[N];西部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丽达;青少年罪错行为分析与矫治对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常淑敏;青少年暴力犯罪:危险因素与发展资源的作用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禹文;新时期党领导下的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洁霜;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政策的过程及实施可行性的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张婵;青少年积极品质的成分、测量及其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于凤杰;青少年早中期的个人目标及其家庭、同伴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赵勇;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部分神经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颖;成都市武侯区“青少年空间”项目实施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马云鹏;民国初期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1912-1927)[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晨凯;北京市青少年超重肥胖原因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王淑清;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罪错青少年社会关护体系[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晓强;牡丹江市滨江花园社区“青少年空间”项目策划书[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佳;试论我国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尹秋红;农村留守青少年亲情缺失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谭新弘;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治项目书[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曼玉;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的实践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卫兵;优势视角下高危家庭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之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睡眠模式、失眠严重程度和白日过度嗜睡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8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