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本文关键词: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研究不同剂量的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正常大鼠的血液和主要脏器以及大脑内亚器官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2.研究不同剂量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血液和主要脏器以及脑内损伤部位左右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3.比较研究不同剂量的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正常大鼠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异同,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药代动力学的数据支持。方法1.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按照高剂量组(80mg/kg)、中剂量组(40mg/kg)、低剂量组(20mg/kg)腹腔注射葛根素,于给药后第5、15、30、60、90、120、180、240、300、360分钟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通过心脏灌洗,取心、肝、脾、肺、肾、海马、皮层、纹状体。样品通过匀浆和离心处理后,利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样品中的葛根素的含量。2.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大鼠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大鼠,缺血90min后再灌注的同时按照高剂量组(80mg/kg)、中剂量组(40mg/kg)、低剂量组(20mg/kg)腹腔注射葛根素,于给药后第5、15、30、60、90、120分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通过心脏灌洗,取心、肝、脾、肺、肾、左侧海马和右侧海马。样品通过匀浆和离心处理后,利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样品中的葛根素的含量。结果1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特征1.1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高、中剂量组中,葛根素在大鼠血液中均出现了两个吸收峰。低剂量组仅有一个吸收峰。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3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4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的Tmax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Tmax比中剂量组的低剂量组往后延长了15分钟。1.5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6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葛根素在肾脏中均出现了两个吸收峰。低剂量组仅有一个吸收峰,在给药后第15分钟。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的Tmax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达峰时间比中剂量组的低剂量组往前提前了10分钟。1.7在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8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9在纹状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纹状体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特征2.1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葛根素的MRT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2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3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4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5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6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7在左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8在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1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在血液和组织器官的达峰时间均较正常组延长。1.2高剂量组的葛根素在模型组海马中的分布的量明显比正常组的高。1.3高剂量和中剂量的葛根素在模型组的海马中的代谢速度较正常大鼠的快。1.4低剂量的葛根素在模型组损伤部位的海马比未损伤部位的海马滞留时间更长,作用时间更长,清除更为缓慢。
【关键词】:葛根素 间接竞争ELISA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5.5
【目录】:
- 摘要7-11
- ABSTRACT11-16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6-32
- 综述一:葛根素治疗脑缺血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16-25
- 1 拮抗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16-17
- 2 抑制炎症反应17-18
- 3 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18-19
- 4 抑制氧化应激反应19
- 5 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19-20
- 6 减轻脑水肿20
- 7 增加脑血流量20-21
- 8 讨论21-22
- 参考文献22-25
- 综述二: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25-32
- 1 样品前处理25-26
- 1.1 组织样品预处理26
- 1.2 血液样品的预处理26
- 2 样品检测26-27
- 3 葛根素不同制剂的吸收27-28
- 3.1 葛根素体内分布27
- 3.2 葛根素体内代谢27-28
- 4 讨论28-29
- 参考文献29-32
- 前言32-34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34-89
- 实验一: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中的组织代谢分布研究34-53
- 1 材料34-35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34
- 1.2 实验试剂34
- 1.3 主要仪器耗材34-35
- 2 方法35-38
- 2.1 试剂配制35-36
- 2.2 给药36
- 2.3 取材36-37
- 2.4 样品处理37
- 2.5 样品检测37
- 2.6 数据处理37-38
- 3 结果38-48
- 3.1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血液中的代谢情况38-39
- 3.2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心脏中的代谢情况39
- 3.3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肝脏中的代谢情况39-40
- 3.4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脾脏中的代谢情况40-41
- 3.5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肺脏中的代谢情况41-42
- 3.6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肾脏中的代谢情况42-43
- 3.7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海马中的代谢情况43-44
- 3.8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皮层中的代谢情况44-45
- 3.9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纹状体中的代谢情况45-46
- 3.10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葛根素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的曲线下面积AUC(ng·min/ml)46-47
- 3.11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达峰浓度Cmax(ng/ml)47-48
- 4 讨论48-53
- 4.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48-49
- 4.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49
- 4.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49
- 4.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49-50
- 4.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50
- 4.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50
- 4.7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50-51
- 4.8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51
- 4.9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纹状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51
- 4.10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不同脏器之间的组织分布51-53
- 实验二: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53-71
- 1 材料53-54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53
- 1.2 实验试剂53
- 1.3 主要仪器耗材53-54
- 2 方法54-57
- 2.1 试剂配制54-55
- 2.2 MCAO模型制备与给药55-56
- 2.3 取材56
- 2.4 样品处理56
- 2.5 样品检测56-57
- 2.6 数据处理57
- 3 结果57-67
- 3.1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中的代谢57-58
- 3.2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心脏中的代谢58-59
- 3.3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肝脏中的代谢59-60
