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Mdx小鼠骨骼肌中炎症反应和mpeg1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7-03-26 23:03

  本文关键词:Mdx小鼠骨骼肌中炎症反应和mpeg1的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是一组以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的总称。由于患者编码肌细胞相关蛋白的基因变异,造成蛋白缺陷或功能障碍,导致肌细胞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其中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在各类肌营养不良中发病率最高,约为1/3500男婴,且无地域和种族间明显差异。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Xp21区,为编码dystrophin蛋白的基因发生缺失、插入和点突变,dystrophin蛋白的功能缺失引起肌纤维的变性和坏死。女性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发病者罕见,且症状较轻。DMD发病年龄偏小,起病隐袭,且病死率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DM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涉及到很多常见的机制,例如钙离子内流,炎症细胞浸润,促炎和促进纤维化细胞因子的激活,各种蛋白水解酶的活化,自噬的缺陷和细胞凋亡等。研究显示局部的炎症反应是肌肉纤维化和脂肪组织渗透的触发点,最终导致肌细胞纤维化并由脂肪组织替代,失去功能。在炎症反应中,巨噬细胞浸润起着关键作用,如激活的巨噬细胞能产生NO来裂解肌细胞,同时作为主要的促炎因子,通过激活蛋白水解酶系统和抑制肌肉再生引起肌肉萎缩等。巨噬细胞表达基因1(Macrophage expressed gene 1,mpeg1)是首个被发现高表达于人类和鼠科动物巨噬细胞内的基因。先前的实验显示在斑马鱼中转入mpeg1基因后巨噬细胞系反应明显增加,这就使得嗜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得以分别被研究,说明mpeg1特异性表达于巨噬细胞内。C57BL/10Sc Sn Dmd mdx/JNju小鼠(X-linked muscular dystrophy mouse,X-连锁肌萎缩小鼠,简称mdx小鼠)为编码dystrophin蛋白的3185位基因自发突变,使该位点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导致基因的表达提前终止,造成其编码的蛋白缩短。该模型鼠与DMD患者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已经被广泛用于DMD研究的各个领域。本实验欲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mdx小鼠不同骨骼肌的病理改变,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炎症相关基因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动态表达,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观察mpeg1在mdx小鼠及对照鼠中的表达。探讨巨噬细胞相关性炎症在mdx小鼠中的作用,进而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相关性炎症反应来改善肌肉质量,为DMD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选取雄性C57BL/10Sc Sn-Dmdmdx/JNju鼠(购于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雄性C57BL/6Sc Sn小鼠,根据年龄分为2w、4w、8w、12w。每组各时间点选取6只,3只用于常规组织化学染色,3只用于基因芯片检测和q RT-PCR测定。以10%水合氯醛(350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取小鼠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肱二头肌、心肌,进行包埋冰冻处理。设置切片厚度为8um,做连续切片。分别对冰冻切片行常规染色,包括HE染色、MGT染色、ACP染色观察其光镜下的形态学变化,总结mdx小鼠骨骼肌炎性病理变化;小鼠麻醉后,取小鼠股四头肌迅速投入液氮冷冻,之后保存于-80℃冰箱,用于m RNA提取,基因芯片的检测及mpeg1的q RT-PCR检测,结果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利用常规组织化学方法,我们观察到2w的mdx小鼠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和肱二头肌中肌细胞大小基本一致,偶见高度浓染的肌纤维,未见肌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4w可见巨噬细胞吞噬现象散在分布,偶见小灶样分布;8w时炎细胞浸润灶融合成片,12w时炎性病灶面积减小;mdx小鼠心肌中未见到变性、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同龄对照鼠各骨骼肌中未见上述病理改变;2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mdx小鼠股四头肌进行m RNA测定,筛选出有关炎症反应的基因30余个,结果显示与2w相比,炎症反应相关基因随疾病进展表达量增加,在8w时达到峰值,12w有所下降,但较2w时仍有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利用q RT-PCR技术对mpeg1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2w时,mdx小鼠与对照鼠之间mpeg1的含量无差别;从4w开始,mdx小鼠中mpeg1的含量逐渐增加,8w时含量最高,与对照鼠同周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dx小鼠4w、8w、12w之间表达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鼠各周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炎症反应参与mdx小鼠疾病的发生发展:从2周开始出现,8周达到高峰,12周趋于平稳;2 Mpeg1在mdx小鼠炎症反应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Duchenne肌营养不良 mdx小鼠 炎症反应 病理特点 基因芯片 mpeg1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6.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8
  • 结果18-20
  • 附图20-25
  • 附表25-26
  • 讨论26-30
  • 结论30
  • 参考文献30-35
  • 综述 肌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35-48
  • 参考文献41-48
  • 致谢48-49
  • 个人简历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8期

