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术中磁共振神经导航在大型垂体腺瘤经内镜鼻蝶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30 02:11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神经导航在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大型垂体腺瘤内镜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综合介绍该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单个术者自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5年期间,连续实施的对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大型垂体腺瘤110例,其中预期根本无法全切的14例,预期可能全切的96例,使用1.5TiMRI(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术中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辅助内镜经鼻蝶切除,对术前症状体征及内分泌改变、术中扫描次数、切除程度、术中脑脊液漏、扫描及导航耗时、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情改善程度及其它预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iMRI第1次扫描发现术前预期可能全切的96例中有45(46.9%)例患者获得全切,2次切除后使残留的25(26.0%)例患者获得全切,3次及3次以上切除使全切除患者增加了5(5.21%)例,总全切率由初次的46.9%提高到78.1%,全切率提高了31.2%,P<0.01,预期可能全切的96例中有21(21.9%)残留,加上预期无法全切事实上亦未全切的14例,最终有35(31.8%)例残留。术中有17(15.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并予以修补,有20(18.2%)例患者术中出血大于300ml,,术中扫描耗时平均为62±21分钟。术后头痛改善率为91.3%,P<0.01,视力障碍改善率为85.6%,P<0.01,视力障碍加重2(1.8%)例,出现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于鞍区蛛网膜下腔出血,暂时性尿崩43(39.1%)例,永久性尿崩5(4.5%)例,术后新发垂体功能低下21(19.1%)例,新发颅神经功能障碍2(1.8%)例,颅内感染2(1.8%)例,出现鼻腔及副鼻窦并发症40(36.4%)例,其中6(5.5%)出现嗅觉消失。术后复发15(13.6%)例,其中10(66.7%)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论iMRI可实时观察垂体瘤的切除程度,显著提高了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大型垂体腺瘤的切除率,可实时观察术中重要结构及残留垂体腺瘤的移位情况,结合神经导航、神经内镜及术中超声的使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然而,iMRI延长了手术时间,可能增加了由于手术时间延长所导致的潜在的术中麻醉风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连刚,王喜青,武毅军,汪静;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及其受体在人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年02期

2 阎学江,焦德让;鞍内非垂体腺瘤性病变[J];中国肿瘤临床;2000年02期

3 崔增学,史彦芳,宋建立,王洪,王忠,李志红,李春晖;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5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4 于春江,耿素民,朱广廷;垂体腺瘤复发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5 王文涛;仅累及动眼神经的垂体腺瘤并发出血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6 张作洪,朱炎昌,雷霆;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7 王守森,王如密,陈苏,陈长源,李晓红,高慧勇,龚春贵,张锡增;垂体腺瘤X刀治疗的应用技术探讨[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8 孙敬武,罗其中,沈建康;垂体腺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年01期

9 高雪莲,杨慧霞;妊娠合并垂体腺瘤[J];中国医刊;2001年05期

10 张莉,张红松;垂体腺瘤首诊眼科1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梅芳;蒋翠萍;赵雪兰;吴蔚;苗青;张琼月;黄杉;何敏;张烁;杨叶虹;李士其;赵耀;叶红英;李益明;;垂体腺瘤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替代治疗情况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幸兵;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杨义;马文斌;李永宁;;36例小儿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雷进;廖洪飞;唐轶;吴高峰;庞晓霞;廖述才;张兴华;;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后脑脊液漏: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车志豪;俞文华;许培源;张祖勇;朱强;;骨桥蛋白在垂体腺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田素臣;赵利华;;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95例[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吴近森;吴哲褒;诸葛启钏;林晨;李则群;鲁祥和;郑伟明;;内镜辅助经蝶切除垂体腺瘤[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詹仁雅;俞建波;;垂体腺瘤的规范化治疗[A];2005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牛焕江;王义荣;朱先理;杨树旭;李新伟;孙伟军;臧国尧;方兵;甘海鹏;;微骨孔入路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A];2006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谷;傅伟明;龚江标;杨小锋;刘伟国;;残留或复发垂体腺瘤再次手术治疗方案探讨[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建民;赵学群;朱国伟;王真;李吻;周峰;石键;虞军;;分次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2例报告)[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任直;应用循证医学 诊治垂体腺瘤[N];健康报;2007年

2 刘桥斌 特约记者  林夕夕;大多垂体腺瘤不需治疗[N];健康时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朱丽丽;突然闭经排查垂体腺瘤[N];健康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马艳红;规范治疗垂体腺瘤任务迫切[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钟思思;垂体腺瘤 找出病源防误诊[N];保健时报;2004年

6 ;脑垂体腺瘤表相在四肢躯干[N];北京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身体变形 警惕垂体腺瘤[N];科技日报;2014年

8 高素英;垂体腺瘤高发不容忽视[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李士其;老年人垂体腺瘤与微创手术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记者 匡远深 通讯员 赵晶晶;内镜加盟“搞定”垂体腺瘤[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林;垂体腺瘤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手术治疗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2 陈来照;神经肽Y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3 夏学巍;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治疗垂体腺瘤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4 唐建建;骨桥蛋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黄垂学;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对垂体腺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强;缺氧微环境对垂体腺瘤侵袭性变化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7 王剑新;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相关形态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马四海;垂体腺瘤细胞培养及替莫唑胺治疗难治性垂体腺瘤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刘海生;内镜扩大经蝶入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的解剖学与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10 胡尧飞;1. 人垂体瘤转化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关系的研究及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 垂体腺瘤组织和瘤周垂体组织基因系列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初步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自龙;术前磁共振信号强度判断垂体腺瘤质地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矫永庆;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陈光;巨大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治疗[D];中南大学;2009年

4 汪奇柏;术前MRI判断垂体腺瘤的质地及其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刘志军;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程超;黏着斑激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D];南昌大学;2010年

7 王志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振;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与质地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高恒;垂体腺瘤的染色体改变及其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杜金;经蝶及经额人路垂体腺瘤手术方法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8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488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