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云南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4:14
本文关键词:清代云南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云南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使之成为疫灾频繁之区,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不仅对云南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一个疫病群发期,所造成的后果为前朝无法企及。本文以业师龚胜生教授积二十年之功而收集整理的丰富史料为基础,从地理学角度揭示清代云南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着重从自然灾害学、环境科学和社会学角度,剖析疫灾流行的环境机理。 时间分布上,清朝统治的268年中,云南省共有疫灾年份132个,疫灾频度为49.25%,各帝朝均有疫灾发生,咸丰、同治、光绪朝为疫灾高发期,疫灾多发季节为夏季和初秋。疫灾面积和疫灾厚度方面,光绪朝最大,宣统朝最小。整体而言,清代中后期为疫灾高发期,以19世纪中后叶最为典型。 空间分布上清代云南受疫灾影响的县数为70个,疫灾县数最多的是同治朝和光绪朝,达到40个县次。年均疫灾县域分布上,同治朝最大,为3.08,咸丰朝次之,为2.64;康熙朝最小,为0.02。县域疫灾频度上,云南县最高,为20.46%;建水县与太和县并列第二,均为14.39%。府域疫灾频度上,大理府疫灾频度最大,云南府次之。疫灾多发区位于滇中部、东部地区。以疫灾重心的空间迁移来论,清前期疫灾重心位于宜良县,中期和后期均为广通县,呈现出在云南中部发达地区自东向西平移的趋势。 疫灾是自然生态因素与人类社会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以自然环境而言,滇东和滇中高原区及坝子地形区疫灾要多于滇西横断山区,同时水环境、鼠疫疫源地影响着疫灾的分布;就气候变迁来看,寒冷期往往疫灾频发,温暖期疫灾相对稀少;降水的多寡影响着疫灾发生的频度,降水多疫灾也相应增多。就自然灾害对疫灾的影响来看,地震、气象灾害、饥荒对疫灾均有诱发作用,其中以地震和水灾最为显著。从社会环境来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疫灾发生较为频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末端疫灾较为频繁;而战争则有助于疫灾的扩散,官方与民间禳灾之策对疫灾的流行与传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疫灾的流行,但在本质上没有有效地控制疫灾的发展。
【关键词】:清代 云南 疫灾 地理规律 环境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188;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26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3-14
- 1.1.1 选题背景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14-24
- 1.2.1 关于疫灾地理规律的研究14-17
- 1.2.2 关于疫灾环境机理的研究17-19
- 1.2.3 关于疫灾社会互动的研究19-21
- 1.2.4 关于云南疫灾的研究21-24
- 1.2.5 研究述评24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24-26
- 1.3.1 研究目标24-25
- 1.3.2 研究内容25
- 1.3.3 研究方法25-26
- 2. 清代云南区域概况与行政沿革26-45
- 2.1 云南省区域概况26-27
- 2.1.1 区位与范围26-27
- 2.1.2 区域自然条件27
- 2.1.3 经济社会条件27
- 2.2 清代云南行政沿革27-45
- 2.2.1 顺治朝27-29
- 2.2.2 康熙朝29-31
- 2.2.3 雍正朝31-34
- 2.2.4 乾隆朝34-36
- 2.2.5 嘉庆朝36-38
- 2.2.6 道光、咸丰、同治朝38-40
- 2.2.7 光绪朝40-42
- 2.2.8 宣统朝42-45
- 3. 清代云南省疫灾时间序列45-61
- 3.1 顺治朝(1644~1661年)45
- 3.2 康熙朝(1662~1722年)45
- 3.3 雍正朝(1723~1735年)45
- 3.4 乾隆朝(1736~1795年)45-47
- 3.5 嘉庆朝(1796~1820年)47-48
- 3.6 道光朝(1821~1850年)48-49
- 3.7 咸丰朝(1851~1861年)49-50
- 3.8 同治朝(1862~1874年)50-51
- 3.9 光绪朝(1875~1908年)51-54
- 3.10 宣统朝(1909~1912年)54
- 3.11 疫灾序列概述54-61
- 4. 清代云南省疫灾流行的地理规律61-87
- 4.1 疫灾的时间分布规律61-68
- 4.1.1 帝朝分布61-64
- 4.1.2 季节分布64-67
- 4.1.3 周期规律67-68
- 4.2 疫灾的空间分布规律68-85
- 4.2.1 县域分布特征68-81
- 4.2.2 府域分布特征81-83
- 4.2.3 整体特征83-85
- 4.3 本章小结85-87
- 5. 清代云南省疫灾形成的环境机理87-115
- 5.1 自然灾害与疫灾87-99
- 5.1.1 地质灾害与疫灾90-92
- 5.1.2 气象灾害与疫灾92-97
- 5.1.3 饥荒与疫灾97-99
- 5.1.4 自然灾害与疫灾的多元回归分析99
- 5.2 气候变迁与疫灾99-103
- 5.2.1 气温变化与疫灾100-101
- 5.2.2 降水变化与疫灾101-103
- 5.3 区域环境特征与疫灾103-114
- 5.3.1 自然环境与疫灾103-107
- 5.3.2 社会环境与疫灾107-114
- 5.4 本章小结114-115
- 6. 结论与讨论115-117
- 6.1 结论115-116
- 6.2 讨论116-117
- 附表117-124
- 参考文献124-131
- 致谢1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潮丽;1588—1589年瘟疫流行与徽州社会[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2 李明志,袁嘉祖;近600年来我国的旱灾与瘟疫[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袁冬梅;;宋代江南地区疾疫成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张绪山;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02期
5 伍勇富;;1912~1927年湖南疫灾流行原因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6 杨煌;云南的鼠疫自然疫源地[J];地方病通报;1987年02期
7 解宝琦;云南的蚤类区系及与鼠疫有关的蚤种[J];地方病通报;1992年04期
8 蒋玲,石云,龚胜生;长江流域近代鼠疫分布及流行特征的研究[J];地方病通报;1997年03期
9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10 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云南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33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