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电生理表现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电生理表现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损伤造模后的行为学评分、诱发电位检测及观察透视电镜下脊髓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评价中药验方“脊髓康”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促进神经修复及其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诱发电位改变与行为学评分、脊髓组织超微结构之间的联系,探讨“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减轻继发性脊髓损害及促神经恢复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中药“脊髓康”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共取41只清洁级SD大鼠。5只大鼠行麻醉后连续诱发电位检测来验证麻醉是否对实验过程有影响。再取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脊髓康组4组,每组5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只咬除椎板,不撞击脊髓。造模后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强的松组、脊髓康组分别予强的松水溶液及脊髓康水煎液灌胃。于造模后各时间点对大鼠双下肢行CBS评分及诱发电位检测。余16只大鼠分为两批各8只,随机平均分为上述4组,每组2只,造模及给药方法同上,于造模后3d灌胃后2h处死第一批8只大鼠,取出造模损伤区脊髓组织,第二批大鼠于造模后d处死并取材,分别在透视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表明:1.麻醉药物对本次实验中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影响不大;2.CBS评分:假手术组CBS评分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的松组及脊髓康组数值均低干模型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药物治疗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诱发电位检测:假手术组诱发电位在造模后波幅稍下降、潜伏期略延长,造模后d即恢复正常,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造模后诱发电位均表现勺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随时间推进波幅逐渐回升、潜伏期缩短。其中模型组个时间点支幅最小,潜伏期也最长,与其余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间点两药物治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电镜下脊髓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假手术组脊髓组只电镜下见神经元细胞膜及核膜结构均完整,细胞器结构完整、形态清晰,无肿胀,髓鞘无明显脱髓鞘现象,轴索无萎缩,且7d时较3d时无进展性改变。模型组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膜破裂,胞浆外溢,胞膜及核膜结构不规整,细胞核核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及脱遗鞘现象明显,7d时神经元细胞退变,神经纤维萎缩且残留较少。两药物干预组镜下所见情况较为相近,其病理改变性质与模型组类似,但程度均较模型组轻微。结论:中药验方“脊髓康”能够加快大鼠脊髓损伤后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抑制脊髓内神圣细胞的退变及凋亡、轴突脱鞘坏死、神经纤维的萎缩,缩短诱发电位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认而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程度,改善脊髓传导功能,促进损伤后神经修复及脊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脊髓损伤 脊髓康 电生理 行为学评分 诱发电位 电镜超微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5.5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2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12-25
- 1 中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12-15
- 1.1 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12
- 1.2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12-15
- 1.3 针灸15
- 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15-21
- 2.1 脊髓的结构与功能16-17
- 2.2 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17
- 2.3 脊髓损伤的症状与体征表现17-18
- 2.4 脊髓损伤的治疗18-21
- 3 诱发电位(EPs)现状与研究进展21-24
- 3.1 诱发电位概述21
- 3.2 诱发电位影响因素21-22
- 3.3 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22-24
- 4 诱发电位与脊髓微观病理改变24-25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25-36
- 1 研究目的25
- 2 材料与方法25-26
- 2.1 实验动物25
- 2.2 实验所需仪器25
- 2.3 实验试剂与溶液25
- 2.4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置25-26
- 2.5 实验药物制备26
- 3 实验操作方法26-29
- 4 预实验29
- 5 实验结果29-36
- 5.1 CBS评分和诱发电位(EPs)检测29-33
- 5.2 透视电镜检查33-36
- 讨论及体会36-41
- 1 “脊髓康”方解36
- 2 实验结果讨论36-39
- 3 研究课题来源及意义39-40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7
- 附录147-51
- 附录2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平;侯剑萍;符名峗;林爱华;王志彬;李蜀光;;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体重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沈宁江;王宇田;林庆彪;黄世敏;吴多能;;汉防己甲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07期
3 王巧恒,左明章,谢红雯,刘树山;麻醉深度与肌松程度对运动诱发电位影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年02期
4 王巧恒;左明章;;麻醉时间对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04期
5 龙海波;康建平;冯大雄;叶飞;张戈;雷飞;周云龙;周庆忠;杨剑;;颈脊髓损伤患者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价值[J];华西医学;2013年03期
6 陈宇飞;王四旺;罗卓荆;栾冠楠;;中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0期
7 张雪青;韩璐;武俏丽;张丽萍;;大鼠脊髓损伤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通路的电生理学检测[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3期
8 刘南平,孙海峰,杨丽,沙彦妮;脊髓病变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8期
9 马勇;吴健;袁冬平;王建伟;吴毛;;中药脊髓康抗脊髓损伤作用实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5期
10 王建伟;吴毛;马勇;;自拟中药方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及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5期
本文关键词:“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电生理表现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7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