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2010~2012年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25 14:08
【摘要】: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内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采取床旁及病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果共调查3 032例患者。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10%、5.30%、4.17%,感染率最高的科室是ICU(39.2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5.16%),侵袭性操作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2010~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7.21%、64.77%、54.10%,治疗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39.00%、46.99%、55.01%,医院感染主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占61.39%。结论通过近3年现患率调查发现,随着住院条件的改善、抗菌药物的严格管理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加强,医院感染现患率呈现下降趋势,治疗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也逐年上升。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Methods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of all in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by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3 years was 6.105.30 and 4.17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infection rate was ICU (39.29%) and the respiratory tract below the infection site (45.16%). Invasive operation was the risk factor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inpatients from 2010 to 2012 was 67.21% and 54.10%, respectively. The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rate of therapeutic drugs was 39.00% and 46.99%, respectively. 55.01 the main bacteria isolated from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61.39). Conclus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hospital conditions, the strict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s decreasing. The rate of microbial examination of therapeutic drugs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感染管理科;
【分类号】:R181.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艳萍;李小珍;张代惠;廖映玲;;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01期

2 孙梦霞;王建军;;2008-2010年某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6期

3 邹文英;倪国珍;周敏;李华萍;;连续3年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1期

4 王晓云;;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3期

5 袁永生;杨永秀;;2005-2009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8期

6 张彩萍;李时敏;白晓兰;李爱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4期

7 陈翠芳;李源培;尹明敏;陈春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9期

8 刘波;张卫红;张苏明;许平;张艳红;朱莉莉;张翔;汤杨;;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安萍;苟洪娟;余琳;;某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与对策[J];重庆医学;2011年29期

2 余蔚琪;曾闽榕;何驭鲲;廖友鑫;;84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36期

3 潘娜;李素英;黄晶;赵兰香;宋茹娟;;肝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北京医学;2013年03期

4 徐艳春;赵莹;张继先;汪向红;李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报告[J];工企医刊;2013年05期

5 王建军;吴爱桂;;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与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年11期

6 宋芙荣;孙鸿彬;彭旭辉;郭改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6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20期

7 杨素珍;刘强;郭锡萍;韦莉萍;;2012年南京市浦口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调查与分析[J];重庆医学;2013年35期

8 肖宏;黄建萍;胡慧军;;“V”领后开襟上衣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体会[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陈亚;;医院感染率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04期

10 胡庆常;刘斌;;碘伏消毒联合乙醇湿敷预防肥胖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建明;黄百园;;综合性医院现患率调查及抗生素使用分析[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谭细兰;某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吴若然;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张磊;2012年安徽省35家医院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7期

2 徐森花,孙平平,申桂娟;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年02期

3 王江桥;巫雪平;李玉娟;王箭;;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年01期

4 任南;文细毛;吴安华;;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年01期

5 吕一欣;任南;吴安华;冯丽;龚瑞娥;李洁;;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年01期

6 张继秀;郝俊;高福梅;;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年01期

7 王华琴;王邦秀;;235例医院内感染病例的调查与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12期

8 杜龙敏;杜秦川;杨秀霞;侯艺蕾;;医院感染横断面的调查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9 周忠华;魏道琼;代敏;陈蜀岚;刘华;;四川省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10 林小聪,詹永忠,谢扬,陈锦生;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监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美;顾艳;季东林;;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2 杨t 琦,何源沁,魏雪芳;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杨大国,马汉武,肖伟,苏健,胡瑛,钟旬华;深圳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11期

4 牛凤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感染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12期

5 吴睿;陈冬枝;万琳;;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31期

6 张小平;袁建芬;王引凤;;山西省某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监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年06期

7 盛忠英;;儿内科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3期

8 张彦,查红;正确实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西南军医;2003年03期

9 杨海云;许峰;李欢华;梁月妹;;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年02期

10 王浣沙;易滨;孙丽颖;;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浅析[J];人民军医;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战榕;陈菁;陈丽芬;徐秀莉;聂渝莉;吴小燕;;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2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徐秀华;易霞云;黄勋;郭燕红;;2003年159家医院医院感染日现患率调查[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陆群;沈延澄;王选锭;郭芳珍;;浙江省114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王美容;向玲;林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周宏;叶和清;任玲;茅一平;;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周莎;周云芳;陈丽霞;;某儿科医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和医院感染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王和银;谭永梅;方统念;;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罗斌华;陈丽霞;沈燕如;兰玉娟;;200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9 张亚英;吴超;李春红;沈黎;;ICU医院感染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任丽娟;张云;;52987例出院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蓝建中;东京有多人死于耐药菌医院感染[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汪敏 孙莘玮;1/4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有关[N];健康报;2006年

3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王东邋冯琦 杨薇 喻明成 天津医科大学二院 宋诗铎 天津医科大学总院 杨又力;地震前沿医院感染防控有重点[N];健康报;2008年

4 记者 魏静 通讯员 王立凡;加强基层医生培训[N];大众卫生报;2010年

5 记者 梁小琴 姜峗;生吃泥鳅惹祸 四川百人住院[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飞;院感控制亟待整合多方力量[N];健康报;2009年

7 崔芳;医院感染标准防护:有标准难推广[N];健康报;2007年

8 驻沪记者 张莉;国内医生洗手合格率堪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六香;预防医院内感染 须医患共同努力[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连线主持人 李春霞;科学防治甲流[N];新疆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谢多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娴波;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3 赵薇;SICU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监测及传播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敖俊红;重症监护及移植病房环境和患者体内曲霉监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5 刘丁;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亓春花;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吕星;天津市葡萄球菌临床株流行病学和遗传背景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惠萍;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及KAP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2 张先玲;2007~2009年ICU医院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邢华燕;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暴露率长期趋势的监测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赵慧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与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晓燕;2005~2007年某医院医院感染的调查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6 谭细兰;某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叶双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陈红平;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孙丽萍;长春市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况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轶欧;大连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度医院感染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0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430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