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大脑皮质功能重构的胶质瘤手术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3:02
目的围绕神经功能重塑理念,探讨切除引起脑功能区重构的胶质瘤的手术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2月手术治疗的9例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手术皆联合应用术中唤醒、直接电刺激定位和超声技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中皆唤醒顺利,并定位出功能区(4例语言区,5例运动区)。术中发现患者运动区和语言区均发生重构,与正常解剖位置差异显著。在电生理皮质功能定位技术辅助下,肿瘤全切者8例,次全切除者1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左下肢瘫痪,1例患者出现短暂语言障碍;无手术相关的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均无痛苦回忆。结论围绕功能重塑相关的解剖和病理生理机制,对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前完善相关影像检查及导航,术中联合唤醒技术、术中直接电刺激和脑超声技术,可明确脑功能区与肿瘤的关系,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肿瘤,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17(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病例1术前术后MRI检查及术中电生理定位和皮层造瘘
手术切除目前仍然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最大范围地切除胶质瘤可以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但仅依据解剖学定位并不能准确评估肿瘤占位引起的功能区移位。而且,脑肿瘤导致功能区破坏后,解剖上的哑区可以发生代偿即“功能区重塑”[10-11]。Desmurget等[12]在定位颅内肿瘤和评估患者脑功能的研究发现,低级别胶质瘤脑功能区的重塑可分为以下几种:(1)与肿瘤所在区域交织;(2)位于肿瘤周边;(3)位于远隔部位;(4)位于对侧大脑半球。本组患者中,有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同样导致皮质功能区重塑。结合既往文献报道,本研究认为不排除该患者的肿瘤早期可能进展相对缓慢,如由低级别胶质瘤演变所致,从而有充足的时间窗发生功能重塑。术中电刺激证实本组患者的功能区均在肿瘤周边,可能与本组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关;还需要以后再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因功能区肿瘤的手术易导致严重并发症,部分手术医生甚或进行姑息性切除;使低级别胶质瘤的完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仅为43%。因此,基于功能区重塑理念,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需要对功能区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才可能在全切肿瘤的同时保护功能区组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13]。图3 病例3术前术后MRI检查结果
图2 病例2术前术后MRI检查及术中电生理定位和肿瘤切除范围利用唤醒状态下直接皮质电刺激和皮质下电刺激(direct corticoelectrical stimulation,DCS;direct subcortical stimulation,Ds CS)精确定位皮质和皮质下结构,是功能区胶质瘤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法。目前主要利用结构和功能成像技术与计算机分析相结合,术前构筑脑语言、运动功能地形图;并基于脑代谢和功能影像检查等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确定胶质瘤的边界[5,14];术中应用唤醒麻醉技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行术中直接电刺激、电生理监测、语言运动区测定等方法精确验证定位脑功能区。应用f MRI术前、术后评估,术中唤醒状态下应用电生理方法精准定位脑功能区验证f MRI结果,提高胶质瘤手术的功能区定位精度,可在提高肿瘤切除程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指南(2018版)[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8(08)
本文编号:3604403
【文章来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17(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病例1术前术后MRI检查及术中电生理定位和皮层造瘘
手术切除目前仍然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最大范围地切除胶质瘤可以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但仅依据解剖学定位并不能准确评估肿瘤占位引起的功能区移位。而且,脑肿瘤导致功能区破坏后,解剖上的哑区可以发生代偿即“功能区重塑”[10-11]。Desmurget等[12]在定位颅内肿瘤和评估患者脑功能的研究发现,低级别胶质瘤脑功能区的重塑可分为以下几种:(1)与肿瘤所在区域交织;(2)位于肿瘤周边;(3)位于远隔部位;(4)位于对侧大脑半球。本组患者中,有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同样导致皮质功能区重塑。结合既往文献报道,本研究认为不排除该患者的肿瘤早期可能进展相对缓慢,如由低级别胶质瘤演变所致,从而有充足的时间窗发生功能重塑。术中电刺激证实本组患者的功能区均在肿瘤周边,可能与本组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关;还需要以后再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因功能区肿瘤的手术易导致严重并发症,部分手术医生甚或进行姑息性切除;使低级别胶质瘤的完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仅为43%。因此,基于功能区重塑理念,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需要对功能区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才可能在全切肿瘤的同时保护功能区组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13]。图3 病例3术前术后MRI检查结果
图2 病例2术前术后MRI检查及术中电生理定位和肿瘤切除范围利用唤醒状态下直接皮质电刺激和皮质下电刺激(direct corticoelectrical stimulation,DCS;direct subcortical stimulation,Ds CS)精确定位皮质和皮质下结构,是功能区胶质瘤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法。目前主要利用结构和功能成像技术与计算机分析相结合,术前构筑脑语言、运动功能地形图;并基于脑代谢和功能影像检查等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确定胶质瘤的边界[5,14];术中应用唤醒麻醉技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行术中直接电刺激、电生理监测、语言运动区测定等方法精确验证定位脑功能区。应用f MRI术前、术后评估,术中唤醒状态下应用电生理方法精准定位脑功能区验证f MRI结果,提高胶质瘤手术的功能区定位精度,可在提高肿瘤切除程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指南(2018版)[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8(08)
本文编号:3604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6044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