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西北冷空气对高血压疾病影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3:41

  本文关键词:西北冷空气对高血压疾病影响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北冷空气 统计降尺度 高血压 机理


【摘要】:甘肃地处我国北方,气候类型复杂,天气多变,温差较大,影响中国的冷空气约95%从甘肃省经过。研究表明冷空气能加重高血压疾病,并能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生,而我国高血压疾病患病率与有些地区相比处于中等偏高地位。因此恶劣的天气条件对当地人民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冷空气对高血压疾病影响的致病机理尚缺乏充分证明。我国有关冷空气的研究结果不能满足研究冷刺激对高血压疾病影响时的时间尺度,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建立冷空气模型,并于人工气候箱模拟冷空气,通过毒理实验探索冷空气对大鼠血压、心率、体重、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粘度等的影响,分析我国西北城市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冷空气活动的关系以及其影响机理,为深入开展高血压疾病气象预警及疾病预防奠定基础,为医疗气象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主要结论如下: (1)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建立的冷空气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冷空气降温过程中温、压变化,重现了自然寒潮的变化过程,为毒理试验提供了温压实时变化值,利于分析大鼠各项检测指标随温度变化特征,这为今后研究冷空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做了准备; (2)受冷刺激后实验组大鼠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低温组SBP达到最高值,说明冷空气强度越大,对大鼠血压产生的影响越大;受同等级冷刺激时,健康大鼠血压受到影响大于高压鼠。因此,冷刺激会增加健康鼠患高血压疾病几率,加重高压鼠的危险性; (3)低温组HR (heart rate)达到最高值,其中高压组HR上升更明显。但是统计结果显示,HR所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鼠心率变化没有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4)与对照组相比,冷刺激使实验组EPI (epinephrine)、AngⅡ(angiotensinⅡ)升高,回温组EPI和低温组AngⅡ达到最高值。健康组EPI和高压组AngⅡ上升更明显。经统计分析,EPI所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鼠EPI的变化与冷刺激无关。健康低温组与对照组Ang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冷刺激使实验鼠AngⅡ升高,温度越低影响越大,健康鼠AngⅡ升高更明显。AngⅡ升高会激活体内RAS系统,必然导致血压升高。因为ANGⅡ有很强的收缩血管功能,它与AT1受体结合,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全身微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冷刺激导致机体血压的升高是通过激活RAS系统完成的,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 (5)与对照组相比,冷刺激使实验组WBV (Whole blood viscosity)升高,健康低温组和高压回温组WBV达到最高值,其中低切值高于中切值和高切值。健康低温组受影响最大,说明健康鼠低切值受冷刺激影响明显。经统计分析,健康低温组、高压回温组的WBV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除高压回温组的低切值P0.01外(P=0.015),其余P0.01。健康回温组、高压低温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粘度也是构成外周阻力的一个因素,冷刺激使得血液粘滞度升高,有可能加大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因此血粘度是影响血压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验所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与人类自发性高血压有很多相似之处。共同特征是人类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遗传因素占主要地位,在高血压早期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病程相似,且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刺激的反应很敏感,适合选作高血压疾病的研究。因此从实验室结果推到人是可行的。因此可以推断冷刺激使高血压患者SBP、AngⅡ的升高,导致高血压危险因素升高,由于加重了高血压人群的危险性,原本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病情会有恶化;使健康人群患高血压疾病可能性增大。
【关键词】:西北冷空气 统计降尺度 高血压 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44.1;R188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21
  • 1.1 气象与心脑血管疾病9-12
  • 1.2 国内外不同天气系统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现状与进展12-18
  • 1.3 国内冷空气对高血压疾病影响研究存在不足18-19
  • 1.4 本文研究内容19-21
  • 第二章 实验项目及实验21-28
  • 2.1 实验项目简介21-24
  • 2.2 仪器与材料24-28
  • 第三章 基于统计降尺度方法建立冷空气模型28-42
  • 3.1 冷空气定义与分类28
  • 3.2 数据处理与模型建立28-32
  • 3.3 结果及分析32-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西北冷空气对高血压疾病影响机理研究42-50
  • 4.1 材料与方法42-45
  • 4.2 实验结果45-5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0-54
  • 5.1 结论50-52
  • 5.2 不足与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60
  • 作者简介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福宣,丁晶,姚健;降雨随历时变化标度性质的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2 张勃;康淑媛;刘艳艳;王海军;王亚敏;戴声佩;;甘肃张掖市冬季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3 范丽军;符淙斌;陈德亮;;统计降尺度法对华北地区未来区域气温变化情景的预估[J];大气科学;2007年05期

4 施晓耕;梁凤萍;黄聿;黄如训;;人工寒潮对高血压和正常血压大鼠脑血管收缩反应性的不同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6期

5 范丽军,符淙斌,陈德亮;统计降尺度法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6 林健雯;施晓耕;解龙昌;刘春岭;黄如训;;人工寒潮促发大鼠脑卒中发病前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mRNA的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7 刘兆飞;徐宗学;刘绿柳;陈亚宁;;塔里木河流域未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8年06期

8 刘艳玲;赵伟;刘晓志;;浅析ELISA法质量控制要点[J];河北化工;2010年12期

9 赵宗群,李东民,廖小燕,李群娜;气候变化对我国部分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年05期

10 陈威,郭新彪;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885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885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