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肾动脉狭窄病因及介入治疗系列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1 16:44
【摘要】:第一部分背景及目的:据文献报道,在西方人群中粥样硬化是肾动脉狭窄的首位原因,其次是纤维肌性结构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但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均缺乏有关肾动脉狭窄病因分布的大样本系统研究。该研究目的即在中国一较大样本量的肾动脉狭窄患者群体中系统分析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布特征。方法:在该研究中,我们系统回顾分析了于1999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因高血压诊治来我院住院的2047例连续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患有二级及以上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的定义为肾动脉直径减少≥50%。其中1564例患者(76.4%)是依据肾动脉造影进行的诊断,483例患者(23.6%)是依据CTA进行的诊断。肾动脉狭窄病因诊断是基于临床特征及放射影像学检查特征进行的。结果: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如下:1668例患者(81.5%)为动脉粥样硬化,259例患者(12.7%)为大动脉炎,86例患者(4.2%)为FMD,34例患者(1.6%)为其它病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肾动脉狭窄病因分布中动脉粥样硬化所占的比例存在增加的趋势。在年龄≤40岁的患者中(n=319),大动脉炎是肾动脉狭窄的首位病因(60.5%),其次是FMD(24.8%)。在年龄40岁的患者中(n=1728),肾动脉狭窄的首位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94.7%),其次是大动脉炎(3.8%)。在女性患者中,大动脉炎和FMD的比例明显高于在男性患者中的比例。在年龄≤40岁的女性患者中(n=215),肾动脉狭窄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大动脉炎(68.4%)、FMD(27.9%)及动脉粥样硬化(1.4%)。在年龄≤40岁的男性患者中(n=104),肾动脉狭窄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大动脉炎(44.2%)、动脉粥样硬化(26.9%)及FMD(18.3%)。在1999年至2014年期间每年肾动脉狭窄的首位原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大动脉炎。在这15年期间肾动脉狭窄病因构成中动脉粥样硬化所占比例存在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该研究显示,在该患者群体中肾动脉狭窄的前3位病因依次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及FMD,年龄及性别对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布有显著影响。第二部分背景及目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常作为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在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不理想或失败的患者中选择性支架植入术可以作为备选治疗方案。但目前,在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中选择性支架植入术的长期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明确。该研究目的即在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中比较选择性支架植入术与单纯球囊扩张术的长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至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连续152例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基线特征及临床资料、介入术后1,6,12,18及24个月患者随访资料(包括血压、服用药物、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肾动脉彩超、临床事件等)。结果:两年的随访结果显示高血压治愈、改善及失败的比例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组(n=93)相应为27.4%,63.4%及12.3%,在支架植入术组(n=59)相应为22.4%,62.1%及15.5%,P=0.79。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轻微上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肾动脉(125处)中初次通畅率为90.1%,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肾动脉(63处)初次通畅率为75.6%,P=0.008。Cox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植入(风险比,3.41;95%CI:1.575-7.370;P=0.002),残存狭窄率(风险比,1.04;95%CI:1.013-1.077;P=0.006),女性(风险比,2.84;95%CI:1.28-6.29;P=0.01)及疾病活动需要强的松和/或免疫抑制剂控制(风险比,3.32;95%CI:1.388-7.928,P=0.007)与再狭窄显著相关。在发生再狭窄的病变中,肾动脉闭塞发生风险支架植入术组(8/15,53.3%)明显高于球囊扩张术组(1/12,8.3%),P=0.019。与球囊扩张术(8/125,6.4%)相比,支架植入术组再次干预率更高(13/63,20.6%),P=0.003,其中包括3例肾切除。在支架植入术组有2例患者(3.4%)出现进展性肾功能不全。结论:尽管单纯球囊扩张与选择性支架植入术相比,在对血压控制、肾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选择性支架植入术组2年初次通畅率更低,闭塞率及再次干预率更高。该研究提示在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中支架置入术应谨慎实施,尤其是在再狭窄风险较高的患者中。