2 ;健康老人抑郁症状与炎症反应相关[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4期

3 唐宏;;炎症反应 中国科学家谈科学[J];科学观察;2009年04期

4 张荧荧;李渊越;韩家淮;;炎症反应,健康卫士还是癌症帮凶?[J];中国基础科学;2012年02期

5 ;发展炎症反应概念——哺乳动物抗菌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8期

6 段金成;丁志峰;和红兵;;炎症反应介质对炎症影响机制的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7 彭代智;;烧伤后炎症反应的病因、分子机制及防治对策[J];中华烧伤杂志;2005年06期

8 李成龙;屠伟峰;;炎症反应在胃黏膜防御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9 赵红梅;阮海华;;不同盐离子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10 吴锦鸿;许国根;徐芝君;徐远胜;顾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勇;;炎症反应的研究现状与未来[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欧阳文;何慧娟;王意;;围术期炎症反应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英文)[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卫茹;侯凡凡;刘尚喜;郭志坚;周展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炎症反应[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濮红梅;尹忠诚;刘秉成;李胜开;冯锦红;;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10与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陆志伟;黄慧;姜纯国;徐作军;;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关系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俞佳;王仲;;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炎症反应[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晓艳;徐营营;谢兆宏;许继平;毕建忠;;炎症反应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会云;崔克亮;曹书华;;炎症反应,凝血机制与MODS的发病机理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燕艳丽;邱海波;杨毅;许红阳;王丽;孙辉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肺部及肺外器官炎症反应的变化[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周晓艳;徐营营;谢兆宏;许继平;毕建忠;;炎症反应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一唯邋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2 王蔚;我国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记者 徐瑞哲;第三者“插足”抑制炎症反应[N];解放日报;2007年

4 记者白毅;炎症反应中淋巴结重塑新机制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记者 耿挺;寻找炎症反应蛋白[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信文;“IL-10”蛋白调节炎症反应[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知陶;把炎症反应排除在外[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韩秀霞;Capase-12蛋白参与炎症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范晓艳;免疫系统“出错” 救星变灾星[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高春东;软组织挫伤用抗生素无效[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二珍;HMGB1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及Glycyrrhizin抗PRRSV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2 韦超;GIT2抑制TLR介导的炎症反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杨潇;草鱼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表达的负调控机制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意义[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调控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赵力;MiR-214与腺苷A2A受体相互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李吉林;Toll-like receptor2/4在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调控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柳楠;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炎症反应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8 温雅;旋覆花内酯通过调制miR-155介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性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徐佳;HMGB1内化介导的晚期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杨朝晖;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在炎症反应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要萌萌;Mdx小鼠骨骼肌中炎症反应和mpeg1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晓莹;去铁胺对脂多糖诱发的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与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陈凯;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凯;MiR-322负调控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雪寒;HSPA12B在抑制LPS所致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必要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曹春琪;麦冬不同部位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穆卫涛;LPS诱导鸡几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兰婷;NOTCH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徐士欣;活化血小板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刘宏;线粒体DNA编码蛋白质在炎症反应中作用的初步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Mdx小鼠骨骼肌中炎症反应和mpeg1的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9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c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