- 3.4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脾脏中的代谢60-61
- 3.5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肺脏中的代谢61-62
- 3.6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肾脏中的代谢62-63
- 3.7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左侧海马中的代谢63-64
- 3.8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右侧海马中的代谢64-65
- 3.9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和组织器官的曲线下面积AUC(ng-min/ml)65-66
- 3.10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和组织器官的达峰浓度Cmax(ng/ml)66-67
- 4 讨论67-71
- 4.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7-68
- 4.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8
- 4.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8
- 4.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8
- 4.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8-69
- 4.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9
- 4.7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左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9
- 4.8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69-70
- 4.9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组织分布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70-71
- 实验三: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比较71-89
- 1 材料71
- 2 方法71
- 3 结果71-85
- 3.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71-73
- 3.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73-75
- 3.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75-77
- 3.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77-79
- 3.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79-81
- 3.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81-83
- 3.7 比较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的海马和MCAO模型大鼠左侧海马、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83-85
- 4 讨论85-88
- 5 小结88-89
- 结语89-90
- 参考文献90-92
- 附录92-93
- 致谢93-94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94-95
- 个人简历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卢集森;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广州医药;2001年04期
2 周志怀,李建芬,张增谦;葛根素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2年06期
3 苏旭辉;葛根素的临床应用[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金建军,张中乐,王素玲,常永超;葛根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年04期
5 张宁,马建芳;葛根素的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03年05期
6 赵军;葛根素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3年09期
7 胡海涛;;葛根素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3年06期
8 黄光辉,刘惠芳;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年03期
9 冯德辉;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年05期
10 秦文,董兴兵,杨勤;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药业;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津玲;;葛根素的临床应用进展[A];新世纪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梁剑平;;葛根素提取工艺研究[A];第二届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陶志勋;;葛根素的临床应用进展[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红;李成建;;葛根素不良反应[A];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屈凌波;王玲;陈晓岚;赵玉芬;;7-磷酰化葛根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A];第七届全国磷化学化工暨第四届海峡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医药发展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文红;龚军英;闫享福;郑茜予;;葛根素的现代应用概况(综述)[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立实;丁晓琴;;葛根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现状[A];第二届中国西部营养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李洪玉;戴诗文;寿旦;章建民;;葛根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9 张立实;;葛根素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综述)[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与营养食品所毒理室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曲涛;周绣棣;慕宏杰;魏俊花;孙考祥;;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胺对葛根素在角膜上皮细胞摄取及渗透的影响[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副主任医师 罗建国;葛根素可用治多种疾病[N];大众卫生报;2000年
2 李立安;葛根素的临床新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刘海文;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陶春祥;葛根素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王利;魏品康;秦志丰;研究揭示:葛根素可解决肿瘤MDR难题[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常怡勇;注意葛根素的不良反应[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杨嘉珍邋欧阳作宪;葛根素对脑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杨卫彬;葛根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程书权;葛根素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青云;葛根素制剂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希;葛根素作为牙周炎宿主调节治疗药物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李耿;克服溶血的复方葛根素注射制剂生物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潘洪平;葛根素的吸收动力学及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罗承锋;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动学及其代谢产物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5 吴纯洁;葛根素眼用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翼飞;葛根素特异性敲除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孙晓辉;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闫莉萍;葛根素心肌保护,调节血脂和舒血管的药理作用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9 崔升淼;葛根素体内药动学及葛根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10 程月发;葛根素通过细胞凋亡途径干预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春林;葛根素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过程中p53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陈贵洪;地塞米松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施荣枫;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章玲玲;外用葛根素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何典鸿;以混合胶束制备技术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兰作平;乳酸葛根素的合成及药效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张岩峰;葛根素及其三种增溶制剂口服吸收评价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孟香红;葛根素对抗高糖血管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郭延生;葛根有效成分葛根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改造[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10 金顺福;葛根素的提取及分散片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