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延边地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21:28
【摘要】:为了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在延边地区不同人群中的 感染状况及庚型肝炎病毒与乙、丙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 状况,本文于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10月期间,以延边大 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78名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 者、肝癌患者,延边红十字血站的123名职业献血员以及93 名健康人群共49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对其进 行了HGV感染情况的测定,并对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其结果如下:(1)HGV的感染情况:494例研究对象的 HGV 总感染率为6.48%(32/494),其中男性为8.96%(24/268)、 女性为3.54%(8/22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5.935, P=0.015);朝鲜族为8.45%(25/296)、汉族为3.54%(7/198), 朝鲜族显著高于汉族(x~2=4.722,P=0.030);20岁以下年 龄组为0%(0/5),20到49岁组为8.89%(28/315),50岁 以上组为 2.40%(4/167),年龄别存在显著性差异(x~2=6.449, P=0.015)。(2)不同特征人群中HGV的感染情况:一般人 群HGV感染率为2.15%(2/93),献血员为7.31%(9/123), 原发性肝癌患者为 6.81%(3/44),肝硬化患者为 11.36% 二 (5/44),急性甲型肝炎患者为0%(0/5),急性乙型肝炎患 者为7.14%(2/2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5.36%(3/56),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为13.33%N门0),慢性丙型肝炎患 者为7.14%Q八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为3.85% 门门 6人 ()HGV与其他病毒性肝炎的重叠感染情况:在 32例HGV阳性病例中,,单纯HGV感染*例,HGV爪BV重叠 感染型13 例,HGV+HCV型3例,HGV+HBV+HCV型5例,HGV+HAV 型0例。N)HGV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单纯感染HGV患者 肝功能均为正常。HBV和 HBV川GV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HBV+HCV型感染组和HBV+HCV+HGV型感染组之间、HBV和 HBV+HCV+HGV型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有显著性差异 (t1二5.159,P1二0.029;t;二64.360;PZ二0.000)。(5)献血因 素对HGV感染的影响:献血年限5年以上组HGV感染率为 2 6.0 9巳 5年以下组为 3.0巳 其 HGV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 异(X‘二 14.6 9 7,P=0.0 0 0);献血次数 l-10次组 HGV感染 率为3.15%、11-20次组为13.33%、21次以上组33.338, 其感染率随献血次数而增高(趋势 X‘二 14.7 5 2,P二 0·0 0 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门)庚型肝炎在延边地区人群中 2 有一定程度的流行。Q)HGV感染率存在民族差异。()HGV 可单独感染,也可与朋V、HCV重叠感染。而且重叠感染HBV 对肝功能损害有加重现象。饲)肝硬化患者、乙型及丙型 肝炎患者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匕)献血员中HGV的感 染率高,而且其感染率随献血次数及献血年限的增高而增 高。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181.32;R5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华;庚型肝炎病毒研究现状[J];临床荟萃;1997年18期

2 张立伐,唐永煌,王磊,周文飞;应用PCR法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7年05期

3 张立伐,唐永煌,王磊,谢兴镛,童福易;肝炎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PCR检测[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7年04期

4 李盛,徐庆华;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研究新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5 李春灵,陈赤,邬质彬;庚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J];广西预防医学;1999年06期

6 陈智,沃健儿,刘克洲,陈明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庚型肝炎病毒的初步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7年05期

7 刘广仁;庚型肝炎病毒可母婴传播[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9年05期

8 许家璋!210002南京,杨志国!210002南京,乐美兆!210002南京,汪茂荣!210002南京,何长伦!210002南京,隋云华!210002南京;庚型肝炎病毒致病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7期

9 聂青和,谢青,胡大荣,李梦东,李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10 何红霞,貌盼勇,韩俊英,白燕平,鞠连才,朱雷,洪世雯;不同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建中;;透析病人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问题[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2 陈欣如;侯岩岩;燕顺生;;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志强;熊焰;;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检测与其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冯育会;;浅谈肝炎病毒的致病特点[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诊断现代研究论文汇编[C];2007年

5 谭太昌;;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苏海霞;闫永平;徐德忠;李端;卢娟;;乙型肝炎病毒前C/C和前S/S基因异质性及其与宫内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郭振兴;季林祥;杨仁池;;干扰素治疗肝炎病毒相关性血小板减少[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8 赵振爱;;病毒性肝病的中医用药思路[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9 黄育华;盛国光;张建军;;海珠益肝胶囊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疗效观察[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王鸣;余育胜;周建平;雷文兰;张莉;;咸宁烟厂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东京记者 张超;记录频刷:日本送别“新”的一年[N];法制日报;2010年

2 蔡fg东;酒精是肝炎病毒的“帮凶”[N];家庭医生报;2005年

3 张荔子;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引进国际标准[N];健康报;2005年

4 王有国;肝炎病毒争霸(接上期)[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凯洋;吃完饭你有剔牙习惯吗[N];大众卫生报;2009年

6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N];科技日报;2005年

7 吕萍;如何认识肝炎主要症状的出现[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吴坚;一生可能多次得肝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9 江南雪舞;形形色色的肝炎病毒[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张松伟;肝炎治疗误区多[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卫;庚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丙型肝炎病毒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胡卫江;庚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曹明媚;庚型肝炎病毒作为复制型基因治疗载体及小干扰RNA对病毒表达复制抑制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阎瑾琦;丙型肝炎病毒重组复合表位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5 赵伟;病毒性肝炎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6 陆荫英;乙型肝炎病毒相互作用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化及新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7 刘晶;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年

8 梁雪松;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阻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毛红霞;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亚型NS3蛋白酶比较及相关细胞蛋白的筛选[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怡;RDA技术分析病毒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香子;延边地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2 吴晓兰;庚型肝炎病毒和人干扰素αA-2b cDNA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的构建及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陈兆军;海洛因依赖者丙、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关岚;男性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苏小平;乙型肝炎病毒preS2-S基因(adr亚型)转基因小鼠的建立[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葛军辉;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型s基因疫苗逆转转基因小鼠免疫耐受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7 贺启贵;门脉高压性胃病病理初步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8 张胜权;N-乙酰半胱氨酸(NAC)抗乙肝病毒(HBV)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9 赵书民;乙型肝炎病毒pres_2-s基因(ayw亚型)转基因小鼠的建立[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10 孙利;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95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695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