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本文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瑞芬太尼因为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可控性好、消除迅速且不依赖药物剂量及输注时间,而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然而,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的瑞芬太尼能导致阿片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OIH是指患者在使用诸如瑞芬太尼、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后出现疼痛阈值下降,伴(或不伴)感觉刺激过敏的情况,可能因此提高术后疼痛评分及止痛药用量,降低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质量。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作为一种无创的辅助治疗手段,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有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及减轻术后疼痛,然而,TEAS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仍不明确。因此,我们设计这个前瞻性、随机、双盲的试验,探讨TEAS能否减轻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术后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方法】纳入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60例,ASAⅠ-Ⅱ级,年龄范围在18岁至6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与对照组(C组)。TEAS组麻醉前选择合谷穴(LI4)、内关穴(PC6)接受TEAS(6 9m A,2/10Hz)30min,C组在相应穴位放置电极但不接通电源。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乳酸钠林格氏液以8ml?kg-1?h-1的速度输注,常规监测ECG、NIBP、Sp O2,鼓膜温度、BIS。麻醉诱导方法:丙泊酚剂量为2mg/kg和瑞芬太尼(TCI效应室靶控浓度5.0 ng/ml),至患者意识消失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静注,行气管插管。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浓度为5.0 ng/ml维持麻醉,使BIS维持在40-60。采用电子von Frey检测前臂内侧和切口周围的机械痛觉阈值。主要观察指标为机械痛觉阈值,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4h内疼痛评分、首次镇痛时间、累计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寒战和头晕)。【结果】两组术前基础机械痛觉阈值比较无明显差异;与TEAS组比较,C组机械痛觉阈值下降较明显(P0.001);与C组比较,TEAS组术后疼痛评分、累计镇痛次数、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进行TEAS可以减轻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术后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甲状腺切除术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1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4-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1
- 材料和方法11-14
- 结果14-16
- 讨论16-20
- 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4
- 综述24-31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32
-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文章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文进;梁杰贤;赵国栋;;辣椒素受体在内皮素-1引起热痛觉过敏中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周云生,徐建勋,张庆基,黎毅仁,李立;痛觉过敏的肺癌2例报道[J];肿瘤;2000年02期
3 周跃;刘正津;梅芳瑞;廖维宏;;氨基酸受体在脊神经节损伤所介导痛觉过敏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8期
4 刘长宁,吉长福,朱丽霞;神经损伤性痛觉过敏及不同间隔电针对其的调整作用[J];针刺研究;1997年Z1期
5 刘长宁,吉长福,朱丽霞;神经损伤性痛觉过敏以及不同时间间隔的电针对痛觉过敏的调整作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6 唐占英,王拥军,周重建,施杞;不同大小背根节(DRG)神经元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J];脊柱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7 孙雪华;;痛觉过敏与学习记忆的关系[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曹君利,周文华,杨国栋,曾因明;阿片耐受——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J];生理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9 陶志宇,卜振富,肖龙波;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致痛觉过敏样头痛2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年01期
10 潘勇,周跃;髓核对背根节的损伤以及与痛觉过敏的关系[J];重庆医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军;;抑制痛觉过敏完善术后镇痛[A];2012年浙江省疼痛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天伟;冯宇峰;廖瑞哲;刘风;;辣椒素与痛觉过敏[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3 鲁显福;官学海;张红星;武进茹;袁艳;鲍琪;凌地洋;曹君利;;外周ephrinBs-EphBs信号激活参与PI3K介导的痛行为[A];全国第一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暨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薛庆生;于布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困惑-痛觉过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5 康芳;王瑞婷;方才;杨佳;;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探讨[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6 孔微微;李军;曹红;连庆泉;宋学军;胡三觉;;小鼠背根节慢性压迫致机械热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模型的建立[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雷洪伊;蔡清香;徐世元;张庆国;许睿;;脊髓磷酸化ERK在大鼠切口痛痛觉过敏中的作用[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晓琴;彭章龙;于布为;;Non-NMDA受体在术后痛觉过敏中作用的研究进展[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9 俞红丽;于布为;;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作用的临床观察[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10 孔微微;李军;曹红;连庆泉;宋学军;胡三觉;;颈椎神经根病变模型的痛觉过敏和异位自发电位的探究[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佳s
本文编号:348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4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