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朴清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连朴清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2%水杨酸钠灌胃及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外加湿热环境建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观察中药连朴清胃汤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及血清TNF-a(肿瘤坏死因子)、IL-1β(白介素1β)、SS(生长抑素)、GAS(胃泌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理,为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70只SPF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其余60只均用于造模,2%水杨酸钠10m L/(kg·d)灌胃,同时给予高热、高脂、高糖饮食(即20%蜂蜜水自由饮用,单日灌服10m L/(kg·d)白酒,双日灌服10g/(kg·d)油脂),除正常组外,每日将大鼠置于湿热环境中(温度30℃,湿度90%),每日5小时,连续20天,建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朴清胃汤低组、中组、高组、雷尼替丁组、三九胃泰组、模型组,恢复正常环境中及正常饮食,连续10天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0m L/(kg·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6小时,用2%戊巴比妥钠0.2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剖腹,心脏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快速取胃,常规取材,剪取适量胃窦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中,24小时后,脱水,石蜡包埋备用。采用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a、IL-1β、SS、Gas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大鼠的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体重逐日增加,反应灵活,进食量及饮水量未见异常,大便正常,毛发光泽。模型组:造模第一周体重增加相对明显,后期逐渐稳定,造模第9天起饮水量逐渐减少,进食量减少,大便稀溏,毛发光泽度欠佳,反应迟钝。灌胃给药各组约一周后大便溏稀逐渐改善,进食量有所增加,饮水量适中,反应较前灵敏,精神有所好转,毛发由造模结束时粗糙疏松逐渐有光泽。连朴清胃汤低剂量组一般情况有所改善,但没有其他给药组大鼠反应灵敏。其中以连朴清胃汤中组、高组一般情况改善最为明显。②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情况正常组大鼠胃壁四层结构清晰,完整,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黏膜可见大量柱状上皮细胞脱落,不完整;胃小凹内亦可见较多脱落的上皮细胞,且胃腺可见部分破裂,少许壁细胞肿大,有环状透明晕,胞浆染色较浅,固有层也可见少许中心粒细胞浸润,连朴清胃汤高、中剂量组、三九组及雷尼组大鼠胃壁上皮细胞相对较完整,腺体排列较整齐,腺腔内少量脱落细胞碎片,低剂量组上皮脱落较其他组明显但比模型组要少,其中以连朴清胃汤中组、高组胃壁四层结构恢复最为明显。③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值及IL-1β明显高于正常组,连朴清胃汤高组、中组TNF-α及IL-1β明显低于其他灌胃给药组。④SS各组均低于正常组,GAS各组均高于正常组,其余治疗组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的SS有所升高,高于模型组但低于正常组,各治疗组GAS有所下降,以上两种指标在连朴清胃汤中组及高组中变化最为明显。结论①采用炎症因子+肥甘饮食+外部湿热多因素作用下进行造模,这种内因与外因综合多因素造模与临床慢性胃炎脾胃湿热的发病原因及病变特点类似,且方法简单,重复性好。②连朴清胃汤通过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水平的表达,阻止各种刺激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造成的组织损伤,并阻止机体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减少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受损组织,促进炎症吸收,减少炎症的渗出,并减少因TNF-α升高引起的的微循环内的凝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③连朴清胃汤通过增强生长抑素的表达,降低胃泌素的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炎症吸收,发挥良好的治疗和改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作用。④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对其药理作用还要从多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但由于实验条件、经费等有限,本研究只选取了部分指标对慢性胃炎中医药治疗机理进行初步探索,故不足之处有待于加强完善。
【关键词】: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 连朴清胃汤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5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2
- 缩略语表12-13
- 前言13-16
- 1 理论回顾16-24
- 1.1 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16-20
- 1.1.1 脾胃的生理功能16
- 1.1.2 脾胃的病理特点16-17
- 1.1.3 慢性胃炎的中医历史沿革17
- 1.1.4 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17-18
- 1.1.5 慢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思路18-19
- 1.1.6 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方法19-20
- 1.2.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20-24
- 1.2.1 慢性胃炎的基本概况20-21
- 1.2.2 流行病学研究21
- 1.2.3 病因和发病机制21-22
- 1.2.4 慢性胃炎的诊断22
- 1.2.5 慢性胃炎的西医治疗22-23
- 1.2.6 慢性胃炎预后23-24
- 1.3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24
- 2 实验部分24-33
- 2.1 实验原理24-25
- 2.2 实验材料25-26
- 2.2.1 实验动物25
- 2.2.2 实验药物及试剂25
-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25-26
- 2.3 方法26-28
- 2.3.1 动物分组、造模26
- 2.3.2 给药方法26-27
- 2.3.3 给药剂量换算27
- 2.3.4 标本采集27
- 2.3.5 观察指标与检测27-28
- 2.3.6 统计学处理28
- 2.4 结果28-33
- 2.4.1 大鼠的一般情况28-29
- 2.4.2 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29-30
- 2.4.3 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变化情况30-31
- 2.4.4 大鼠血清中SS、GAS的变化情况31-33
- 讨论33-41
- 1 慢性胃炎的诊断评析33
- 2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动物造模方案的选择33-35
- 3 中西医治疗慢性胃炎探讨35-36
- 4 连朴清胃汤组方分析36-37
- 5 TNF-α、IL- 1β及SS、GAS的相关研究37-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59
- 附录1 文献综述45-55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 255-56
- 附录 356-57
- 附录 457-58
- 附录 5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与脾气虚证肠道微生态初步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徐江雁;李郑生;刘文礼;李振华;;李振华教授调理脾胃用药规律探讨[J];河南中医;2006年01期
3 谢渊;;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2011年15期
4 周璇;程方平;;清热化湿方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TNF-α IL-1β SIgA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孙波;;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11期
6 王小梅;景会锋;;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其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年03期
7 黄琴;简萍;徐永禄;吴红;张雅丽;;王氏连朴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血清IL-1β与NO影响的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2009年05期
8 刘尧;毛羽;;广藿香挥发油止咳化痰药理实验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8期
9 王钢,刘红玉;温胆汤加减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3期
10 李合国;劳绍贤;;清浊安中汤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环氧合酶-2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8期
本文关键词:连朴清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7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