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右美托咪定辅助控制性降压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2-10 19:58

  本文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控制性降压 高容量血液稀释 脊柱手术 出处:《中国药房》2015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控制性降压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优越性和可靠性。方法:将进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控制性降压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的方法进行血液保护以及术中唤醒试验。其中,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开始之前10min用微量泵在10min内输入1μg/kg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期间以0.4~0.8μg/(kg·h)维持输注,唤醒试验和麻醉维持期间以0.2μg/(kg·h)输注至拔出气管导管;S组患者将右美托咪定换成生理盐水,泵注方法同D组。观察并记录患者泵注药品前(T0)、气管插管后1 min(T1)、麻醉诱导后10 min(T2)、麻醉诱导后30 min(T3)、唤醒时(T4)、控制性降压停止时(T5)、术毕时(T6)、拔出气管导管时(T7)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唤醒试验时间、唤醒时出血量、硝酸甘油总量、异氟醚平均吸入浓度、瑞芬太尼总量、总出血量、术毕苏醒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苏醒延迟、寒战、烦躁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在T1、T7时的HR均较T0时加快,MAP、CVP均较T0时升高,且S组较D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T3时的HR、MAP较T0时明显降低(P0.05);S组患者在T4时的MAP、CVP较T0时以及D组T4时升高,HR加快(P0.05)。D组患者的唤醒试验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短于S组(P0.05),唤醒时出血量、总出血量少于S组(P0.05),硝酸甘油总量、异氟醚平均吸入浓度、瑞芬太尼总量小于S组(P0.05);D组术后苏醒延迟、烦躁、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控制性降压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脊柱手术中应用,使控制性降压更有效、稳定,能明显减少硝酸甘油、瑞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的用量,是辅助控制性降压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安全、可靠的药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dexmetomidine combined with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in spinal surgery. Methods: 40 patients undergoing spinal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dexmetomidine group (group D) and normal saline group (group S, n = 20). Both groups were given controlled hypotension.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was used for blood protection and intraoperative arousal test. Patients in group D received 1 渭 g / kg dexmetidine 10 minutes before anesthesia induction with a micropump within 10 minutes. During controlled hypotension, infusion was maintained at 0.4 渭 g / kg 路h, followed by 0.2 渭 g / g / kg 路h during arousal test and anesthesia maintenance. The patients in the tracheal duct group S were treated with dexmetomidine instead of normal saline. The method of pump injection was the same as that in group D. the heart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infusion of drugs, 1 min after tracheal intubation, 10 min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30 min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30 min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30 min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30 min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30 min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30 min after arousal, 1 minute after controlled hypotension, when T5 was stopped, when T6 was completed, and when tracheal catheter was pulled out (T7). HR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P,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and the arousal test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the total amount of nitroglycerin, the average inhaled concentration of isoflurane, the total amount of remifentanil, the total amount of bleeding, the time of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HR at T1T7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T0, and CVP of MAP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0. HRMAP at T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S than in group D than in group D, and MAPV CVP in group S at T4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T 4, and in group D, the time of arousal test in group P0.05 was accelerated by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MAPV CVP at T4 and T4 in group D, and HRMAP in group T 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T 0, and that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at T 4. The recovery time after operation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S (P 0.05),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awakening was less than that in group S (P 0.05), the total amount of nitroglycerin and the average inhaled concentration of isoflurane,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remifentanil was less than that in group S (P 0.05). The incidence of shiverin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S (P 0.05). Conclusion: dexmetomidine combined with high volume hemodilution in spinal surgery can make controlled hypotension more effective and stable, reduce nitroglycerin, remifentanil, and remifentanil. The dosage of propofol and isoflurane is a safe and reliable drug used in spinal surgery combined with controlled hypotension and high volume hemodilution.
【作者单位】: 武威市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涯雯;黄鸿晖;曾静贤;李步龙;雷学恒;陈友权;;右美托咪啶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后寒战的效果: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郭海龙;张民;沈勤;肖建军;江多斌;;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预防[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赵晓亮;杨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维吾尔族、汉族患者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4年03期

4 赖桂勇;农光;李水忠;;右美托咪啶对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4年07期

5 丁登峰;罗耀文;王琦;刁文波;黄强;;右美托咪定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出血及术野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年15期

6 陈改平;杨郁文;汪永坚;韩淼;;足部穴位艾灸对妇科全麻患者术后寒战和足温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7 刘义超;郭庆艳;杨文超;杨琼;;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21期

8 欧阳峰;;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鼻整形整复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年10期

9 黎达锋;黎瑶瑶;岑相如;;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年02期

10 辛艳;于洋;彭霄艳;王昕;艾登斌;;ANIH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巍;王玲;赵应群;楼巧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轻中度颅脑外伤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晓芳;扩容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2 谷海飞;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D];大理学院;2013年

3 王田乔;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红仙;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药量及麻醉效果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5 熊言顺;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和自控镇痛联合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任志明;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麻醉药对止血带应用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7 郑雁;右美托咪啶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压增高及并发症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8 张细学;右美托咪定对胃肠道肿瘤切除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9 周爽;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建华;卢泽安;;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英杰,丁宝纯,王文孝;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手术的临床效果[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5年04期

2 杨慧蓉,安刚;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兔血管外肺水含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06期

3 李育红;刘秋荣;范珂;崔明珠;;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俯卧位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1期

4 周学兰;王琛;谢红;;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5 吴韬;杨军;罗凯;王英伟;尤新民;;复合控制性降压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24期

6 王久国;杜启涛;单维芳;刘晓艾;;正颌外科控制性降压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5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8期

7 李铁;秦红;;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5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7年11期

8 朱邵军;;复合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24期

9 王宗峰;张志莉;李建东;李剑弋;;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视野及脑血流变化的影响[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年03期

10 曹宏卫;;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育红;刘秋荣;范珂;崔明珠;;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附卧位腰椎手术中的应用[A];河南省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5年

2 张艳华;杨光;崔苏扬;;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观察[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3 蔡志毅;王筱斐;;局部麻醉下控制性降压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念平;陈文迪;楼静芝;;抑肽酶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巨大脑膜瘤手术的应用[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葛叶盈;李晓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结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脊柱融合术的应用[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薇;;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配合中的潜在护理风险[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7 方剑乔;张乐乐;邵晓梅;连林立;喻晓静;董振华;莫雅娣;;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胃动力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方剑乔;张乐乐;邵晓梅;连林立;喻晓静;董振华;莫雅娣;;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肝的保护效应[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刘乐;金烈烈;陈莺;蓝仲岳;徐旭仲;;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颅脑手术患者内脏灌注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10 陈受琳;吴清华;;控制性降压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时仲省 林恒大;郑大一附院创控制性降压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李水根;针药复合麻醉为开颅术“护航”[N];健康报;2005年

3 吴国瑛;守护天使插上数字翅膀[N];上海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炯;控制性降压对脊髓血流及诱发电位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2 马宇;吸入麻醉药在脊柱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和脊髓功能监测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逸文;不同全麻方法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机体肾功能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明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手术麻醉及控制性降压[D];郑州大学;2009年

3 段彬;控制性降压下失血对大鼠神经行为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立昌;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任囝囡;不同全麻方法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王爱群;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7 翟永夷;较低水平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8 金亚楠;老年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9 向凯;控制性降压下不同程度低血压对大鼠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刘飞红;右美托咪定辅助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1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501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