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抗衰老与美白作用实验研究
【图文】:
造模前后小鼠外观变化图
厚度有所增加,胶原纤维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多增粗且分布趋于均匀,皮肤器形态有较好改善,数目亦有所增加;其中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皮肤改为明显。各剂量给药组的同体实验侧小鼠皮肤较模型对照组亦有一定改善作但远不及各实验组明显。HE 染色结果见图 2.3。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红,刘瓦利;中医药免疫调节的研究概况[J];北京中医;2005年05期
2 冯丽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9例治疗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8年02期
3 耿文学;董华进;;茶多酚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09年03期
4 李建华;;中药抗肝癌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03期
5 于舒雁;白明;苗明三;;免疫调节中药特点分析[J];中医学报;2013年09期
6 张世平;;系统论与免疫调节[J];医学与哲学;1985年07期
7 骆波;;两型鼠辅助性T细胞克隆——对免疫调节的启示[J];国外医学情报;1988年05期
8 万选才;脑的免疫调节网络[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3年06期
9 蒋保祥;影响中药免疫调节因素的探讨[J];江苏中医;1999年05期
10 ;灵芝的“扶正祛邪”与免疫调节[J];老年人;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启之;;小鼠免疫调节试验常用指标正常值的探讨[A];2003年全国免疫毒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谭艳;陈立翠;;浅谈中医药免疫调节在非典型肺炎防治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钱宝华;;输血相关性免疫调节新进展[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高强;王晓玲;;灵芝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彩菊;孟佳;傅剑云;陈玉满;毛光明;陈江;;辅酶Q10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立翠;谭艳;;采用中医脏腑辨证和免疫调节方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刘玉红;王凤山;;多糖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光炎;;Ⅱ类反式激活因子、免疫调节和肿瘤免疫[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郑林用;曾瑾;陈璐;江南;许小燕;余梦耀;罗霞;;不同灵芝菌株功效品质差异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晓明;;CD4~+CD25~+免疫调节T细胞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刘福兴;“非典”激活免疫市场企业开始鱼龙混战[N];中国经营报;2003年
2 孙国根;我学者发现免疫调节性T细胞可治疗卒中[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胥雯霞;中医药免疫调节前景广阔[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4 冷振兴;“搭车”引来信任危机[N];中国质量报;2003年
5 李水根;针灸镇痛与免疫调节相关[N];健康报;2003年
6 秦全跃 冷振兴;免疫调节市场烽火连天[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记者 孙利民;“免疫调节与抗衰老宣传教育工程”在京启动[N];科技日报;2009年
8 湖南斯奇医药研究所所长 朱勇;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进展[N];科技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刘正午;多元化试水 五年造一个新地奥?[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Vasogen抗慢性心衰免疫调节制剂获美国专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重阳;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亚细胞作用位点和抗肿瘤功能结构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锡平;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聚乙二醇修饰及产物纯化[D];吉林大学;2013年
3 林景卫;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IP)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的重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石有斐;牛磺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5 周立娟;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药效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慧;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治疗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冯楠;联体共生模型对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孔祥辉;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FIP-fve)表达特性及活性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托娅;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10 赵婷;五味子多糖的结构、生物活性及免疫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子芳;MyD88依赖途径介导PSP对EAC小鼠免疫调节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凯;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抗衰老与美白作用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苏恺琪;真菌免疫调节蛋白表达调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杨秀娜;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李洋;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免疫调节及抗癌机制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柏志;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发酵及纯化的中试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贲莹;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期中医辨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贾佳;两种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克隆以及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重组表达[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夏薇;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的提取鉴定[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孙熙麟;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标准品制备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9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55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