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电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睡眠紊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5 16:40
本文关键词:穴位电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睡眠紊乱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术后睡眠紊乱 针灸 腹腔镜手术 Narcotrend监测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睡眠紊乱的情况,探讨穴位电针在防治术后睡眠紊乱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0例,年龄22-59岁,平均37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Ⅰ(对照组)、Ⅱ(术前电针组)、Ⅲ(术后电针组)、Ⅳ(术前术后电针组)四组,每组20例。全部病人在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电针治疗选取“百会”、“印堂”穴,每次治疗30分钟。Ⅰ组不电针,Ⅱ组在麻醉诱导前进行电针治疗,Ⅲ组在手术当日18:30左右进行电针治疗,Ⅳ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手术当日18:30左右均进行电针治疗。全部患者均在舒芬太尼0.3~0.5μg/kg,丙泊酚1.5~2.5mg/kg,顺式阿曲库铵0.10~0.15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依据手术需要追加舒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麻醉维持使用七氟烷(1-3)%,术中Narcotrend指数维持在40-60之间。于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前30分钟分别静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焦虑自评量表调查于手术前一日早晨进行;睡眠紊乱调查表于手术前一日早晨(PREOP2)、手术当日早晨(PREOP1)及术后第一日早晨(P0)进行。Narcotrend监测时间为手术前一日晚上至手术当天早晨睡醒(PREOP1)和手术当日晚上至术后第一日早晨睡醒(P0),监测时间为患者上床睡眠至次日睡醒。手术当日间断测量患者20:00(T1)、22:00(T2)、00:00(T3)、02:00(T4)、04:00(T5)、06:00(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收集术前及手术当日从19:00至次日7:00的12小时尿样备测。结果:一、患者的一般情况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ASA分级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睡眠情况(一)术后睡眠紊乱发生率:所有患者总发生率为46.10%,各组发生率分别为:Ⅰ组52.60%,Ⅱ组57.90%;Ⅲ组36.80%;Ⅳ组36.80%,Ⅲ组、Ⅳ组发生率比Ⅰ组、Ⅱ组低,但四组患者睡眠紊乱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患者睡眠主观评价患者自觉是否睡眠有问题:睡眠紊乱调查表显示,四组患者对自觉是否睡眠有问题的回答,在PO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回答“是”的病例数明显少于Ⅰ组、Ⅱ组;Ⅰ组、Ⅱ组、Ⅲ组从PREOP2、PREOP1到PO回答“是”的病例数呈递增趋势。睡眠期间觉醒次数评分:四组患者睡眠觉醒次数评分手术当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评分低于其它三组;Ⅰ组、Ⅱ组、Ⅲ组从PREOP2、PREOP1到PO睡眠觉醒次数评分呈递增趋势。睡眠紊乱量表评分:结果显示在PREOP2、PREOP1和P0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从PREOP2、PREOP1到P0睡眠紊乱量表评分呈递增趋势。(三)患者睡眠结构的情况在PREOP1与P0四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患者记录睡眠总时间、患者的Narcotrend监测睡眠总时间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与PREOP1各分组间四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的比较,P0明显大于PREOP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与PREOP1各分组间四组患者记录睡眠总时间、患者的Narcotrend监测睡眠总时间的比较,P0明显小于PREO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四组患者进行的监测分析结果显示,Narcotrend指数(N工值)各分级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REOP1相比,P0中各组A级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EOP1相比,PO中各组D级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EOP1相比,P0中Ⅱ组EF级、Ⅲ组C级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Narcotrend监测DeltaRel占总睡眠的百分比(%)的分析结果显示四组患者PREOP1与P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P0晚上DeltaRel占总睡眠的百分比明显较PREOP1晚上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麻醉手术相关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手术过程中,四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等用药量、补液量、出血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手术当日晚上血流动力学的比较,从T1到T6,各组HR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对比Ⅰ组、Ⅱ组、Ⅲ组,Ⅳ组MBP波动性小,呈下降趋势。