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出处:《中国药房》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老年 麻醉诱导 右美托咪定 心房颤动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58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ivgtt,15 min内完成。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入室后(T0)、右美托咪定输注停止后即刻(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及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麻醉复苏时间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1~T4时段的BIS、心率(HR)水平显著低于T0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T4时段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BIS、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5时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及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稳定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麻醉恢复,降低部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单位】: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学。电话:0378-23906561。E-mail:chenzong_ln@126.com[16]孙伟,朱纯儒.TAX与GEM联合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 076.[17]杨志诚,赵云刚,刘明雨.扶正解毒汤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钦;;心房颤动患者心源性脑梗死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1期
2 万艺;;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抢救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06期
3 施丁;;如何改善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质量[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4年01期
4 卢燕玲,张金荣;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年06期
5 李晶洁,王丽萍,张卓琦,曲秀芬,陈桂英,刘莹,郭晓宁;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测定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9期
6 王海燕;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强度可影响卒中严重程度和病死率[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年06期
7 刘福鸾,刘兴利,杨国军;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年05期
8 张新霞,黄建平,张国良,吴剑胜,胡雪松;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4期
9 朱彩霞;张代富;李莹;;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2期
10 肖骅;雷寒;;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妙龄;曾晓荣;杨艳;王福贞;刘智飞;周文;丁银元;;慢性心房颤动患者L型钙电流及其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陈剑飞;潘肯林;安豫;曹治宏;郭国锋;郭以川;;新疆叶城县维/汉族心房颤动患者回顾性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陈剑飞;潘肯林;安豫;曹治宏;郭国锋;郭以川;;新疆叶城县维吾尔族、汉族心房颤动患者回顾性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白瑾;蔡晶晶;高炜;;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运动能力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徐文平;;心房颤动患者的麻醉处理[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凌兰;李刚;王辰;王辰;;338例急诊就诊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涛;夏云龙;解泽宙;高连君;张树龙;杨延宗;;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患者电解剖特征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肖宜超;刘启明;刘振江;李旭平;周胜华;;心房颤动患者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K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10 赵菁;胡大一;黄振文;张菲斐;邱春光;卢文杰;何飞;刘瑞云;;西拉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贾岩;半世纪抗凝治疗困局打破[N];医药经济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刘正午;首部“房颤抗凝专家共识”出台[N];医药经济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王政清;新抗凝药有望突破房颤卒中预防瓶颈[N];健康报;2011年
4 驻京记者 贾岩;房颤卒中预防瓶颈有望突破[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晗;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现状的注册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玉t,
本文编号:1316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31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