第三部分背景及目的:尽管在临床工作中造影剂的肾脏毒性时常被忽视,但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并不罕见,在具有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中CIN发生率在11%-50%之间,其是导致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位原因,可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人们担心肾动脉介入(Renal artery intervention,RAI)术中对肾动脉直接注入造影剂、反复阻断肾脏血流、微血栓栓塞可能会使患者对造影剂的肾脏毒性更加敏感。但目前仍不清楚RAI患者发生造影剂诱导肾脏损伤的风险是否更高。该研究的目的即在老年患者中比较RAI与其它外周血管介入(Other peripheral vascular intervention,OPI)中造影剂的肾脏毒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在该前瞻性研究中,共连续入组354名成功实施RAI(n=150)或OPI(n=204)的老年患者(60岁)。介入术中造影剂均使用碘克沙醇。术前基线时、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及1个月均测量血清肌酐值。结果:介入术后72小时内血清肌酐较基线时增加峰值校正后的均值在RAI组为11.22umol/1 (95% CI:9.21,13.24),在OPI组为12.40 umol/1 (95% CI:10.7,14.09)。72小时内SCr增加的峰值两组间的差值为-1.17 umol/1 (95% CI:-3.94,1.60,P=0.41)。两组间差值95%置信区间的上限低于该研究设定的非劣效界值(8.8umol/1),提示在介入术后72小时内血清肌酐较基线增加峰值方面RAI组并不高于OPI组。介入术后72小时内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较基线降低的峰值校正后的均值在RAI组为10.94ml/min/1.73 m2 (95% CI:9.41,12.43),在OPI组为10.31 ml/min/1.73m2(95%CI: 9.02,11.61)。估测肾小球率过滤下降的峰值两组间的差值为0.63ml/min/1.73m2 (95% CI:-1.48,2.74,P= 0.56)。介入术后72小时内,CIN发生情况如下:在RAI组发生26例(17.3%),在OPI组发生27例(13.2%),P=0.29。术后72小时内血清肌酐峰值较基线升高超过44.2umol/1(0.5mg/dl)发生情况如下:在RAI组发生5例(3.3%),在OPI组发生8例(3.9%),P=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I并非CIN发生的危险因素(OR=1.108,95%CI:0.54-2.273,P=0.78)。术后30天血清肌酐仍较基线相对升高≥25%或绝对升高≥44.2umol/l的情况共发生15例(4.2%)(其中RAI组6例,OPI组9例,P=0.85)结论:该研究显示在接受RAI的老年患者中碘克沙醇的肾脏毒性并不比在接受OPI的老年患者中高。第四部分背景及目的:有些研究表明肾动脉介入治疗并不能逆转肾损害,提示仅仅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并不能抵消持续高血压和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对肾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优化降压治疗可能是提高肾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重要措施。该研究目的即探索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术后规律服用乐卡地平是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成功行肾动脉支架术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52例,年龄30~75岁。术后规律服用乐卡地平。术后所有患者均来我院复查,基线及随访时(3、6个月后)测量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血清肌酐、空腹血糖、血脂和24小时尿蛋白,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与基线比较,术后3个月24小时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24小时尿蛋白明显下降[0.02(IQR,0.01-0.1)比0.03(IQR,0.01-0.28)g,P=0.0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78.0±23.1)比(71.3± 21.4)m 1/min/1.73 m 2,P=0.02]。在血压控制方面,术后3个月服用降压药物的种数较基线时明显减少[(1.81±0.82)比(2.31±0.76)种,P=0.001],诊室收缩压[(143.1±15.7)比(158.4±17.9)mmHg,P0.001].舒张压[(77.4±11.01)比(86.4±12.2) mmHg,P0.001]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3.6±15.9)比(143.9±20.2)mmHg, P=0.001].平均舒张压[(71.8±9.9)比(80.3±11.0)mmHg,P0.001]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降压药物的种数[(1.67±0.93)比(2.31±0.76)种,P0.001]、诊室收缩压[(136.1±15.4)比(158.4±17.9)mmHg,P0.001].舒张压[(73.9±9.3)比(86.4±12.2)mmHg,P0.001]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122.4±23.2)比(143.9 ±20.2)mmHg,P0.001].平均舒张压[(69.0±10.0)比(80.3±11.0)mmHg,P0.001]较基线时减少更明显。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下降。对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术后6个月,无死亡、透析、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除1例发生下肢轻度水肿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在粥样硬化性肾动狭窄介入治疗术后,规律服用乐卡地平可能具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燕雯,张健,黄祥龙;肾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年04期

