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方与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方与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功效是中医对方药性能及效用认识的独特表述。作为中医补脾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分别为健脾益气的代表方剂。三方因药味组成不同,在同有健脾功效的基础上分别有养胃和中、渗湿止泻、益气升阳之偏颇。此三方功效的内涵是什么?其功效在作用环节和作用强度上是否会存在异同?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此类方剂功效异同的比较研究。方因证而设,因证而效。研究方剂的功效应该考虑其作用对象的中医证候属性。本课题从“方证相关”立论,以补脾类方的功效同异为问题切入,利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法复制脾虚大鼠模型,在参考前期该证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脾脏功能和补脾三方主治病证的内涵,选择与脾化水谷、脾气实卫、脾运水湿、脾主肌肉等相关指标群,进一步观察该脾虚证候模型的病生理特点;并从“异方同模”角度,比较中医补脾三方对该模型的作用异同,探讨三方与该证的关联性及其关联的生物学内涵。该课题对于认识中医补脾类方(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方)的效用异同,揭示“方证相关”的现代内涵及阐明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10-220g,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48只);造模组大鼠采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方法造模2W后,随机分为脾虚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四君子汤组、参苓白术散组共4组,每组12只。于造模第15天,各中药组大鼠按4.05g/kg剂量(相当于原药材)分别给予口服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和参苓白术散,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天。实验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外观行为、体重、体温和抓握力的变化,每周2次;于实验第28天大鼠禁食16小时后灌服10%的D-木糖5m1/只;第29天各组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5ml/100g体重)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和血浆;剪取后肢大腿肌肉、小段小肠、结肠,肾脏,脾脏等组织。各组织块与分离的血清及血浆分别于冻存管中,置-80℃冰箱保存。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相关指标。部分骨骼肌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做HE切片,行光镜下病理观察。所得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后,多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Newman Keels Test检验。全部数据采用SPSS 20.0 for windows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脾虚证模型大鼠外观表征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实验期间各时间段正常组大鼠外观行为和体温未见明显变化,体重和抓握力逐渐增加。与正常组比较,造模2周后,脾虚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活动减少、扎堆甚至倦卧、大便稀溏、毛发枯乱、饮食减少,体重、体温和抓握力均见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4周的模型大鼠血中D-木糖、GAS、MTL、β-EP、Ach、T3、T4、IL-2、IL-6、cAMP、cAMP/cGMP比值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SS和cGMP显著性升高(P0.01);血中Na、ADH、ALD、肾脏AQP-2含量均显著性升高,K、小肠段和降结肠段AQP-3含量均显著性降低显著性降低(P0.01);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S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肌肉素(Musclin)、乙酰胆碱受体(M-AChRM2)及Ca2+-ATPase均显著性降低,血胆碱酯酶(AchE)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骨骼肌出现炎细胞浸润,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匀,肌丝松散及肌纤维空泡样变。(2)健脾三方对脾虚证模型大鼠各组指标的影响:①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周后,三方各组大鼠的外观行为均见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大鼠的活动状态、皮肤毛发、饮食大便分值和症状总积分均见下降;体重、体温和抓握力均见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中D-木糖、GAS、MTL、β-EP、Ach、T3、T4、IL-2、IL-6、cAMP、cAMP/cGMPc匕值均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SS和cGMP显著性降低(P0.01), Na、ADH、ALD和肾脏AQP-2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小肠段和降结肠段AQP-3含量及血K均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抓握力和骨骼肌SDH、CK-MM、Musclin、Ca2+-ATPase活性均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骨骼肌病理损伤减轻。(3)健脾三方的作用差异:①外观表征上: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症状总积分、活动状态和皮肤毛发变化分值降低明显,体温、抓握力较其它两方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参苓白术散组的饮食大便变化分值较其它两方组显著性降低,症状总积分较四君子汤组显著性降低(P0.05)。②植物性神经、胃肠调节及免疫指标方面:补中益气汤组大鼠血中cAMP、 cAMP/cGMP、IL-6和cGMP较其它两方组显著性升高和降低,GAS、β-EP和Ach、T3分别较参苓白术散显著性升高和降低(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血中Ach、T3和cAMP/cGMP较四君子汤组显著性降低和升高(P0.05)。③水盐代谢方面:参苓白术散组大鼠血中Na、ADH、ALD和血K、小肠段和降结肠段AQP-3含量均较其它两方组显著性降低和升高;四君子汤组大鼠肾脏AQP-2含量较其它两方组显著性升高,血中ADH较补中益气汤组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④肌肉方面: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的骨骼肌SDH、CK-MM、M-AChRM2均较其它二方组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结论:由饮食失节+过度疲劳复合因素连续造模4周的脾虚证模型大鼠在表现出类似中医临床脾虚证的同时,还伴有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水盐代谢以及骨骼肌方面的异常变化。中医健脾三方对脾虚证的外观表现及涉及多系统的异常病生理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作用各有侧重;较之于基础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对体温恢复、植物性神经及骨骼肌功能障碍、参苓白术散对水液代谢异常的改善作用更为突出。
