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高龄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的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hemodynamic changes on the incidence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200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POCD group (n = 36) and non-POCD group (n = 164) according to their cognitive function within 1 week after operation.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systolic pressure and HR product (RPP),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Sp O 2), cardiac output (CO), (CVP),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 O 2), cardiac output (CO),) were calculated in both groups 10 min, before anesthesia and 60 min after anesthesia, and the mean (MAP), heart rate (HR), systolic pressure at the end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HR product (RPP),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such as hemodynamic changes, such as (SV),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correlation with POCD. Results at 30 ~ 60 min after anesthesia and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the MAP,HR,RPP,CO,SV value of POC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10 min before anesthesia and non-POCD group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P,HR,RPP,CO, during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OCD group). Five factors of SV were risk factors of early POCD.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MAP, the increase of HR, the increase of RPP, the increase of CO and the increase of SV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early POCD. Maintaining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hemodynamics during opera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arly POCD.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电生理科;
【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资助(No.2012E15SF161)
【分类号】:R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舜艳;高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新进展[J];广东医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德峰;杨林;韩俊;吴越;刘若传;王丽杰;;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高龄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2期
2 倪卫国;胡庆丰;徐珂;张迎华;丁帅;刘胜强;陈欣;;川芎嗪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04期
3 袁军;吴昱;李继勇;陈曦;张力;刘宇锋;童胜雄;邓方方;;右美托咪定复合电针刺激对脑外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03期
4 曾素冰;徐少群;叶新梅;李中;;针刺对老年大鼠腹部手术后海马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5 徐艳;田江艳;田桃苇;杨昌勇;王东海;罗涛;;地佐辛三种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6期
6 徐少群;曾素冰;赵高峰;方素娟;黄祥凌;高巨;;针刺对老年大鼠腹部手术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年07期
7 杨春要;冯艳平;;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年10期
8 张志军;李云;景建闯;张永平;;丙泊酚与七氟烷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诱导期的应用效果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涂杰;张炳东;韦秋英;李涛;刘国锋;刘菊梅;;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NSE和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3年24期
10 林舜艳;高巨;尹正录;周罗晶;陈鑫;;针药复合麻醉中不同频率电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洪涛;闻大翔;杭燕南;;血清S100ββ变化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宏伟,徐晨婕,斯妍娜,杨海基,葛亚力,陈鑫;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方法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李庚山;;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1984年01期
3 魏辉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监测[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年02期
4 李泉水,许晓华,李沿江,熊奕,张蒂荣,皮小兰,章春泉;彩超对法洛氏四联症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5 殷增掬;张金荣;;Ⅱ型糖尿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附心导纳图30例分析[J];广后医学;1989年02期
6 李苗;叶秀芳;;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检测肝脏疾病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7 黄春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29期
8 郜苏英;宋群;尚艳红;李平;;80例前列腺电切术术中体位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3年11期
9 邹建中,,谢昭鹏,张欲晓,李佩希,王乐真,廖翠蓉;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10 王巍冬;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J];心功能杂志;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力;吕国荣;李伯义;胡诗音;吴秀明;李丽雅;陈秋月;;胎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炎性介质关系的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定章;朱永胜;周晓东;朱霆;朱肖星;郑瑜;王磊;;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正常成人餐前后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3 吴秀明;胡诗音;李伯义;唐力;李丽雅;陈秋月;吕国荣;;超声心动图检测喂服安宝后胎羊的血流动力学变化[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唐力;吕国荣;李伯义;胡诗音;吴秀明;李丽雅;陈秋月;;胎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炎性介质关系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定章;朱永胜;周晓东;朱霆;郑瑜;王磊;;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正常成人餐前后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周微微;柳雅君;刘聪;刘楠楠;全丽娟;王志梅;刘颖;戴宏诗;任卫东;;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吴荣秀;李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叶军;任苓;陈燕玲;曾祥云;王辉;谢谨捷;陈卫华;游宇光;凌月蓉;;彩色多普勒评估高血压病人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叶晓光;吴雅峰;王丽;孙兰兰;姜维;李一丹;;超声评价肺栓塞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韩红;王文平;黄备建;丁红;魏瑞雪;张韵华;张晖;;正常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彩超长期随访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占芳;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血管重构调控机制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刘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3 张渺;超声监测颅脑手术全麻患者外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D];石河子大学;2016年
4 章洪志;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6年
5 黄学阳;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李苗;肝硬化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肝功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7 党晓卫;布-加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王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分期[D];青岛大学;2006年
9 高艳波;联合应用CDFI和TCCD分析VBI的血管异常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昆萍;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肾组织MPO活性关系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22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42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