2 陈劲松;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年06期

3 付绍杰,袁谦,于立新;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临床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张莉莉 ,黄越冬 ,王健儿;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尿蛋白及血脂分析[J];新医学;2003年S1期

5 倪钧,沈卫峰,张瑞岩,张建盛,胡健,张宪,郑爱芳;75岁及以上老年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支架术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年10期

6 蒋礼;肾动脉狭窄的诊治进展[J];重庆医学;2003年10期

7 颜红兵,王嘉莉,焦媛;美国成人肾动脉狭窄诊断和介入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年06期

8 马礼坤,余华,褚俊,冯克福,韩晓萍,严激,顾统元;以心脏合并症为主要表现的严重肾动脉狭窄二例[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02期

9 纪志刚,李汉忠,肖河,王惠君,尹君铎;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刘亚民,吕良山,田红燕,张全发;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英华;;肾动脉狭窄成形技术进展[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杨好意;王菁;乐桂容;夏洪波;王俊力;周玮;张青萍;;“慢小波”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殷长军;居小兵;孟小鑫;吕强;李杰;邵鹏飞;秦超;张炜;徐正铨;;肾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白东升;叶辉;;两例肾动脉狭窄病例诊断与治疗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汤日宁;刘必成;王艳丽;冯毅;马根山;;16例肾动脉狭窄导致一过性肺水肿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孜;苏白海;付平;黄颂敏;;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现状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许菲菲;;肾动脉狭窄[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孙志军;盖鲁粤;刘宏斌;金琴花;刘长福;蒋博;;肾动脉狭窄179例临床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王玮;李晓北;胡小鹏;刘航;尹航;任亮;杨晓勇;王勇;张小东;;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杨顺良;谭建明;蔡锦全;郭君其;高霞;陈小文;;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康市中心医院 任晖;顽固性高血压需警惕肾动脉狭窄[N];安康日报;2009年

2 记者 林世才 通讯员 高树灼 张清涌;肾动脉狭窄致高血压难控[N];健康报;2012年

3 程守勤;一成高血压是肾动脉狭窄惹的祸[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4 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 程庆砾;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ACEI类降压药[N];保健时报;2010年

5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 罗建方;肾动脉狭窄 手术之外有更多选择[N];健康报;2010年

6 王利新;少年郎为何也患高血压[N];大众卫生报;2004年

7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危松青;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N];大众卫生报;2014年

8 王海燕;ARAS需跨学科联合治疗[N];健康报;2006年

9 程守勤;要除高血压 先消动脉狭窄[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詹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N];健康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梅雀林;不同类型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和其疗效对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2 彭猛;肾动脉狭窄病因及介入治疗系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黄朝晖;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炎症性肾损害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李晓斌;降压对肾动脉狭窄大鼠心肌的干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李建初;肾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杨阳;腔内支架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D];浙江大学;2010年

2 单世航;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3 刘伟峰;肾动脉狭窄支架术的短期疗效观察[D];武汉大学;2005年

4 孙俊凯;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倩;经皮支架重建血运治疗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中远期临床结果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熊海云;移植肾动脉狭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7 徐敏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8 马焱鑫;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嵘娟;超声评价肾动脉狭窄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侯晓峰;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9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389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