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结肠镜检查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及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0 08:38

  本文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及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结肠镜 腺瘤检出率 退镜时间 大肠息肉


【摘要】:背景:结肠镜检查可以有效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这主要得益于它能够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如果腺瘤性息肉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生漏诊,则患者在筛查间期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大幅度增高。如何提高结肠镜检查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肠腺瘤检出率(adenomadetection rate,ADR)是公认的评价结肠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及预防间期癌的唯一指标。虽然目前无统一明确的提高腺瘤检出率的具体措施,但是很多因素已经被认为和腺瘤检出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退镜时间、盲肠到达情况、医师的资历及专业背景、患者相关因素(肠道准备情况、接受检查时的体位、检查时是否为镇静麻醉状态等)、结肠镜检查单位规模或水平、辅助观察及成像方法、腺瘤特征等[5]。 目的:1.探讨ADR的影响因素,并对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的ADR和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分别进行比较。2.对检出息肉的病理类型与息肉部位、大小、对应的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4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医师资历,是否在麻醉状态接受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型号,肠道准备情况,,盲肠到达情况,退镜时间及结肠解剖部位与ADR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对大肠息肉病理类型构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ADR相关因素分析:1)单因素卡方分析:男性的ADR高于女性(P=0.008),且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60岁人群中(P=0.018);≥60岁年龄组ADR高于<40岁年龄组(P=0.000)和40~59岁年龄组(P=0.002),<40岁和40~59岁间ADR无差异(P=0.105);肠道准备程度III级的ADR低于I级(P=0.005)和II级(P=0.042),I级和II级间ADR无差异(P=0.095)。男性医师ADR高于女性医师(P=0.005),TCC总体ADR有差异(P=0.011),但各组间ADR并无递增趋势;医师职称不同,ADR总体有差异(P=0.000),主治医师ADR最高(32.26%),与其它职称相比(P<0.05);NYC总体ADR无差异(P=0.461)。麻醉与不麻醉状态,ADR无统计学差异(P=0.050);使用Olympus的ADR较PENTAX的ADR高(P=0.001);盲肠“到达”组ADR显著高于“未到达”组,但P=1.000;WT:1~4组ADR依次增大,除6≤t<8与t≥8组间ADR比较无差异(P=0.207),其余组间ADR比较均有差异(P<0.05)。2)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性别(OR:2.324,95%CI:1.386~3.899)、年龄(OR:0.563,95%CI:0.382~0.831)、内镜医师性别(OR:3.111,95%CI:1.848~5.238)、退镜时间(OR:0.505,95%CI:0.407~0.627)、肠道准备情况(OR:2.411,95%CI:1.310~4.436)为ADR的独立预测因子。2.左半结肠PDR高于右半结肠(P=0.000),左、右半结肠ADR无差异(P=0.671)。3.≥60岁年龄组腺瘤比例大于<60岁年龄组(P=0.029);男、女腺瘤比例无差异(P=0.562);0.5cm~1.0cm组和≥1.0cm组的腺瘤比例均大于<0.5cm组(P<0.05);右半结肠腺瘤比例大于左半结肠(P=0.013)。 结论:1.ADR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性别(患者),年龄,内镜医师性别,肠道准备情况,WT。男性,年龄≥60岁的患者ADR较高,内镜医师为男性,肠道准备情况良好,WT≥8分钟时,可以提高ADR。2.息肉的好发部位在左半结肠,左半结肠非腺瘤性息肉比例较高;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患大肠腺瘤的风险相近。3.腺瘤和非腺瘤在息肉大小和分布上存在差异:息肉大小超过0.5cm或息肉位于右半结肠时,息肉为腺瘤的可能性更大,腺瘤和非腺瘤都以0.5cm以下常见,左半结肠好发。
【关键词】:结肠镜 腺瘤检出率 退镜时间 大肠息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
【目录】:
  • 前言4-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4
  • 英文缩略词表14-15
  • 第1章 绪论15-17
  • 第2章 综述17-26
  • 2.1 大肠息肉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17-19
  • 2.2 大肠息肉与结直肠癌的关系19-22
  • 2.3 结肠镜作为检出大肠腺瘤和预防结直肠癌的金标准检查手段22-23
  • 2.4 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控制23-26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26-32
  • 3.1 一般临床资料26-27
  • 3.1.1 病例资料26
  • 3.1.2 医师资料26-27
  • 3.1.3 设备27
  • 3.2 方法27-31
  • 3.2.1 定义概念27-28
  • 3.2.2 实验设计28-31
  • 3.3 数据收集31
  • 3.4 数据分析31-32
  • 第4章 结果32-43
  • 4.1 基本资料32-34
  • 4.2 结果34-43
  • 第5章 讨论43-55
  • 5.1 ADR 相关因素——与腺瘤发病率相关因素44-46
  • 5.1.1 患者性别44-45
  • 5.1.2 患者年龄45-46
  • 5.2 ADR 相关因素——与结肠镜操作相关因素46-48
  • 5.2.1 医师性别、医师资历/经验46-47
  • 5.2.2 退镜时间47-48
  • 5.3 ADR 相关因素——与病变显露程度相关因素48-50
  • 5.3.1 肠镜型号48-49
  • 5.3.2 肠道准备情况49-50
  • 5.4 ADR 相关因素——其他因素50-51
  • 5.4.1 是否在麻醉情况下进行结肠镜操作50-51
  • 5.4.2 ADR/PDR 的解剖分布差异51
  • 5.5 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51-53
  • 5.6 本研究局限性53-55
  • 第6章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5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仁祥,王吉甫,汪建平;胃腺瘤性息肉[J];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5年03期

