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一起新生儿伦敦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11 14:04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新生儿伦敦沙门菌感染事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预防控制经验,为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12月29日-2012年1月13日调查新生儿内科108例患儿临床资料,采取现况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次事件中的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该次事件共持续16d,调查病例108例,发现感染病例33例,罹患率为30.56%,时间分布呈现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空间分布有聚集性,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污染的环境和手是造成沙门菌属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暴露于ICU、食用早产儿奶、接触护理人员是危险因素。结论此次腹泻事件是一起由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引起的疑似感染暴发事件,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该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n incident of London Salmonella infection in newborn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is kind of incident. Methods from December 29, 2011 to January 13, 2012, the clinical data of 108 neonates in Department of Neonatal Medicine were investigate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monitoring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Results the event lasted for 16 days, 108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33 cases of infection were found, the attack rate was 30.56%. The time distribution showe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 of bacterial foodborne diseas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clustered. Environmental hygien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and hands were important ways to cause the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infection. Exposure to ICU, in milk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contact with nursing staff were th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the diarrhea event is an outbreak of suspected infection caused by bacterial foodborne disease,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aking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作者单位】: 武汉市儿童医院院感科;
【基金】:武汉市卫生科研基金项目(10G12C09)
【分类号】:R181.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六亿;;我国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年02期

2 李卫光;朱其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阿伯丁沙门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景红;宣州、泾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2 蔡华英;马鞍山市市区2000~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3 赵红,刘峰;蚌埠医学院新生HBsAg携带者的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4 吴金贵,冯青,邓国支,方大春,高峰,陈凯;风疹爆发应急接种的预防效果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5 陈生文;;太湖县一起菌痢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措施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6 杨积朋;张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7 蒋江徽;;2003~2008年歙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8 汪金生;汪丽莉;毛云霞;;安庆市市区居民2003~2008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郑振兴;李丽;刘天锡;吴惠忠;;宁夏碘缺乏重点地区居民碘盐食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10 孟琼;万崇华;罗家洪;汤学良;李云峰;寸英丽;代佑果;;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胃癌量表QLICP-ST的研制[J];癌症;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娜;伍亚舟;易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2 程茅伟;宋毅;易国勤;许四元;郭本元;;2002年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状况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立丰;;病媒生物防制长效管理机制的循证公共卫生决策[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海兵;沈洁;贾秋放;张钧;;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病单独和联合作用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康伦艳;钱德富;孙萍;;湖北航天医院2008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景权;谭又吉;潘美儿;严良斌;;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院伤害的定性研究[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7 文华;文江;高路;杨浩杰;;西安地区某高校附属小学27例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8 王艳红;吕筠;李立明;;流行病学[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9 王艳红;吕筠;李立明;;流行病学研究[A];2009-201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10 林彬;阿斯木古丽;曾克芬;郭俊;孟炜;;克拉玛依市(矿区)1997~2007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霞;耐多药结核病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赵飞;乡镇尺度钉螺分布的高风险区域分析与Bayesian时空建模[D];复旦大学;2011年

3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雷翠萍;核与辐射认知和风险沟通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5 刘爱东;中国九省居民膳食模式及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1997-2009)[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6 张维璐;乙肝疫苗应答的母源性免疫传递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郭英君;人类染色体6q23-26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敏英;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郑文贵;农村居民伤害的社会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丽萍;新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与αENaC和β_2-A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估计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状态的数学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娄清涛;河南省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趋势面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陈振光;刑法疫学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柴永宏;脑卒中的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5 王如德;山东省东平县食管癌高发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6 沈小春;梅州市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D];暨南大学;2010年

7 毕普民;安徽省皖南某山区城乡居民慢性病流行现况及特征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纪艳;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况及防治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邓晓倩;山东省济南市某医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生产力损失的关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宁帆;增敏剂、促泌剂分别合适哪些2型糖尿病患者?[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六亿;吴安华;李卫光;;对一起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11期

2 李六亿,巩玉秀,张朝阳;国内医院感染管理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09期

3 陈建蕊,谢多希;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01期

4 仇永,麦智广,古汉礼,陈红坤;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4期

5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李六亿;胡必杰;武迎宏;袁云娥;;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2期

6 刘玲;王春香;;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分布和耐药率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5期

7 徐焱;李文华;王丹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10期

8 韩彤妍;朴梅花;童笑梅;张艳志;刘惠丽;郑粤吟;李松;叶鸿瑁;;新生儿肠道病毒医院感染28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多学科协作综合医疗模式——MDT的探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沈梅云;张晴;廉靖贤;;无锡市锡山区首次检出1株伦敦沙门菌的报告[J];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02期

2 李辉;汪淑娟;辛昆;桂丹妮;;5例感染伦敦沙门菌新生儿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4年01期

3 张静华;袁应华;孙奋勇;;肾盂肾炎患儿尿中分离出一株伦敦沙门菌[J];检验医学;2014年05期

4 卢运照;郭思建;李宪;张晋湘;李艳明;;败血症患儿血中分离出1株伦敦沙门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8期

5 徐润琳;罗万军;王文娟;许渝;;一起新生儿伦敦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01期

6 林笑容;蒋德媚;董雪;詹珍洁;金筱碧;;一起由伦敦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11期

7 高亚色;李恩;;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和伦敦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9期

8 张秀兰,,高丽娅,韩吉玉,马德桐;一起伦敦沙门氏菌(S.London)所致的新生儿胃肠炎暴发流行[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9 ;[J];;年期



本文编号:2407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407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