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解酒保肝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3:01

  本文关键词:解酒保肝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解酒保肝方 酒精性脂肪肝 作用机制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摘要】:目的:研究解酒保肝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解酒保肝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实验支持,也为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更多选择。材料与方法:健康雌性SPF级Wistar大鼠55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解酒保肝方低剂量组、解酒保肝方中剂量组、解酒保肝方高剂量组、模型组5组,每组各11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喂养,余各组均予以56度白酒10m L/kg灌胃,每天两次,时间间隔6h,共6周,结合高脂饲料,以复制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0ml/kg体重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解酒保肝方浓缩液按照12.5g/kg·d、25g/kg·d、37.5g/kg·d进行灌胃,每天一次,持续4周。10周末所有大鼠予以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迅速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HOL(胆固醇)、TG(甘油三酯)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核转录因子-κB)、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解酒保肝方各剂量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和炎症,其中以模型组最为严重;与模型组比较,解酒保肝方各剂量组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度显著减轻。.2.模型组大鼠肝指数、TG、CHOL、ALT、AST以及NF-κB、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体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解酒保肝方各剂量组大鼠肝指数、TG、ALT、AST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中、高剂量组NF-κB、ICAM-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高剂量组CHOL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1.解酒保肝方可以减轻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疗效。2.解酒保肝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ICAM-1的表达发挥保肝作用。
【关键词】:解酒保肝方 酒精性脂肪肝 作用机制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英文缩略词表7-9
  • 前言9-11
  • 材料与方法11-16
  • 实验结果16-19
  • 附论文图片19-22
  • 讨论22-32
  • 结论32-33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33-34
  • 参考文献34-39
  • 附录 综述39-54
  • 参考文献49-54
  • 个人简介54-56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2 董子强;酒精性脂肪肝[J];广西中医药;2002年04期

3 吴勤;成军;李莉;;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9期

4 高沿航,李玉琴,王丹,朴云峰;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分析[J];吉林医学;2003年02期

5 孙国华;飞行人员酒精性脂肪肝41例发病因素分析[J];航空军医;2003年06期

6 池肇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3期

7 窦发坦,王清图,戴淑玲,王春霞,周玉兰;酒精性脂肪肝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探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江红接,李健,张金元,马争艳;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鉴别探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4期

9 张霞,言红建,赵淑琴,张文英,韩丽;正常体检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病特点及易患因素[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陈其奎,陈海英,钟英强,李楚强,黄志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与生化特点的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洪颖;吴杰;;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征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刘宇;毕宇芳;徐敏;徐佰慧;杨枝;黄飞;宁光;;主动与被动吸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海龙;;按动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探讨[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4 董姝;刘平;孙明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研究进展[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贵襄平;;枳术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42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文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涂燕云;陈枝俏;许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现状[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8 李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谢萍;周新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军祥;;中西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高景玉;酒精性脂肪肝的饮食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东风邋艾正琳 邹争春 整理;非酒精性脂肪肝首选不用药[N];健康报;2008年

3 顾宁;好习惯帮您拒绝酒精性脂肪肝[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警惕! 非酒精性脂肪肝盯上新疆居民[N];中国食品报;2011年

5 姚永莉 姜泊;防治酒精性脂肪肝四法[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王广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李军祥;酒精性脂肪肝分型应对[N];健康报;2007年

8 王小龙;运动有助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科技日报;2009年

9 靳晓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切勿自行吃降脂药[N];保健时报;2006年

10 博士 姚永莉 教授 姜泊;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汉;内质网应激介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凋亡及运动饮食干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刘国丽;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炯;父母肥胖对后代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成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4年

4 王杉杉;上海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及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4年

5 林楚岚;基于mDixon方法快速量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俞芹;谢兆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赵璨;北欧式持杖健步走对糖尿病前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绝经后女性腹部、肝脏脂肪及血脂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8 明洁;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临床问题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9 董坤;FGF2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预测作用及其共受体在肝脏脂代谢中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王莹;肥胖与肥胖抵抗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研究及β-葡聚糖干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伦;泽泻调脂颗粒方改善脾虚痰瘀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周新平;基于LXRs信号转导途径探讨消瘀化痰方药治疗NAFLD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史尊基;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与IL-33及其受体ST2的相关性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刘骞;大黄素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宋相泉;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景晶;甘草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7 林仿;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和谷氨酰转移酶(GGT)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D];浙江大学;2015年

8 周丽敏;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Nesfatin-1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9 程希;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中枯否细胞表型变化及ATF3-STAT3依赖的调控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徐立;间歇性低氧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70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070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