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京疫病防治机制的演变
[Abstract]: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Beijing underwent great changes, which benefited not only from all kind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 set up to deal with the epidemic situation, but also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daily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s.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epidemic diseases, the newly established police agencies began to propagate the knowledge of epidemic diseases and popularize vaccination to fight the epidemic.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the Beijing Police Department established a set of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hospital as the core to deal with sudden epidemic diseas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Central epidemic Prevention Office is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vaccines to provide technical protection for vaccination. Since 1934, the health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Beiping City has begun to carry out preventive vaccine injection on a large scale in the form of movement, and has opened a new system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guided by preventive medicine. Based on the above two systems, Peiping form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aling with local infectious diseases such as smallpox, cholera and scarlet feve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R184;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长林;刘岸冰;;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防治的社会环境[J];民国档案;2006年01期
2 余新忠;;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新忠;;历史情境与现实关怀——我与中国近世卫生史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2 潘荣华;杨芳;;民国时期上海成为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社会动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3 王煦;;1912年~1937年北京公用事业发展中的市民维权活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4 王煦;;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马金生;;论民国初期北京地区的行医管理和医病关系[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董泽宏;民国时期北京中医医疗研究概况[J];北京中医;2004年01期
7 董泽宏;民国时期的北京中医医疗机构[J];北京中医;2005年01期
8 董泽宏;民国时期北京中医在西医医院的从业状况和作用[J];北京中医;2005年02期
9 蔡建东;白一淼;汪基德;;治“弱”救国 迎难而上——我国早期卫生电化教育拾遗[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10 杨齐福;杨明新;;近代福建鼠疫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孙彪;林楠;;佛教世俗化对于中国古代医德的影响——以“果报观”为探究中心[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娟;;科学知识与社会责任:健康传播视阀下的《大公报 医学周刊》[A];2012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何玲;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胡孔发;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胡宜;疾病、政治与国家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崔京艳;清朝传统医学教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10 高f^;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转型社会医患冲突的社会学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家淑;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疾病与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珂珂;清时期陕西疫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红旭;探讨1932-1936年女性疾病[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振宇;民初内务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婉燕;近代直隶(河北)天主教会医疗卫生事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平;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卫生运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明海;“废止中医案”与上海中医界的图存抗争[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雪松;清代云南鼠疫的环境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吴莉;基督教和宁波教育卫生事业研究(1842-1949)[D];宁波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高明明;中国古代消毒与防疫方法简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郑泽青;昨天的抗争——近代上海防疫掠影[J];上海档案;2003年04期
3 翁晓红;李丽华;肖林榕;;明清时期疫病的预防思想与方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焦润明;;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J];近代史研究;2006年03期
5 王道瑞;清末东北地区爆发鼠疫史料(下)[J];历史档案;2005年02期
6 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7 何维中;;祖国医学在卫生防疫方面的贡献[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8 吴大真,刘学春;中医谈“瘟疫”的预防[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现伟;;对8例猩红热病人的调查报告[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84年04期
2 李树华,邢建喜;四方区1990~1995年猩红热疫情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7年01期
3 曾冠帆;林光旭;;一起成人猩红热暴发的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1990年11期
4 蒋有琴,陆建雄,夏闯;安顺市西秀区安大厂子弟学校猩红热流行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5 杨光复,吕凤云,门声明,战迎春,于敬东;呼伦贝尔盟221例猩红热爆发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S1期
6 黄星辉;余卓君;周志刚;;1起猩红热暴发疫情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8年08期
7 梅淑娟;阴媛;;长春市1998~2007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年05期
8 ;汕头市猩红热流行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1978年01期
9 元绵昌;;阳江县闸坡镇猩红热流行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1989年03期
10 章涵;牛痘的贡献[J];中国青年科技;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小衡;;一起非典型猩红热爆发调查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庄伟;冯国栋;褚秀英;;猩红热风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处理分析[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静;刘宇;陈林;唐孝富;肖达勇;段刚;高永军;;一起由C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类猩红热样病例”暴发疫情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4 王豫林;;疫苗预防与疫苗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5 高一彤;赵玫;;全球消灭天花后的新兴/再发问题[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侯霞;王羽;许兆贵;高俊峰;;松原市十年传染病发病疫情分析[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文庆;;衰老及其治疗[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8 宋仁秋;;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高一彤;曲京华;赵玫;;天花预防接种面临的挑战与DNA痘苗[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丽娟;;小儿传染病造成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四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琳工作室策划;瑶瑶得了猩红热[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记者 任珊珊 实习生温利 通讯员 梁宁;猩红热发病数 远超往年同期[N];广州日报;2011年
3 邱吉芬;猩红热患儿的家庭护理[N];中国石油报;2001年
4 华斌;美培训基层卫生官员对付天花疫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晨风;核酸 广告宣传天花乱坠 额外补充纯属多余[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6 ;严阵以待防天花[N];科技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瞿剑;非典时期的非常回忆[N];科技日报;2003年
8 记者 高原;美科学家发现:接种天花或可防艾滋病[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员 张见麟;“恐怖微生物”——炭疽、鼠疫、天花[N];健康报;2001年
10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卞晨光;天花之后的又一次绝灭行动[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战亚惠;2007-2011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何国琴;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郑明寰;2005年贵州AGN暴发相关A组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4 黎敏;重庆地区儿童A族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丁玲;长春市宽城区2004年-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动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凡;天津市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及预测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朱玉;单纯ARIMA模型和ARIMA-GRNN组合模型在猩红热月发病率中的预测效果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冯丹;生物战剂气溶胶施放损伤效应模型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52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52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