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疏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健脾疏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降脂方对高脂肪饮食和药物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小鼠的影响,并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72只SPF级昆明种小鼠,给予全价营养饲料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壳脂胶囊组,健脾疏肝降脂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各组采用喂高脂饲料和药物诱导建立NAFLD小鼠模型。同时,除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外,各治疗组给予健脾疏肝降脂方水煎液或壳脂胶囊水溶液灌服,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超净水灌服,各组小鼠(除正常组外)在下腹部给予皮下注射10%的CCl4食用油溶液,剂量为0.1m L/10g,每周2次,共持续6周。最后一次治疗后禁食12h,给予10%水合氯醛溶液4m L/kg腹腔内注射麻醉,麻醉成功后,给予腹主动脉穿刺取血,将血样低温下离心分离,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或反应性变化及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处死小鼠后,快速剖取肝脏称其湿重,计算肝指数,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在肝脏左叶同位置处剪一小块大小适宜的肝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给予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其小鼠肝指数、肝湿重及血清TG、TC、ALT、AST、LDL及FFA均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组相比,健脾疏肝降脂方高、中剂量组肝指数、肝湿重、TG、TC、ALT、AST、LDL及FFA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模型组对比,健脾疏肝降脂方高、中、低剂量组和壳脂胶囊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或者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改善各项指标方面,健脾疏肝降脂方高、中剂量组明显优于壳脂胶囊组及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光镜下可见:肝小叶结构清晰,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呈辐射形式排列,形态一致,大小均匀,未见脂肪变性及坏死、炎性细胞侵润;显微镜下见,模型对照组小鼠肝小叶构造不清楚,肝小叶出现明显损害,肝细胞体积肿胀明显,肝细胞水肿明显,可见肝组织呈弥漫性脂肪变,核增大,细胞索无规律排列,可见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破裂的肝细胞相互融合,其中又以小叶中央病变严重,大量炎性细胞入侵,有时可见凋亡小体;各治疗组及壳脂胶囊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趋势,治疗高、中剂量组和壳脂胶囊组效果好于低剂量组;⑥电镜下可见:正常组肝组织中的超微结构肝细胞内有着丰富的线粒体,线粒体嵴较为丰富,但也可见有少数的脂滴存在,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的超微结构肝细胞内有着丰富的线粒体,线粒体嵴几乎消失,但也可见有大量的脂滴存在,和大量的胶原纤维存在,各治疗组及壳脂胶囊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趋势,治疗高、中剂量组和壳脂胶囊组效果好于低剂量组。结论:健脾疏肝降脂方对NAFLD小鼠的肝功能、血脂TG、TC、HDL、LDL及肝组织FFA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本方能通过促进NAFLD小鼠病变肝脏细胞的恢复来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活性,减低血脂的含量及FFA的活性,缩小NAFLD小鼠的肝脏外形及减轻重量,从而改善NAFLD小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恢复肝细胞中的线粒体,增强肝细胞的线粒体和增加线粒体嵴的作用,使得肝细胞内产生大量ATP增强其能量代谢,从而使脂肪酸代谢增强,减少脂滴的形成。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由于计量的关系而疗效差异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疗效增加,成正效的比例关系。
【关键词】:健脾疏肝降脂方 非酒精性脂肪肝 小鼠模型 血脂 肝脏病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5.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材料与方法11-16
- 1 实验材料11-12
- 2 实验方法12-16
- 结果16-20
- 1 一般情况观察及动物死亡情况16
- 2 各组小鼠肝湿重及肝指数的变化16
- 3 各组小鼠肝组织FFA的变化16-17
- 4 小鼠血脂含量的变化17
- 5 各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变化17-18
- 6 各组小鼠肝组织光镜及电镜的变化18-20
- 理论探讨20-27
- 1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20-22
- 2 导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22
- 3 健脾疏肝降脂方组成及方义分析22-25
- 4 NAFLD的动物模型选择依据25
- 5 健脾疏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能机理25-27
- 结论27-28
- 致谢28-29
- 参考文献29-31
- 附录31-44
- 附录1 文献综述31-41
- 参考文献36-41
- 附录2 光镜下肝组织病理照片41-42
- 附录3 电镜下肝细胞内线粒体及脂肪滴病理照片42-43
- 附录4 英文缩略词表43-44
- 附录5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泳梅;丁萍;罗玉韵;徐进华;;健脾疏肝消糖散治疗葡萄糖耐量低减24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0年04期
2 谭海川;;健脾疏肝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95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16期
3 王文育;;健脾疏肝治便秘1例[J];江西中医药;1992年03期
4 李军祥;王允亮;刘敏;刘绍能;徐春军;赵晶;史瑞;苏冬梅;诸葛丽;陈希;余轶群;李立;谢春娥;胡立明;张厂;;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01期
5 常达;宋俊建;;天晴甘平合健脾疏肝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7期
6 李建松;林树乔;叶仁群;曾纪斌;区显维;;健脾疏肝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P物质和生长抑素的影响[J];新中医;2010年02期
7 李建松;;健脾疏肝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8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0年07期
8 苏冬梅;诸葛丽;李健;李军祥;;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脂代谢分子网络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02期
9 孙靖若;;健脾疏肝祛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J];中医研究;2012年05期
10 陈思兰;李桂芹;高冬梅;;补肾健脾疏肝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志银;;中医健脾疏肝、搜邪通络法治疗慢性肝炎高r-球蛋白血症经验介绍[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张声生;吴兵;;健脾疏肝除湿化瘀法对IBS-D患者近期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3 吴兵;张声生;;健脾疏肝除湿化瘀法对IBS-D患者近期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贺平;庞晓健;;健脾疏肝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5 李军祥;苏冬梅;;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ADP、TNF-α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健脾疏肝 清热燥湿 治肠易激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健脾益肝治心悸[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3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张清仲 陈滢宇;中医可治食管胃黏膜异位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周 颖;“我相信你,就只找你”[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本文关键词:健脾疏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6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