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盐酸戊乙奎醚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23:34
【摘要】: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目前心外科较为复杂及棘手的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高血压等疾病的逐渐低龄化使得AD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诊断率及确诊率也在不断提高。AD是由于自身及外界多种原因如高血压、炎症等致使血管内壁弹力纤维断裂,速度极高的动脉血流在发生局部破裂的主动脉内膜处迅速进入内膜腔内,内膜层快速分离与增宽,真性、假性两腔隙形成,造成患者胸骨后剧烈撕裂性疼痛。血液的大量流入导致假腔沿着主动脉走向迅速延伸,甚至可以撕裂到腹主、肾动脉及髂总动脉,最终导致动脉破裂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主动脉是体内最为重要且粗大的动脉血管,左心室对它带来了的巨大的泵血压力,而且血液流量也是人体最高的;一旦假腔形成后,真腔受到挤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如果没有有效的手术治疗,大出血的机会非常高,死亡率也能达到极高的程度,48h内死亡率可达50-68%,3个月内死亡率可达到90%。有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几率13.2%。由于术中长时间肺缺血缺氧,因此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对肺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是具有自主产权的一种新型高选择性抗胆碱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能够解除体内乙酰胆碱大量释放引起迷走神经高度兴奋所致的平滑肌痉挛;解除各器官内微血管的持续痉挛引起的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有研究证明:盐酸戊乙奎醚可减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后细胞因子释放,保护肺功能,然而,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肺保护效果尚不确定。本实验拟探索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肺保护作用的研究。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项研究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心外科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60例(男/女32/28)为研究对象,年龄20~75岁,体重40~100 kg,ASA分级Ⅲ-Ⅳ级。将随机纳入的6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等量生理盐水组(C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在可视喉镜辅助下行气管插管术,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双侧颈内静脉置管,三处动脉血压监测,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P组于患者入室后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05mg/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开始前(T1)、CPB开始前(T2)、CPB转机开始后1h(T3)、CPB停机时(T4)、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4h(T5)及术后24h(T6)抽取静脉血3ml,常温静置30min,4000转/min离心10min,取0.2ml血清酶联免疫复合法(ELISA)测定TNF-α、IL-6、IL-1含量;同时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驻留时间。结果1、P、C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体重、术前EF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两组患者一般条件:主动脉夹层手术时间、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中尿量、手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两组患者六个时间点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比较4.1.血清中TNF-α水平的比较组内比较P组血清中TNF-α含量在T2、T3时间点与T1相比几乎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中TNF-α在T2时间点与T1相比几乎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血清中TNF-α含量在T4、T5、T6时间点与T1相比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血清中组TNF-α含量在T3、T4、T5、T6时间点与T1相比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C组相比,P组血清中TNF-ɑ含量在T1、T2、T3时间点几乎数值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T4、T5、T6时间点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血清中IL-6水平的比较组内比较P、C两组患者血清中IL-6含量在T2时间点与T1相比几乎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T5、T6时间点与T1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C组相比,P组血清中IL-6含量在T1、T2、T3时间点几乎不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T4、T5、T6时间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3血清中IL-1水平的比较组内比较P、C两组患者血清中IL-1含量在T2时间点与T1相比几乎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T5、T6时间点显著升高与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C组相比,P组血清中IL-1含量在T1、T2、T3时间点几乎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T4、T5、T6时间点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氧合指数(OI)的比较组内比较P、C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在T2、T3时间点与T1相比几乎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T6时间点与T1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C组相比,P组OI在T1、T2、T3时间点几乎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T4、T5及T6时间点OI均较C组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驻留时间(天)比较组内比较P、C两组患者术后术后呼吸机辅助及ICU驻留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与P组相比,C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及ICU驻留时间均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使用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可有效的降低术中及术后血清中TNF-α、IL-6、IL-1水平,提高患者术中及术后OI,减少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驻留时间,改善预后。
【图文】:

盐酸戊乙奎醚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术中一般情况比较

盐酸戊乙奎醚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术中尿量及出血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丽丽;邓芳;朱荣涛;张言鹏;;盐酸戊乙奎醚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年09期

2 吴炜景;张家敏;李立平;;以TNF-α刺激A549细胞构建急性肺损伤细胞模型[J];中国医药科学;2017年17期

3 赵津津;吴敬彰;史双友;张义;王忠义;;右美托咪定行使肺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17年17期

4 张晶;张为民;朱耀斌;李志强;范祥明;刘东海;张伟华;廖秋明;杨尧;刘扬;乔晨晖;;乌司他丁和甲基泼尼松龙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年06期

5 郭义山;丛超;杨宁;王东;;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年12期

6 米颖;秦再生;欧阳铭文;;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J];海南医学;2016年17期

7 陈芳;马星钢;孟保英;赵雷;;七氟烷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4期

8 张继华;陈晶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6年07期

9 蔡孟;陈虎;杨立伟;郑江;葛红飞;李有长;;盐酸戊乙奎醚通过抑制肺组织NF-κB活化减轻胎鼠急性肺损伤[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年19期

10 杨波;张卫东;李小飞;王荣;李建忠;李晓平;李明江;杜洪印;姜涛;;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保护机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丽娜;;中药参麦注射液肺保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艳秋;盐酸戊乙奎醚心肺保护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闪;右美托咪定对全弓置换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及脑氧代谢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7年

2 胡阳;远程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军;蜕皮甾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TNF-α mRNA及SP-A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万占海;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兰州大学;2012年

5 庄振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0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710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e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