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2 14:11

  本文关键词: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妊娠合并心脏病作为产科高危妊娠之一,在发达国家及我国,其在非直接产科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一位。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心脏瓣膜置换术(cardio valve replacement,CVR)日趋成熟、人工心脏瓣膜工艺的改进、抗凝方法的相对优化,无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disease,CHD)还是风湿性心脏病(Rheulllatie heart disease,RHD)所致的严重瓣膜性心脏病女性可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人工瓣膜,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尽管近年来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均变化显著,CVR术后的妊娠女性仍会给产科大夫带来诸多棘手的问题,例如有妊娠考虑的育龄妇女对于机械瓣与生物瓣的选择、换瓣术后妊娠的最佳时机、妊娠期的抗凝治疗、生物瓣瓣膜的退化、孕产妇的妊娠期管理等。而国内尚未有报道比较分析生物瓣与机械瓣术后妊娠的临床差异。【目的】本研究参照国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0年(2004年4月至2014年4月)诊断为CVR术后妊娠且分娩孕周不小于28周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结局的差异,促进相关孕产妇的科学管理,为国内妊娠合并CVR术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材料和方法】1.资料收集回顾性调查2004年4月~201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住院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且分娩孕周不小于28周的病例共计45例,占同期本院产科总分娩的0.35%(45/12771),年龄29.63±4.10岁,住院天数12.33±8.57天。CVR术后距妊娠时间为6.77±6.20年。CVR术后孕妇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者37例,换瓣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生物瓣膜置换术后者8例。其中8例生物瓣置换组为病例组,37例机械瓣置患者为对照组。2.诊断标准所有心脏病及瓣膜置换的诊断于孕前或此次妊娠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胸片等必要的辅助检查,经心内、心外科确诊。心功能分级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94年制定的方案,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本研究所涉及的早产、产后出血等相关概念均依据乐杰教授主编的第七版妇产科学。患者子代(含胎儿和新生儿)评估由产科和儿科医生共同完成。3.方法通过对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病例收集和分析,比较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在换瓣部位、换瓣时间、终止妊娠时心功能分级、孕期抗凝情况、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分娩方式、麻醉方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率、死胎死产率、新生儿并发症等指标,探讨妊娠合并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差异。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频数资料描述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有3例口服小剂量华法令者出现胎儿病。2.机械瓣与生物瓣置患者在分娩前心功能分级、分娩方式的选择(P=0.793)、分娩时机的选择(P=0.181)、麻醉方式(P=0.532)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明显差异。3.产时及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上机械瓣大于生物瓣(P=0.000)。4.1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者孕期发生瓣膜故障,后发生产妇死亡,占2.32%(1/45)。5.围产儿不良事件均发生于机械瓣置换者。6.产后出血4例,其中子宫全切2例(均为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7.机械瓣置换状态者分娩的新生儿体重较生物瓣置换状态者新生儿体重轻(p=0.0001)。8.产后两次随访,失访率分别为44.44%和51.11%。【结论】1.机械瓣置换术后者存在较高的栓塞及死亡等并发症风险。2.华法令可致胎儿病其发生可能与华法令剂量有关,但可能存在个体差异。3.本研究涉及不同的抗凝方案,但每一种方案都有风险。4.生物瓣置换者可能存在更好的结局,但本研究涉及的病例数有限5.失访率高,随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严重心脏瓣膜疾患并由妊娠意愿的妇女,无论选择机械瓣还是生物瓣置换,孕产期妊娠风险均较高。此类妇女孕前、孕期及围产期均需详细咨询心脏专科医生及妇产科医生,并严格遵循其指导,按时就医,尽可能降低相关风险。
【关键词】:心脏病 心脏换瓣术后 妊娠 分娩 华法令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4.252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第一章 绪论12-14
  • 第二章 技术路线图14-16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16-20
  • 第四章 结果20-28
  • 第五章 讨论28-32
  • 第六章 结论32-34
  • 参考文献34-36
  • 综述36-45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6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46-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中秋,黄伟剑,倪显达,张怀勤,孙成超,林超西,徐湘挺,计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黄焕雷;卢聪;闻安民;刘菁;肖学钧;吴若彬;;妊娠期机械瓣功能障碍6例外科处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15期

3 褚银平;;模拟心室驱动曲线变化对机械瓣流体动力学性能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7年04期

4 冯强;倪一鸣;;慢性机械瓣功能障碍的诊治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7年22期

5 张敏;潘丽;文佳;;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超声诊断[J];广西医学;2009年07期

6 谢琦;翁国星;韩涛;陈同;;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外科治疗13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0年06期

7 王书成;;心脏机械瓣患者妊娠期抗凝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0年01期

8 贺照明,席葆树,朱克勤;机械瓣的空化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年02期

9 谢英;彩超对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评价[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唐跃,胡盛寿,孟亮,董以谦,周燕文,袁卫民,卢玉岭;影响绵羊人工机械瓣置入存活实验的围术期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强;倪一鸣;;慢性机械瓣功能障碍的诊治分析[A];2006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冯强;倪一鸣;;慢性机械瓣功能障碍3例诊治分析[A];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冯强;倪一鸣;;慢性机械瓣功能障碍5例诊治分析[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吕亚林;赵福云;;36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抗凝患者的拔牙[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5 余蕾;郭盛兰;;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机械瓣形态和功能的初步研究[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谢琳媛;;超声心动图对人工机械瓣卡瓣的诊断[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闫磊;孟蕾;;1例妊娠合并急性机械瓣功能障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A];第15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邵联芳;门广志;张宇;;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机械瓣急性卡瓣的B超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甘辉立;张健群;周其文;;儿童瓣膜置换术:机械瓣抑或生物瓣[A];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许咏冬;章响艳;涂韶松;丁巧玲;;SJM Regent主动脉机械瓣应用体会[A];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庆普;国内患者适用哪种心脏瓣膜[N];健康报;2004年

2 商雪松;服抗凝药出血怎么办[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玲;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D];南华大学;2015年

2 余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机械瓣形态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叶亮;人工机械瓣材料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膜及耐磨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郭汉原;应用机械瓣或生物瓣三尖瓣置换的围术期及中远期疗效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59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6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