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中国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诊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03:03

  本文关键词:中国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诊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诊疗现状,包括疾病的认知、诊断、治疗和随访四个方面;分析医师的实际操作与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间的差距,为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加深泌尿科医师对BPH的认识,规范医疗行为,改善BPH患者诊疗水平。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中国泌尿科医师调查问卷(见附录),分别对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5100名泌尿科医师进行调查,有效问卷数4774份,内容包括医师基本信息和对BPH患者的诊疗,并以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为评价标准,对医师的诊疗进行评价。以Epidata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和SAS9.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有方差分析、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两水平logistic统计模型分析。 结果:1.BPH疾病的认识:泌尿科医师对BPH疾病进展性、临床进展表现、风险预测因素的认知符合率分别为97.6%、43.4%、10.2%。2.BPH患者的初始评估:93.4%的泌尿科医师采用直肠指诊、92.3%采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92.4%采用残余尿量测定、89.2%采用尿流率测定,88.5%采用IPSS,78.6%采用血清PSA,72.8%采用尿液分析,68.1%采用生活质量,但指南符合率仅20.2%。3.BPH患者的临床治疗:泌尿科医师能够较好的掌握BPH外科治疗适应症,药物联合治疗次之,而观察等待较低;93.4%的泌尿科医师认为5-α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进展风险,在评价药物缩小前列腺体积疗效方面给以较高的评分;药物治疗中,以5-Q还原酶抑制剂+a-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为主;联合治疗过程中需要停用一种药物时,85.0%的医师会停用α-受体阻滞剂,其中67.7%的医师会在用药6个月后停用;泌尿科医师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72.4%)、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19.8%),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RP)和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VP)使用较少。4.BPH患者的随访: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术后患者随访临床检查符合率分别为7.8%、8.4%、44.8%,IPSS检查漏选率分别为48.3%、50.7%、25.1%,IPSS检查总漏选率为66.9%。5.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医师区域、教育背景、医院级别对初始评估方法与指南的符合率有影响;医师区域、年龄、性别、医院级别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影响;泌尿科医师各因素对患者随访IPSS检查的选择均无影响。6.两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控制地区差异后,医师教育背景、医院级别对疾病诊断符合率有影响;医师年龄、医院级别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影响;医师各因素对患者随访IPSS检查选择无影响。 结论:泌尿科医师对BPH疾病的认识、初始评估、治疗、随访与《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推荐的诊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诊疗存在地区差异,并受医师的年龄、教育背景和所在医院级别有关。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指南,可规范医师对BPH患者的诊疗,提高诊疗水平;同时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南的更新和修订提供依据。
【关键词】:泌尿科医师 良性前列腺增生 疾病认知 诊断 治疗 随访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97.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缩略语表9-11
  • 第一章 前言11-13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13-21
  • 2.1 研究对象13
  • 2.2 样本量13-15
  • 2.3 研究内容15
  • 2.4 调查方式15-16
  • 2.5 评价标准16
  • 2.6 统计分析方法16-19
  • 2.7 质量控制19-21
  • 第三章 结果21-49
  • 3.1 数据核查21
  • 3.2 泌尿科医师基本情况21-23
  • 3.3 泌尿科医师对BPH的认知情况23-25
  • 3.4 泌尿科医师对疑似BPH患者的初始评估25-28
  • 3.5 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临床治疗28-37
  • 3.6 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随访37-42
  • 3.7 单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42-45
  • 3.8 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45-49
  • 第四章 讨论49-56
  • 4.1 泌尿科医师对BPH疾病的认识情况49
  • 4.2 泌尿科医师对疑似BPH患者的初始评估方法49-50
  • 4.3 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临床治疗50-53
  • 4.4 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随访检查53-54
  • 4.5 泌尿科医师诊疗BPH患者的影响因素54-56
  • 第五章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2
  • 附录62-67
  • 综述67-85
  • 参考文献77-85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大可;黄卫文;鲍文朔;;非那雄胺联合坦洛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王义;贺利军;周哲;赵文峰;那彦群;;30~50岁男性前列腺体积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3 魏春阳;张多多;吕田;;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曾昭毅;肖海;曾靖;;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实验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黄东平,王仁顺;多沙唑嗪治疗下泌尿系症状和前列腺增生的现状与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3期

6 何龙;邱实;刘龙;;前列腺炎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7 邹建华;王东;邱明星;龚百生;廖勇;窦科;黄翔;杨红;阎洪涛;陈照祥;;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_(34)、VEGF及bFGF表达的影响[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10期

8 张祥华;;中国版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年02期

9 刘春晓;;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应再是前列腺增生腔内治疗的金标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2年03期

10 王义;孙国锋;贺利军;孟军;吴士良;肖云翔;李学松;那彦群;;男性下尿路症状和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诊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53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