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经尿道铥激光切除与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20:12
【摘要】:目的:通过对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TmLRBT)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进行比较,探讨TmLRBT在处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TmLRBT)或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58例。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TmLRBT组)3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组)2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的发生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等指标。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如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如服从偏态分布,则使用秩和检验。P0.05考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mLRBT组的手术平均时间(22.84±5.67 min)、术后三腔导尿管留置平均时间(2.09±1.04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17±1.38 d)小于PKRBT组(按比较顺序:28.63±9.44 min、3.33±1.90 d、5.22±2.22 d),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TmLRBT组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0%)小于PKRBT组(29.6%),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TmLRBT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平均值(5.39±5.36 g/L)、术中膀胱穿孔发生率(0%)、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12.9%)与PKRBT组(依次为5.77±6.18 g/L、11.1%、25.9%)相比,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mLRBT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避免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等优点,TmLRBT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方面是安全的、可行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华才;王志刚;梁亮;高杨;孙羿;程永毅;徐永刚;;膀胱肿瘤患者应用激光助力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效果[J];河北医学;2018年06期

2 周文龙;;经尿道膀胱肿瘤推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有效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35期

3 林琳;;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6年04期

4 周文生,关超,刘建民;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52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张修诚;周慧;;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年06期

6 叶剑辉;;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年05期

7 区文贵;容伟超;周欢;雷志培;;浅析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年02期

8 卢从锁;詹德明;郑翔;;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11期

9 徐缓;李世峰;景福林;单荣付;;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割加膀胱灌注化疗[J];基层医学论坛;2006年21期

10 李昱亮;庞建;魏琪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J];癌症进展;201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马克;马成民;李波;程冬;陈红兵;张超;朱敬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对病理分期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洪德;冯伟;;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22例报告[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刘海涛;夏术阶;孙晓文;陈辉熔;韩邦e,

本文编号:2606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606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