四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恶心评分、呕吐次数评分等术后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生化检测情况四组患者尿硫酸褪黑素水平分析结果显示PREOP1和P0四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组P0明显较PREOP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尿游离皮质醇水平分析结果显示PREOP1和P0四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组PO明显较PREOP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于手术后当日晚上睡眠紊乱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总发生率达46%。围术期短期穴位电针可以改善患者手术当日晚间睡眠的主观感受,但不能影响睡眠结构,也不影响尿硫酸褪黑素和尿游离皮质醇水平。
【关键词】:术后睡眠紊乱 针灸 腹腔镜手术 Narcotrend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14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4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4-20
- 1.1 流行病学14
- 1.2 术后睡眠紊乱的影响因素14
- 1.3 术后睡眠紊乱的发生机制14-15
- 1.4 睡眠紊乱的评价方法15-16
- 1.5 术后睡眠紊乱的治疗进展16
- 1.5.1 药物治疗16
- 1.5.2 物理治疗16
- 1.5.3 心理治疗16
- 1.6 中医研究进展16-17
- 1.6.1 中医病因病机16-17
- 1.6.2 中医治疗睡眠紊乱17
- 1.7 穴位电针在睡眠紊乱的应用17-20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0-24
- 2.1 研究目的20
- 2.2 研究对象20-21
- 2.2.1 一般资料20
- 2.2.2 纳入标准20
- 2.2.3 排除标准20
- 2.2.4 剔除标准20
- 2.2.5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20-21
- 2.3 药品、试剂及实验仪器21
- 2.4 研究方法21-23
- 2.4.1 试验分组21-22
- 2.4.2 麻醉方法22
- 2.4.3 电针方法22
- 2.4.4 观察指标22
- 2.4.5 观察时间22-23
- 2.4.6 尿样采集与保存23
- 2.4.7 标本的检测方法23
- 2.5 数据处理23-24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4-33
- 3.1 一般情况24
- 3.2 睡眠情况24-28
- 3.2.1 PSD发生率的比较24-25
- 3.2.2 患者自觉是否睡眠有问题25
- 3.2.3 患者睡眠觉醒次数评分25-26
- 3.2.4 睡眠紊乱量表评分26
- 3.2.5 睡眠潜伏期的比较26
- 3.2.6 患者记录睡眠总时间的比较26-27
- 3.2.7 Narcotrend监测睡眠总时间的比较27
- 3.2.8 Narcotrend监测睡眠深度的比较27-28
- 3.2.9 Narcotrend监测DeltaRel的比较28
- 3.3 麻醉手术情况28-31
- 3.3.1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28
- 3.3.2 麻醉手术情况28-29
- 3.3.3 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9-31
- 3.3.4 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31
- 3.4 生化检测的比较31-32
- 3.4.1 尿硫酸褪黑素水平的比较31-32
- 3.4.2 尿游离皮质醇水平的比较32
- 3.9 脱落、剔除分析32-33
- 第四部分 讨论33-36
- 4.1 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睡眠紊乱情况的观察33
- 4.2 中医对术后睡眠紊乱的认识33
- 4.3 电针对术后睡眠紊乱的影响33-35
- 4.4 研究结果35
- 4.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35-36
- 参考文献36-40
- 附录40-43
- 缩略词表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红静;曹小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睡眠障碍的护理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2期
2 杨传举;;80例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0期
3 朱丙慧;;230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4 陈爱民;刘春霞;肖滨;俞海风;黄鹤飞;沈亚云;钱安斌;吕仲兰;;睡眠障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晨峰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2年01期
5 王敏珠;付开兰;陈敏玲;罗巧环;谢幸华;;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病人足底推拿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06年06期
6 王凌珊;;肿瘤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3年02期
7 刘泉宏;郑先丽;黄莉莉;郭秀兰;;不同针法在失眠症中的应用概况[J];河南中医;2014年03期
8 陈成辉;潘艳琳;苏丽平;陈肖虹;何丽芳;;失眠的治疗药物疗效与应用策略[J];海峡药学;2014年08期
9 江帆,舒放,张琪,袁强;短半衰期催眠药对失眠症患者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测定的影响[J];临床脑电学杂志;2000年04期
10 薛蓓云;李小荣;黄煌;;黄煌经方内科医案(六)——睡眠障碍治验2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857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8577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