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静松灵-氯胺酮-布托啡诺复合对矮马麻醉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0-05-25 03:36
【摘要】:吸入麻醉在宠物诊疗中已成为主流麻醉,却并不适合在某些特殊品种马属动物以及其他大动物上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现代马业的发展,特别是马术俱乐部、游乐园及动物园的蓬勃兴起,中国饲养马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对的与马相关的疾病也越来越多。部分马属动物特别是动物园动物,例如斑马、矮马、野驴等,由于野性大人们不能够轻易接近它们,因此对其进行麻醉时吸入麻醉和静脉给药都不易实现,而肌内注射麻醉是比较合适的方法。肌内麻醉可以在不接近矮马时,远距离用吹管的方式进行肌内注射麻醉药,保障了兽医人员和矮马的安全。但现临床就麻醉药物而言,仍没有一种单一的药物可供某些特殊品种马属动物选用,特别是斑马、矮马、野驴等这些非人类驯养的动物。复合麻醉是当今麻醉发展的主流,它可以使麻醉更加的平稳以及安全,在减少单一药量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也减少。本实验目的是选出一种较为安全、麻醉效果较好的用于矮马的复合麻醉方法,它不仅可以用于矮马的麻醉,也可以用于其他马属动物,如斑马、野驴等动物的麻醉,使马属动物的麻醉更加安全有效。实验选用3匹矮马,分别以静松灵1 mg/kg、氯胺酮5 mg/kg、布托啡诺34?g/kg剂量,混合后放入注射器内,吹管肌内注射,观察该复合药物对矮马的麻醉效果。麻醉前、给药后、给药后的各时间段对矮马体温(T)、心率(HR)、呼吸(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_2)进行监测,同时对麻醉前后的肝肾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a)和血尿素氮(BUN)含量进行检测,观察静松灵-氯胺酮-布托啡诺对矮马麻醉效果及生理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麻醉方案的平均倒地时间为12.33±4.04 min,平均苏醒时间为4.67±0.58 min,麻醉维持了80 min左右,在麻醉过程中矮马镇静、镇痛及肌松效果良好,能够达到外科麻醉第Ⅲ期2级,可以完成不太复杂的中等大小手术。矮马麻醉1.5 h后,体温从39.00±0.20℃下降到37.63±0.15℃。平均动脉压从112.67±3.06 mmHg下降到88.67±4.04 mmHg,收缩压从139.00±2.00 mmHg下降到109.00±3.61 mmHg,舒张压从99.00±4.36 mmHg下降到78.33±4.04 mmHg。血氧饱和度从98.67±0.58%下降到91.33±1.15%。呼吸频率从20.00±1.00次/min下降到12.67±0.58次/min。心率从56.33±1.53次/min下降到38.33±2.08次/min。肝肾生理指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综合实验结果表明,静松灵-氯胺酮-布托啡诺复合麻醉对矮马心肺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矮马呼吸循环系统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轻微,并且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变化。
【图文】:

矮马,静松灵,氯胺酮,麻醉状态


实验结果3 实验结果3.1 静松灵-氯胺酮-布托啡诺复合麻醉对矮马麻醉效果研究3.1.1 麻醉后倒地时间监测结果从表 3-1 看出肌肉注射复合麻醉剂后矮马平均在 12 min 左右倒地,有一匹矮马在时就倒地,最长的倒地时间为 16 min。表 3-1 矮马倒地时间监测结果(n=3, X ±SD)Table 3-1 Monitoring results of fall to the ground time in ponies (n=3, X ±SD倒地时间 马编号(min) 1 2 3 X ±SD8.00 16.00 13.00 12.33 ±4.04从图 3-1 可以看出矮马肌肉注射复合麻醉药后表现为头下垂,前肢外八,后肢交起,站立不稳,身体晃动,要倒下,,走路缓慢伴有交叉步。

血压,心率,矮马,体温下降


3-2 麻醉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监f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blood oxygen staurperiod温呈下降趋势,矮马在复合给药后 90 min 时降到 37.63 ±0.15℃,降低 1.5℃左右,体温在给著。在 30 min 时,体温下降到 38.47 ±0.15℃ 90 min 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矮马麻醉期间体温监测结果(℃,n=3, Xresults of T during the anesthetic period in poni马编号1 2 3 9.00 39.20 38.80 8.80 39.00 38.60 8.60 38.80 38.50 8.50 38.60 38.30 7.50 38.30 38.00 7.40 37.90 37.8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刚;;矮马的恐惧[J];小学生(上旬刊);2018年Z2期

2 商晓娜;;平等的朋友[J];新少年;2017年04期

3 王成钊;;山情水韵又一程(四章)[J];散文诗世界;2017年08期

4 李雷;周军;;策马少年(下)[J];故事大王;2015年12期

5 雷红梅;王嘉福;田松军;王荣明;黄勇;冉雪琴;;贵州矮马与伊犁马基因组的RAPD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2期

6 黄勇;田松军;王荣明;冉雪琴;雷红梅;王嘉福;王三铭;;紫云县贵州矮马资源评价[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年02期

7 韩国才;;马中矮精灵——矮马[J];生命世界;2012年08期

8 韩国才;邓亮;颜明挥;;聚焦中国矮马[J];生命世界;2012年08期

9 梁建森;;从壮乡走来的矮马[J];生命世界;2012年08期

10 周正;王嘉福;党珍;赵星艳;马荣江;李升;覃信忠;黄勇;冉雪琴;;贵州矮马体尺性状及血液理化指标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雍兴钰;;宁强马保种场保种工作体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马学分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4年

2 周向梅;赵德明;;云南矮马与北京油鸡成纤维细胞系和PrPc基因保存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向梅;马月辉;关伟军;赵德明;;德保矮马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夕;矮马预报:民间预报雾霾三人行[N];北京科技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黄f 傝;3个科学家 顶个空气预报器[N];中国青年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张楠 实习生 刘上上;格格不入还是水乳交融?[N];中国环境报;2014年

4 杨正美;紫云多举措发展十大产业[N];贵州民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黄福强 陈自林;“马中熊猫”命途堪忧[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袁琳 本报通讯员 杨晓佼 岑忠保;“马中熊猫”的精彩生活[N];广西日报;2013年

7 贵州省畜牧局 郑丽姣 廖正录;生物多样性与文明之忧[N];贵州日报;2008年

8 李开红;二百只珍奇动物为佳节添乐[N];长治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吴亦铮;帅培业:中国文化中的龙马精神[N];成都日报;2017年

10 李树榕;“马文化”的诗意解读[N];内蒙古日报(汉);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向梅;云南矮马与北京油鸡成纤维细胞系建立与鉴定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阿地力江·卡德尔;全基因组扫描筛选德保矮马矮小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文博;静松灵-氯胺酮-布托啡诺复合对矮马麻醉的效果[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薛艳;贵州矮马主要传染性疾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3 邓显佑;贵州矮马腹泻细菌的分离和鉴定[D];贵州大学;2016年

4 塔娜;西南矮马矮小性状基因SHOX的克隆测序和多态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5 赛娜;中国西南马mtDNA序列进化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9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79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