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活血益气法干预股骨骨折后高凝血状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5 20:33

  本文选题:高凝血状态 切入点:中药 出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临床研究观察老年人股骨干中段闭合骨折术后,其血液内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运用通脉汤干预股骨干闭合骨折后高凝血状态(Hypereoagulable state,以下简称HGS)、预防DVT的效果,同时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实际中运用中药改善“创伤骨折后”高凝血状态,改变其高凝倾向,预防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临床实验数据支持。动物实验观察实验大鼠股骨干骨折后,其血液内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运用通脉汤干预大鼠股骨干骨折后高凝血状态的效果,并与低分子肝素钠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为“下肢骨折后高凝血状态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明确高凝血状态的形成机制提,同时观察中药干预治疗创伤骨折后高凝血状态的效果,为临床工作中运用中药改善“创伤骨折后”高凝血状态、预防DVT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龄外伤后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首先在研究前进行入院检查,测定每位患者的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C),并予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然后于入院第2天行“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术后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A组(中药通脉汤组),B组(西药利伐沙班组),A组予具有活血益气化瘀作用的通脉汤进行口服药物干预,B组予具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利伐沙班进行口服药物干预。每组干预时间从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10天。观察方法为:在术后第1、3、7、10天测定患者的凝血相关项目(包括D-D、PLC、PT),并观察患者双下肢外形情况、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患肢周径情况,并及时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青紫等。并在观察时间点上予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观察患者下肢血栓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动物实验选取90只SPF级健康SD实验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前,对各组的每只大鼠进行凝血指标测定(包括D-D、AT-Ⅲ、PT、APTT、FDP)。然后,对所有90只大鼠进行股骨干骨折造模(经皮插针内固定配合有限切开骨干钻孔的方法)。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中药通脉汤组),B组(低分子肝钠素组)和C组(空白模型组)。自造模后第1天始,对三组大鼠进行分组干预,A组予每日通脉汤灌胃内服,B组予每日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C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同时,观察各组大鼠骨折后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观察时间点分别为造模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观察方法为:在各观察时间点上对各组每只大鼠进行凝血指标测定(包括D-D、AT-Ⅲ、PT、APTT、FDP),并观察实验大鼠双下肢外形情况,观察有无肿胀、青紫和活动受限等。另外,对于可疑存在血管血栓的实验大鼠,及时予麻醉后解剖,暴露下肢深静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临床研究对于总共纳入的60例老龄股骨干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即受伤后至手术前),每位患者的D-D、PLC值均较的正常值高,PT值较正常值缩短,但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未见有血栓,而且每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提示患者进入骨折后的高凝血状态。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数据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天开始,每位患者的D-D、PLC较术前增高,PT较术前缩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凝血指标逐渐变化,并于术后第3天达到高峰。术后第3天至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的D-D、PLC逐渐降低,PT逐渐延长。术前至术后,在各观察时间点上予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所有患者均未见有较大血栓,所有患者均未采取溶栓或取栓措施,证明两组的干预可预防下肢术后DVT的发生。两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均较干预前减轻,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均较干预前改善。A组(通脉汤)组对中医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B组(利伐沙班组),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值的变化率,经统计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A、B两组的抗凝血的干预效果相当,没有统计学差异。动物造模实验前大鼠进行凝血指标测定,并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测,结果为数值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对90只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当天:其中3只大鼠因麻醉过量,术后未能苏醒死亡;4只大鼠因造模后股骨断端碎裂缺损严重,克制针固定位置不理想,不符合造模标准而剔除;2只大鼠术后苏醒1小时后突然死亡,后经两尸体解剖、血样检验和病理观察,证实死因为创伤凝血病。其余造模成功的81只大鼠均满足实验要求,造模成功者共81只。动物实验①造模后第1天:所有81只大鼠的凝血指标均比造模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3组中随机抽取3只大鼠进行下肢静脉电子显微镜观察,均可见血管收缩,血管内皮细胞聚集,血管内有红细胞凝集现象,提示造模成功,造模后大鼠进入创伤后高凝血状态。②造模后1天至造模后3天,各组大鼠的高凝血状态逐渐加重,以C组大鼠尤为明显。③造模3天后至造模后10天,A、B两组大鼠经干预后各凝血指标均逐渐改善。④经电子显微镜观察:A、B两组中在造模后发生的“血管腔内红细胞凝集”现象,经过干预,到了造模后第7天和第10天,均有明显改善。⑤对于C组大鼠,造模后1第1天开始,各项凝血指标均逐渐恶化,下肢进一步青紫、肿胀,经电子显微镜观察,下肢静脉血栓也增加。⑥造模后5天,C组中有3只大鼠死亡。造模后7天,C组中又有2只大鼠死亡,这些死亡的大鼠经尸体解剖证实,为肺栓塞(PE)所导致。C组发生DVT致死率为23.8%。⑦造模后3天与造模后10天的数据比较,A、B两组大鼠的凝血指标变化差值的平均值,经统计学检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A、B两组的干预效果相当。结论:临床研究老年患者在股骨干骨折后及手术后,血液易进入高凝状态,需要及时干预;具有活血益气化瘀作用的中药通脉汤,与西药利伐沙班,均能改变患者创伤后的的高凝倾向,预防DVT的发生,对创伤后及手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均有积极、确切的效果,而且两种药物对比,效果相当,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动物造模运用“经皮插针内固定配合有限切开股骨干钻孔的方法”,能够成功建立股骨股骨干骨折的动物模型,其稳定性好、安全性好、均一性高、同一性高、成功率高、可重复性高,此造模方法适合运用于建立“股骨干骨折”的动物模型。另外,过量的创伤和手术可导致创伤性凝血病。动物实验①眼眶取血的方法能够让实验大鼠存活,而且可以反复多次取血,便于长期动态观察指标;②大鼠经“股骨干骨折”造模后很快进入创伤后的血液高凝状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凝状态逐渐加剧,凝血指标值进一步恶化,并于创伤后第3天达到顶峰,若未及时干预,将会有DVT的发生,进一步演变为PE致死亡。中药通脉汤和西药低分子肝素钠均能改变大鼠创伤后和手术后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凝血指标,预防DVT,而且两者相比,效果相当,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鲳;普外及血管外科中的原发性高凝血状态(英)[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0年03期

2 纪树国,高莲生,何天英;肺癌患者凝血状态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1991年01期

3 张金山;术中失血时用血栓弹性描记法检测高凝血状态[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7年02期

4 罗忠叁;降纤酶治疗高凝血状态相关性疾病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杨荣;盛燕辉;曹克将;周蕾;许迪;雍永宏;钱岭梅;陆凤翔;孔祥清;;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血栓前高凝血状态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6 宋维汉;沈学文;邱铁东;吴春山;;恶性肿瘤伴发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7 逯敏娟,丁海峰,李全利,胡晓波;藻酸双酯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年21期

8 栾宝红;;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高凝血状态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1年08期

9 艾比拜·玉素甫,谢自敬;糖尿病餐后高凝血状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年04期

10 戴闺柱,冯宗忱,夏云,郭和平,王敏,梁丛俊,周本财;冠心病时高脂血症和高凝血症关系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8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济民;高血压病人如何安度酷暑[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宇;活血益气法干预股骨骨折后高凝血状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伟;复方守宫散防治晚期肺癌患者高凝血状态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1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571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