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后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
本文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后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硬膜外麻醉后不同体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相关副作用,得出最佳的方案,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36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病人,ASAⅠ~Ⅱ级,年龄22~36岁,体质量55~85 kg。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三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产妇体位分别为平卧位(A组,n=12),左侧30℃卧位(B组,n=12)和左侧90℃卧位(C组,n=12)。分别于术前、麻醉后5、10、15、20 min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博量(SV)、心输出量(CO)、体循环阻力(SVR)及副反应(恶心、呕吐、胸闷)。结果:三组产妇随着硬膜外腔局麻药的逐渐增加,MAP、SV、CO及SRV较术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HR则表现增快趋势。C组的MAP、SV、CO及SRV高于A组(P0.01)和B组(P0.05)。麻醉后各时间点B组的MAP、SV、CO及SRV低于A组(P0.05)而C组SV及SRV高于B组(P0.05)。麻醉后10 min以后C组的MAP、CO评分高于B组(P0.05)。A、B两组均有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和胸闷,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产妇观察期间未发现上述副反应。结论:与平卧位和左倾30℃卧位相比较,硬膜外麻醉后产妇左侧90℃卧位在获得稳定血流动力学同时,未发生相关的副反应,更适合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硬膜外麻醉 体位 血流动力学
【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2013KYA13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H070004)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2013KYA13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H070004)熊响清,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围术期脏器保护研究。Tel:13906631675 E-mail:443802390@qq.com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术最常用麻醉方法之一,其优点是阻滞平面易于掌控,对母婴影响小[1]。由于同时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聚民,孟庆友,宋显明,陈淑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硬膜外麻醉体会[J];前卫医药杂志;2000年04期
2 陈序;硬膜外麻醉在高龄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应用(56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1年02期
3 牟翠萍;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513例报告[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12期
4 孙建;硬膜外麻醉致异常广泛阻滞的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2年08期
5 洪自贤;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杨瑞,田苏万,杨春艳,石慧文;75岁以上老年人的硬膜外麻醉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7 张瑞云,狄文荣;硬膜外麻醉致广泛性阻滞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8期
8 魏世珍,张娟;1500例单次硬膜外麻醉效果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9 陈淑明;浅谈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处理对策[J];中医药导报;2005年05期
10 张凤云,杨开兰;硬膜外麻醉辅以咪唑安定镇静引起极度躁动的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翠容;蒋宗滨;黄子津;冼海燕;冯梅;;帕瑞昔布钠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辅助镇痛的临床研究[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裴丽霞;;硬膜外麻醉应用标本的制作[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岳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吕机生;张美玲;邵大清;叶志坚;;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硬膜外麻醉下老年病人循环功能及心钙蛋白的影响[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胡燕;徐丽芳;卢水娟;;高龄下肢手术病人硬膜外麻醉30例分析[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董莉萍;董谢平;;硬膜外麻醉在急症休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7 曹慧娟;;单次硬膜外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比较[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8 龚玉华;;可视化波形液相双指征法引导硬膜外麻醉定位监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胡兆春;蔡焕友;沈上荣;;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中静脉辅助镇痛的观察[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10 陈云飞;单南冰;韩明峰;刘凭;;硬膜外麻醉并发重度急性肺损伤1例[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亚群 李水根;妇产科硬膜外麻醉后确有并发症[N];健康报;2005年
2 成言昆;麻醉30分钟后不手术:不用大惊小怪?[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玉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食管癌患者血清γ-氨基丁酸水平及术后躁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3年
2 韩志国;抗凝病人硬膜外麻醉[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肖翠容;帕瑞昔布钠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辅助镇痛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蕾;妊娠对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5 刘书成;局麻和硬膜外麻醉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朱春仙;比较剖宫产施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胎儿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赵新杰;影响硬膜外麻醉效果主要因素的临床观察[D];延边大学;2011年
8 戴双华;硬膜外麻醉下躯干皮肤温度升高与痛觉缺失平面的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砚;不同药物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术中应激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9年
10 马鹤;右美托嘧啶对硬膜外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稳定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36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73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