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硫酸镁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比较麻醉诱导前滴注不同浓度的硫酸镁,观察各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皮质醇浓度的变化,镁的浓度以及血流动力学不平稳时需要干预的病例数,探讨硫酸镁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择期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麻外科手术老年(≥65岁)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生理盐水(M1组),硫酸镁20mg/kg(M2组),30mg/kg(M3组),40mg/kg(M4组),50mg/kg(M5组),每组20例。由助手配置药物,研究者浓度未知。所有患者入室后连接美国太空监护仪,行常规监测HR,BP,ECG,开放静脉通道。上述操作完成后,待患者平稳10 min(测量基础值),第一次抽取外周静脉血,标记为A1。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4ug/kg,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行全麻诱导。患者平稳后缓慢滴注研究药物,插管前3min药物滴注完毕,行气管插管(由同一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施行)。插管即刻由助手抽取第二次外周静脉血(非输液侧),标记为A2。气管插管成功后行机械通气,VT 8-10ml/kg,RR 10-12次/分,维持PET CO235~45 mmHg。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若收缩压(SBP)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5%,则静脉注射麻黄素6-12 mg;若HR≤50次/min,则静脉注射阿托品0.3 mg;若SBP上升为基础值的25%及以上或HR≥120次/min,则做相应处理。诱导后10分钟第三次抽取外周静脉血,标记为A3。记录基础状态(T1),滴注硫酸镁(T2),硫酸镁滴注完毕(T3),输注肌松药(T4),输注肌松药后1min(T5),输注肌松药后2min(T6),插管即刻(T7),插管后1min(T8),插管后3min(T9),插管后5min(T10)各个时间点SBP、DBP、HR,MAP以及送检A1,A2,A3各点血液标本,检测皮质醇浓度和镁离子的浓度;同时记录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不平稳干预的措施及次数。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五组患者的ASA评分,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M1组的HR,MAP在插管即刻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组较基础值变化不明显(P0.05)。M4,M5组在插管前和基础值和其他组相比血压明显下降。M1组的皮质醇浓度在插管即刻明显上升,其余各组下降。各硫酸镁实验组插管后皮质醇浓度降低较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与M2组相比,M3,M4,M5组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硫酸镁试验组插管后镁离子的浓度升高,但均低于临床最低中毒剂量。结论:硫酸镁20mg/kg是减轻老年患者插管反应的最佳剂量。用量不足可能会致气管插管血压升高,进一步增加镁的剂量可能会导致明显的低血压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波动。
【关键词】:硫酸镁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老年 血流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1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7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4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14-19
- 1. 研究内容14
- 2. 材料与方法14-17
- 2.1 研究对象14-15
- 2.2 研究方法15-17
- 3. 统计方法17-18
- 4. 技术路线图18-19
- 结果19-28
- 讨论28-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4
- 综述44-60
- 参考文献53-60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薛卫斌,范珊红,马爱英,谭红梅;婴幼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意外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2年07期
2 徐辉,耿清胜,但颖之,姜虹,朱也森;光索在儿童颌面瘢痕畸形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3 王金静,刘子军 ,张之翠 ,赵佳平 ,吴宪宏;气管插管的全面防护[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年03期
4 孙彦华;徐海涛;史景云;;清醒状态下的纤支镜引导困难气管插管638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1期
5 董文琴;董馨;;气管插管固定新方法[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3期
6 梁炜;;气管插管的不安全护理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14期
7 王邵安;;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5期
8 龚金山;韦世阳;韦志云;袁东彬;杨武;;气管插管困难应急预案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9 朱洪远;刘充卫;;经鼻气管插管术在临床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年24期
10 张姝;张强;;多元统计方法在气管插管困难预测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黄忠琴;叶蝶莲;张斌;冯锦舫;;20例重复气管插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尚昆;陈映红;;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麻醉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德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手术行气管插管的体会[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仲月霞;曹义战;王伯良;罗斌;;气管插管在急救应用中的护理[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丽华;;气管插管困难估计及处理[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梅;;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A];全国第四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华薇;周亚昭;;视频喉镜引导困难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1年
9 康瑞霞;孙芳;;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建晖;;气管插管病人的监护与管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宏仲;急救气管插管——仅为麻醉师“专利”吗[N];健康报;2004年
2 杨声瑞;上唇咬诊试验可预测肥胖患者气管插管难度[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记者 宋哲民;光导纤维管芯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丹 孙梦;面对生命终点 该如何抉择[N];健康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春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困难气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姝;统计模型在气管插管困难预测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玲芝;纤支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睿锐;利多卡因应用于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4 薛雷;右美托咪定在鼾症患者清醒经鼻腔气管插管中的镇静作用[D];青岛大学;2013年
5 尹晓旭;简便气道管理流程在快诱导气管插管应用价值的探讨[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6 方波;地尔硫卓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王惠;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和静脉泵注对全麻下气管插管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张航;静脉快速诱导和气管插管前后用超声检测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张俪;麻醉诱导后视可尼气管插管学习曲线的建立[D];复旦大学;2008年
10 何君君;硫酸镁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硫酸镁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42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