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黄芪多糖对严重烫伤大鼠炎性因子的调控作用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8
【摘要】:目的: 1、观察大鼠严重烫伤后血清促炎因子IL-1、IL-6、IL-8、TNF-α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变化,了解烧伤早期炎性因子的释放规律及对烧伤早期失控的炎症反应的影响。 2、观察严重烫伤大鼠应用黄芪多糖治疗后血清的TNF-α、IL-1、IL-6、IL-8及IL-10的水平变化,了解黄芪多糖对烧伤早期炎性因子的调控效果,探讨黄芪多糖影响炎性因子表达的可能机制。 3、探索调控烧伤早期炎性因子有序释放的方法,为预防烧伤早期组织细胞、器官功能损伤、提高烧伤感染治疗效果、防治MODS提供新思路。 方法: 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研究所成年健康清洁级Sprague-Dawley (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200±15)g。随机分为3组:假烫伤组(n=40)、烫伤对照组(n=40);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n=40)。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各组大鼠脱毛、麻醉。假烫伤组给予37℃水雾烫伤8秒。烫伤对照组及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给予8秒蒸汽压力为4Mpa的108℃蒸汽烫伤,造成30%TBSAIII°烫伤,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补液抗休克。创面涂碘伏,BID。烫伤后假烫伤组、烫伤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ml,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溶液(25mg/ml)2ml。以后每日早晨8时假烫伤组、烫伤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ml,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溶液(25mg/ml)2ml,直至大鼠处死。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存活率,并于伤后第1、3、7、14天各取10只麻醉后无菌条件下腹主动脉取血6ml,无菌促凝管装,室温凝固30min,离心1000×g15分钟,收集血清,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IL-6、IL-8和IL-10。 结果: 1、各实验组大鼠生存状况比较:假烫伤组大鼠精神、摄食、饮水、活动、灵敏度反应及大小便均正常;烫伤对照组大鼠表现为精神差,毛发凌乱竖起不光滑,背部稍弓起,呼吸快,反应木讷迟钝,进食、饮水欲望不强烈,小便量少,色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且大便燥结;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大鼠在第一天出现精神、饮食稍差、对刺激欠灵敏等情况,第三天大鼠饮食、活动度等各方面基本接近假烫伤组水平。假烫伤组实验过程中无死亡;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大鼠烫伤后第1天死亡1只,其余时间无死亡;烫伤对照组实验大鼠烫伤后第1天死亡1只,伤后第3天死亡2只,伤后第4天死亡2只,伤后第6天死亡1只。假烫伤组大鼠的生存率为100%。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大鼠的生存率为97.5%,烫伤对照组大鼠的生存率为85%。 2、各组大鼠血清IL-1、IL-6、IL-8、TNF-α、IL-10水平比较: (1)烫伤对照组与假烫伤组比较:伤后第1天IL-1、IL-6、IL-8、TNF-α、IL-10较假烫伤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3天,IL-1、TNF-α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至第14天时仍较假烫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8水平在第7天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至第14天时仍较假烫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逐渐上升,第7天左右达峰值,后迅速下降,第14天时其水平与假烫伤组无明显差异。 (2)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与假烫伤组比较:伤后第1天IL-1、IL-6、IL-8、TNF-α、IL-10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3天IL-1、IL-6、IL-8、TNF-α水平较假烫伤组仍高,但与第1天比较呈下降趋势,后继续逐渐下降,第14天时其水平与假烫伤组无明显差异;IL-10伤后继续上升,第3天达峰值,较假烫伤组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平稳下降,第14天时与假烫伤组无明显差异。 (3)烫伤黄芪多糖治疗组与烫伤对照组比较:伤后第1天,,IL-1、IL-6、IL-8、TNF-α水平较烫伤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3、7天IL-1、IL-6、IL-8、TNF-α水平较烫伤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IL-1、IL-6、IL-8、TNF-α水平较烫伤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1天,IL-10较烫伤对照组水平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3天达峰值,其峰值水平亦比烫伤对照组高,第14时水平与烫伤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1、严重烫伤大鼠伤后促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有过度释放。 2、黄芪多糖可减少烧伤后促炎因子IL-1、IL-6、IL-8、TNF-α的产生,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对烧伤早期炎性因子的无序释放有调控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杜娟,陈敏珠;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3年06期

2 何朝勇,王立为;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综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解慧梅;穆祥;胡格;刘易通;于同泉;路苹;黄会岭;;黄芪多糖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Mabood Qureshi;Jim Xiang;;Dendritic Cell-Derived Exosomes Stimulate Stronger CD8~+ CTL Responses and Antitumor Immunity than TVimor Cell-Derived Exosomes[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年03期

5 王和贤,杨军,姜波健;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变化及意义[J];重庆医学;2004年08期

6 赵现敏;崔保安;张红英;胡梅;王远阁;李改英;刘炜;;4种中药多糖对猪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彭代智,黄文华;烧伤后失控性炎症反应的巨噬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3期

8 宋知仁;何学贤;郑建锋;成路;刘奇;罗友云;;抗炎灵对重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作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2期

9 左绍远,栾玉泉;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任敏;张晓静;;黄芪多糖(APS)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417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417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