2 杨春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信息;1997年03期

3 钱井华,邵桂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8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1年02期

4 秦梅;朱善军;胡君丽;宋建国;李英;;直肠混合性增生性腺瘤性息肉一例[J];新疆医学;2003年06期

5 孙振华;;胃底腺瘤性息肉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02期

6 Tierney RP ,鲁泽清;腺瘤与癌的关联[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0年06期

7 郭立杰;;结肠镜下切除结肠巨大腺瘤性息肉42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年10期

8 刘献棠,吴印爱,刘军,谢先福,周运添,谢尚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的治疗体会[J];实用癌症杂志;2000年01期

9 张宝贺;宋畅;;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病理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9年11期

10 盛剑秋;李世荣;杨欣艳;张英辉;苏惠;余东亮;闫伟;耿洪刚;;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腺瘤的预防性干预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梅俏;鲍峻峻;许建明;曹海龙;朱振;;228例大肠高危腺瘤性息肉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童华生;张亚历;姜泊;张婉雯;任宝军;;大肠锯齿状腺瘤体视学定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3 童华生;张亚历;姜泊;张婉雯;任宝军;;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和病理形态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4 张亚历;姜泊;陈小伍;任宝军;张婉雯;戎祯祥;;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定量诊断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陶珊;姜泊;;大肠平坦型腺瘤流行病学特征[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6 盛剑秋;;大肠癌癌前病变及其干预治疗研究的机遇和挑战[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徐尤佳;家族腺瘤性息肉病100%癌变[N];健康时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蔡三军;腺瘤性息肉要早切[N];健康时报;2010年

3 麦迪信;NSAIDs可降低腺瘤性息肉复发危险[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上海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殷保兵;真性胆囊息肉会癌变[N];健康时报;2008年

5 陕西 主任医师 李增烈;大肠癌“钟情”哪些人[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汪芳裕;要重视大肠癌的普查[N];家庭医生报;2008年

7 郑杨;胃癌高发与心情有关[N];健康时报;2007年

8 湖南中医学院附二医院教授 熊之焰;预防大肠癌的三部曲[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婉雯;大肠癌前病变新类型:锯齿状腺瘤特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2 徐晓东;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诊治及COX-2基因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少军;大肠高危腺瘤和癌变息肉的临床分析及decorin在腺瘤中的表达与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赵喜颖;基于“治未病”理论腺瘤性大肠息肉中医防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王雅锌;结肠镜检查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及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4 杨二龙;30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诊治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4年

5 王韬;MNP-RT-PCR技术在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筛查和鉴别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8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758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