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局麻药罗哌卡因缓释微球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14:21
【摘要】: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广泛用于外科手术中区域阻滞、术后镇痛以及慢性疼痛控制等适应症。但由于其半衰期短,单次注射难以达到期望的镇痛时间,临床上常通过频繁多次给药以及导管植入等方式来延长局部镇痛效果,这会造成患者顺应性差以及感染等风险。针对此问题,科学工作者对罗哌卡因缓释微球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解决:微球粒径不均一,载药率偏低;释放行为不理想等。为了克服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通过快速膜乳化技术结合单乳法,优化了制备过程的处方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其内在的科学规律与原理,制备了粒径均一性好、载药率和包埋率高、药物释放速率可控的载罗哌卡因缓释微球。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针对传统技术制备局麻药缓释微球粒径不均一的问题,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结合单乳法,考察了过膜压力、过膜次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浓度、PLGA分子量、外水相pH值、乳液制备方式、固化方式等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最终制备得到了粒径均一、包埋率高、低突释的载罗哌卡因微球。(2)在上述工艺优化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不同固化方法(真空负压与常温常压)对微球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常温常压条件制备的微球内部呈“蜂窝状”结构,突释较高,包埋率偏低。这是由于固化时间较长,乳滴内部的罗哌卡因逐渐形成晶体并逃逸至外水相引起的。在真空负压条件下制备的微球,突释较低,包埋率高,体外释放可以保持匀速释放。这是由于固化时间短,乳滴快速形成微球。罗哌卡因来不及形成晶体逃逸,与PLGA共同形成微球骨架。(3)系统地考察了使用不同端基的PLGA(端羟基、端羧基、端酯基)对于制备罗哌卡因微球的包埋率、体外释放、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端羧基PLGA制备的载罗哌卡因微球包埋率高于端羟基与端酯基制备的微球,突释要低于端羟基与端酯基制备的微球。进一步在微观水平上,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原子力显微镜、pH探针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LGA的端基与罗哌卡因之间产生的吸附作用力的差异是导致微球性质不同的原因。随后在分子水平上,通过密度泛函计算与前线分子轨道理论确定了分子间反应活化中心,佐证了以上结论。(4)针对临床潜在的应用适应症,建立了 SD大鼠神经阻滞麻醉模型和豚鼠局部浸润麻醉模型。对上述最优处方工艺下制备得到的罗哌卡因载药微球进行了药效行为学的评价。研究表明罗哌卡因载药微球可以显著延长局部镇痛时间。随后在体外细胞水平以及体内组织、血液生化水平上进行了载罗哌卡因微球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载罗哌卡因微球不会引起神经损伤以及局部组织炎症,对主要脏器也不会产生毒性。本文通过快速膜乳化技术结合单乳法,使罗哌卡因参与微球骨架的形成,制备了高载药率、粒径均一、释放行为趋近于零级释放的载罗哌卡因缓释微球,延长了局部镇痛效果。通过分析处方工艺参数、研究不同固化方法、PLGA端基的呈球机理,为小分子药物的包埋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60.6
【图文】:

罗哌卡因,分子结构式,缓释制剂


缓释制剂是国内外医药工业研发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延缓药物的释放逡逑速率,从而达到减少给药频率与剂量、维持体内药物浓度恒定、延长治疗效果的逡逑目的[15U如图1.2)。如果能将传统的局部麻醉药水针剂制备成长效缓释制剂,就逡逑可提高局部麻醉药的生物利用度,在临床的术后镇痛以及慢性疼痛治疗中发挥更逡逑广泛的作用[16],为患者带来治疗的便利以及生活质量上的改善。目前,国内外己逡逑有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局麻药缓释制剂相关的工作[17],下面将详细进行介绍。逡逑3逡逑

曲线,局麻药,缓释,布比卡因


^逦Injection邋administered邋every邋6邋hours邋.逡逑Controlled邋release邋system邋administered邋at邋t邋=邋0邋hours邋.逡逑图1.2单次频繁给药与缓释制剂给药时血药浓度变化逡逑Figure邋1.2邋The邋comparsion邋of邋drug邋concentrations邋after邋delivery邋as邋a邋conventional邋frequent逡逑injection邋(thin邋line)邋and邋as邋a邋controlled邋release邋system邋(bold邋line)逡逑1.2.1缓释局麻药手术缝合线逡逑Christopher邋B.邋Weldon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负载于手逡逑术缝合线中,试图在术后伤口缝合中使用,起到缓慢释放持续镇痛的效果Ml。在逡逑这项工作中,研究者将10wt.%浓度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与不同浓度(5%、逡逑10%、15%、22%)的布比卡因盐酸盐共同溶解于氟代异丙醇中,利用静电纺丝逡逑设备制备了不同直径(0.08mm、0.175mm、0.32mm)的手术缝合线,并进行了逡逑机械强度、体外释放行为、药效学以及安全性的一系列评价。结果表明,载布比逡逑卡因缝合线体外释放行为趋近于零级释放曲线。当布比卡因浓度为22%,缝合线逡逑直径为0.08mm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布为;薛庆生;;麻醉药临床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中国药房;2011年46期

2 沈亚建;;局部麻醉药及其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5期

3 杜永君;魏淑明;;患者自控镇痛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年07期



本文编号:2724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724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