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
本文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
【摘要】:目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进行感染性休克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经麻醉处理后效果显著。结论:良好的麻醉处理服务是保障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础,将优质服务融入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工作中,对于保证患者的治愈以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麻醉 分析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麻醉处理工作占据重要的位置。麻醉处理工作参与了大部分临床外科与急诊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任何阶段,是患者在医院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段时间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由于麻醉处理工作失误而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醉处理工作充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勋;刘祥平;刘怀清;;36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2期
2 刘荣伟;王陆;;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体会2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29期
3 黄志英;;感染性休克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3期
4 李文政;牟伟才;;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麻醉处理93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跃东;;血乳酸水平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1年09期
2 蒋光德;张农;徐继渊;;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ERCP非气管插管局麻的比较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年03期
3 葛百平;赵宝宝;冯芳;王钢;;高压氧治疗对正常及SIRS大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4 叶文;汪全志;吴亮春;王锦权;;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年04期
5 周达勇;;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临床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7期
6 孟令仁;;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6期
7 邵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06期
8 王佐周;赵宝宝;王钢;;高压氧对正常及SIRS大鼠脾T淋巴细胞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9 陈佳;花少栋;封志纯;;早产儿皮肤花斑状颜色改变[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年03期
10 王松;;127例急腹症患者的麻醉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世文,史源,李华强,潘捷,蒋东波,沈际皋;一氧化碳抑制剂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4年04期
2 任同悦,李媛,王方,王业贵,陈健,陈菲;感染性休克犬应用亚甲蓝对肠道灌注和氧合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9期
3 许长琼,杨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4 高建德,米大同,薛思东,刘立新;血压值不是判断感染性休克的惟一指标[J];华北国防医药;2002年02期
5 赵文香,王连新;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体会[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年01期
6 马朋林,李秦;NO及NO合成酶与感染性休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6期
7 朱绿绮,章武强;感染性休克时组织氧摄取率变化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8 蔡国龙;严静;虞意华;张昭才;龚仕金;戴海文;陈建国;;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老年感染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9 蒋宏,杜秀婷;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前列腺素和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2年03期
10 邱晓东,景亮;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恩强,武钧,瞿洪平,汤耀卿;腹部外科感染性休克诊断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07期
2 张小平;感染性休克47例的抢救及护理[J];河南医药信息;2000年01期
3 卢慕舜,张青云;开闭固脱法治疗感染性休克述评[J];江西中医药;2000年02期
4 李仁忠,任建明;浅谈抢救感染性休克时的“超量扩容”[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李桂臻,迟翠玉;56例感染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5期
6 周玉淑;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06期
7 徐美秀;鲁娟;万法香;;老年感染性休克84例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00年06期
8 关键,DaoudiN ,DimopoulosG ,DeBackerD;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疗法的再评估[J];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1年04期
9 顾建萍;感染性休克5种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马立芝,程尉新;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及用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强;;肉苁蓉成分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多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赵保记;;321例感染性休克临床分析(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3 魏淑媛;高晓阳;;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邱海波;刘大为;;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连庆泉;;《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代静泓;邱海波;杨毅;燕艳丽;许红阳;郑瑞强;;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休克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郭琳;王天群;王新春;邓颖;刘北彦;;小剂量碳酸氢钠连续纠正酸中毒在抢救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宋凌菁;李冬英;;一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A];全国第四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文放;;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临床干预的研究[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何振扬;;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研究进展[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病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雪敏;感染性休克:激素选择问答[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安徽安庆市皖河农场 曾开叶;农村感染性休克的应急处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要点[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敏;感染性休克问答:补液选择[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刘玉君 朱丽琴;血液净化技术救活感染性休克患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8 刘锦;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李水银;感染性休克的中医急救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荣利;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杨艳丽;感染性休克时“血管瀑布”的血流动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李素玮;感染性休克中左心室—动脉偶联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王小亭;感染性休克相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杜微;感染性休克时心脏和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史克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大鼠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7 张宏民;严重感染心功能抑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谢志毅;感染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治疗与抑制PARP过度活化对组织能量代谢失衡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9 王雪莲;感染性休克中心脏抑制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亮;感染性休克患者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与疾病演变和预后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汪霄;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3 徐燕;山莨菪碱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的探讨[D];浙江大学;2007年
4 杨爱祥;感染性休克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吕静静;回阳固脱法对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刘少华;亚甲蓝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7 黄桔秀;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观察[D];浙江大学;2011年
8 万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生利;乳酸测定在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徐永昊;胸腔内血容积指数指导的液体管理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D];广州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03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03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