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益气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温阳通脉方不同剂量对大鼠AION模型F-VEP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视盘、视神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探讨益气温阳通脉方对大鼠AION模型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从大鼠尾静脉注入RB2.5mmol/(ml·kg)后,立即用波长532nm、功率75mW、光斑直径500μm的绿光照射大鼠实验眼视盘中上2/3区域18秒。造模后1天通过眼底彩照及FFA检查,观察大鼠视盘及其周围变化;通过F-VEP检查,记录P2波潜伏期(ms)及振幅(μ v),从而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2ml灌胃,每日1次;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临床剂量(mg/kg)的20倍、10倍、5倍制成的不同浓度的中药水煎浓缩剂2ml灌胃,每日1次;空白组正常饲养,各组均干预21天。干预第21天通过F-VEP检查,观察各组大鼠P2波潜伏期(ms)及振幅(μv)的变化;F-VEP检查完毕后,将各组大鼠麻醉取出眼球做石蜡切片,分别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视盘及视神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视神经轴突中SMI312的表达,TUNEL检测大鼠视神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眼底彩照检查:正常大鼠视盘及盘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造模后1天,大鼠眼底彩照可见视盘上半水肿,边界不清。2.FFA检查:正常大鼠视盘及其周围血管未见荧光渗漏;造模后1天,造影早期可见大鼠视盘上方低荧光,中、晚期高荧光,说明造模成功。3. F-VEP:干预前空白组与其余四组大鼠P2潜伏期、振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前除空白组外,其余四组之间P2潜伏期、振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1天空白组、中药高剂量组P2潜伏期及振幅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P2潜伏期及振幅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1天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P2潜伏期、振幅与各组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干预21天P2潜伏期、振幅与其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E染色:干预21天,空白组HE染色可见视盘及盘周组织结构完整,视神经组织中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视神经纤维呈线性走行,染色均匀;模型组HE染色可见视盘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破坏严重,盘周网膜移位,视神经组织内细胞增生显著、排列十分紊乱,视神经纤维萎缩;中药高剂量组HE染色可见视盘及盘周组织结构基本完整,视神经纤维呈线性走行,染色均匀,视神经组织内细胞排列整齐,但核列较拥挤;中药中剂量组HE染色可见视盘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破坏严重,盘周网膜移位,视神经经组织内细胞增生、排列紊乱;中药低剂量组HE染色可见视盘周围组织结构破坏严重,盘周网膜移位,视神经经组织内细胞增生、排列紊乱。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预21天,空白组可见视神经轴突中SMI312明显表达,染色深;模型组仅见视神经周边轴突中有SMI312表达,染色较淡,视神经中央部分SMI312表达缺失;中药高剂量组可见视神经轴突中SMI312明显表达,染色较深;中药中剂量组可见视神经周边轴突中有SMI312表达,染色较淡,视神经中央部分SMI312表达缺失;中药低剂量组可见视神经周边轴突中有SMI312表达,染色较淡,视神经中央部分SMI312表达缺失。6.TUNEL细胞调亡检测:干预21天,空白组视神经组织中TUNEL检测未见细胞凋亡;模型组视神经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明显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视神经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少量表达;细胞凋亡个数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剂量组视神经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表达较多,细胞凋亡个数较模型组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视神经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表达较多,细胞凋亡个数较模型组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温阳通脉方在缺血状态下对大鼠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益气温阳通脉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视神经轴突纤维的修复以及对抗视神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益气温阳通脉方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SMI312 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5.5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12-13
- 综述13-21
- 参考文献19-21
- 前言21-23
- 材料和方法23-31
- 1 实验材料23-24
- 1.1 实验动物23
- 1.2 实验药物制备23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23-24
- 2 实验方法24-26
- 2.1 分组处理24
- 2.2 AION大鼠造模24-25
-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25-26
- 3 实验观察方法26-29
- 3.1 眼底彩照及FFA26
- 3.2 P-VEP26
- 3.3 HE染色26-28
- 3.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8
- 3.5 TUNEL细胞凋亡检测28-29
- 4 统计学分析29-31
- 结果31-39
- 1 大鼠眼底彩照检查31
- 2 大鼠FFA检查31-32
- 3 大鼠F-VEP检查32-34
- 4 HE染色观察大鼠视盘及视神经组织的病理变化34-35
- 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视神经轴突中SMI312的表达35-36
- 6 TUNEL检测大鼠视神经组织细胞凋亡36-39
- 讨论39-47
- 1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病因病机探讨39-42
- 1.1 脏腑阳气虚衰为发病之根本39-40
- 1.2 目窍脉络瘀阻为发病之关键40-41
- 1.3 不良因素影响为发病之重要条件41-42
- 2 动物模型的制备与思考42-43
- 2.1 动物模型的制备42-43
- 2.2 动物模型的思考43
- 3 益气温阳通脉方组方依据及方义阐释43-44
- 4 益气温阳通脉方对大鼠AION模型作用机制探讨44-45
- 5 研究展望45-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瑶;陈蕾;柳力敏;王敏芳;;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激酶C的改变[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6期
2 史春;应坚;;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7期
3 贾站荣;;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年01期
4 陶荣三;陈鹏;秦玉枝;杨潇远;;中医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2期
5 鲁艳萍;;中医辨证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盘病变[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5期
6 魏冠男;张辛;;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2年06期
7 徐慕鸽;魏凯峰;;桂枝活血机理及配伍规律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3年08期
8 杜红彦;李志英;王蓉;;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田桂花;;滋肝活血明目汤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3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9年08期
10 李娟;仝警安;陈承;尹明;;中医辨证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6例[J];陕西中医;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一玮;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及视神经损伤的动态观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亓昊慧;针刺特定穴位对单眼剥夺弱视大鼠闪光视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益气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6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