【关键词】:脾虚证 补脾类方 功效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5.5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符号说明12-13
- 上篇 文献综述13-32
- 综述一 脾虚证模型的复制13-20
- 1 苦寒泻下法13-14
- 2 偏食法14
- 3 饮食失节14-15
- 4 复合方法15-17
- 5 西药或辐射损伤法17
- 参考文献17-20
- 综述二 脾虚现代内涵的研究20-32
- 1 脾虚与消化系统20-21
- 2 脾虚与神经-内分泌系统21-22
- 3 脾虚与免疫系统22-23
- 4 脾虚与血液及流变学23-24
- 5 脾虚与生殖系统24
- 6 脾虚与运动系统24-25
- 7 其它25-26
- 参考文献26-32
- 下篇 实验研究32-56
- 前言32-33
- 1 材料33-36
- 2. 方法36-38
- 3 结果38-49
- 3.1 不同健脾方对脾虚证模型大鼠外观表征及神经功能态的作用比较38-43
- 3.2. 不同健脾方对脾虚证模型大鼠胃肠、甲状腺及免疫功能的影响43-45
- 3.3. 不同健脾方对脾虚模型大鼠水盐代谢及水转运的作用比较45-47
- 3.4. 不同健脾方对脾虚证大鼠骨骼肌变化及健脾三方的作用比较47-49
- 4 讨论49-56
- 4.1. 学术背景与研究思路49
- 4.2. 脾虚证大鼠模型的系统评价49-52
- 4.3. 健脾三方对脾虚证模型的作用及其异同52-54
- 4.4. 基于方证关系对健脾三方功效的认识54-55
- 4.5. 关于“方证异同”现象的认识55-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63-64
- 个人简历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杰;脾虚证的酶学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10期
2 钱会南;论脾虚证现代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3 葛文松,刘杰民,王敏;中医脾虚证研究的误区与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章洪流,王天芳;脾虚证的研究述评[J];江西中医药;2004年07期
5 殷彬;方思行;;脾虚证诊断的数学模型[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年03期
6 江玉;王明杰;;脾虚证的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孔令彪;江琪;董明霞;陈阳;李颖;葛楠;危北海;;中医脾虚证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北京中医药;2008年09期
8 郑超伟;纪云西;周福生;黄贵华;季幸姝;;脾虚证本质研究的困惑与出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陈玉龙;符仁;刘紫阳;岳静宇;;脾虚证发生率研究[J];光明中医;2012年03期
10 马捷;李峰;宋月晗;刘晶;刘晓萌;;脾虚证现代研究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福生;纪云西;;脾虚证本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福生;纪云西;;脾虚证本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金敬善;;脾虚证研究的三个层次[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孙丰雷;程益春;;脾虚证与内分泌功能异常[A];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潘德军;;儿童唾液淀粉酶活性与脾虚证的关系探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达理;;脾虚证现代研究的一点意见[A];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齐贺彬;李越;;脾虚证患者肌氧饱和度的无损检测[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段合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脾虚证的体会[A];中西医结合第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9 赵玉华;;中医脾虚证与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邱根全;旷欲胜;;脾虚证的免疫学基础[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聂克 王建华 王汝俊;胃泌素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赵玉华;脾虚辨治[N];健康报;2005年
3 林炳辉;方素钦;叶盈等;“脾虚及肾”理论有客观依据[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张东明;抗炎后脾虚证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5 赵玉华;中医脾虚证与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6 常宇;能定能应谓之成[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赵玉华;脾脏虚弱对证下药[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聂惠民;《伤寒论》方药解析——脾虚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升;脾虚证线粒体氧化损伤以及线粒体基因及其表达改变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卓缘圆;电针对脾虚证幼鼠中枢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杨泽民;脾虚证物质能量代谢基因差异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益宏;脾虚证与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及胃泌素和ATP酶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黄穗平;脾虚证胃动力障碍的ICC特征及健脾中药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聂建华;基于方剂数据分析方法的脾虚证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自佳;应用健脾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安全性评价及脾虚证TS小鼠模型的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霞;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方与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王新芳;脾虚证亚型及其与脾虚多指标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胡天天;脾虚证患儿影响因素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王小荣;脾虚证与胰岛A细胞变化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张艳;脾虚证亚型及其临床表现特点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赵振霞;从心理脾调治脾虚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7 邹永杰;基于特征提取的分类集成在脾虚证诊断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8年
8 张霞;实验性脾虚证大白鼠的酶组织化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9 李刚;脾虚证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功能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赵俊玲;耳穴压籽联合中药治疗对中晚期肿瘤脾虚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方与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