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研究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到2005年12月24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泌尿系感染率为0.93/100d.人。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抗生素使用、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膀胱功能障碍。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严重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和膀胱功能障碍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较高。
【作者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医务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医务处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脊髓损伤 间歇导尿 回归分析
【分类号】:R651.2;R691.3
【正文快照】: 脊髓损伤经常引起尿流动力学改变[1],通常需要导尿管协助排空。不完全排空、膀胱腔内压力增高和导尿管的使用均增加了泌尿系感染(UTI)的机会。UTI是脊髓损伤的主要并发症,也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许多研究已经证实,间歇导尿是各种导尿方式中UTI发病率较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玉美,徐祖豫;间歇导尿术的护理管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东彦,王鑫,薛晶晶;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抗生素敏感性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梁志;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6期
3 李红梅;;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年11期
4 丁宸;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5年05期
5 赵宝珍,时东彦,王鑫;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及其耐药谱型分析[J];临床荟萃;2004年09期
6 赖燕燕,谷海瀛,符惠群,符新颖,莫成锦,郭红荔;226例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4年04期
7 黄雪芳,张薇平,戴雨,范丽婵,孔结球;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6期
8 刘长美;陈晓霞;李华英;;外伤性截瘫病人的膀胱功能训练[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7期
9 尹艳艳,董六一,李前进,程燕,明亮;芪栀消炎颗粒的镇痛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王鑫,赵宝珍,杨敬芳,李继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菌群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根林;李建军;周红俊;郑樱;郝春霞;汪家琮;;58例脊髓损伤患者合并轻、中度肾积水疗效分析[A];第一届北京国际康复医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艳艳;芪栀消炎颗粒的药效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昭莲;张兵;;浅述脊髓损伤部分并发症的特色诊疗[J];光明中医;2011年07期
2 吴娟;廖利民;李丹;付光;李东;;骶髓下脊髓损伤患者尿动力学特点与处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3 张细顺;;指力刺激在脊髓损伤病人肠道功能重建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年04期
4 钟军;张在青;徐兆万;王春雷;门阔业;;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5 黄志祥;赵晓红;;脊髓损伤康复[J];新疆中医药;2011年04期
6 塔娜;刘斌;;脊髓损伤细胞移植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6期
7 刘忠伦;王昌刚;;自拟汤药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年18期
8 刘加元;刘守正;张成亮;;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局部麻醉手术策略[J];骨科;2011年03期
9 花保安;李朝顶;李朝品;;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7期
10 林时凡;许卫红;;NF-κB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26例脊髓损伤患者发病特点[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2 金龙;;脊髓损伤患者的水疗方案[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3 牛红英;张军卫;洪毅;;54例儿童脊髓损伤临床特点分析[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余微波;徐青;;脊髓损伤与肠道免疫[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远丽;徐青;刘文国;;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前后脊髓损伤患者排便状况调查[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6 刘加丰;;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体会[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7 周天健;杜良杰;;脊髓损伤功能重建外科现况[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8 祁长凤;白杨;刘松怀;;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个案分析[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9 刘根林;李建军;周红俊;汪家琮;郑樱;郝春霞;张缨;王一吉;卫波;康海琼;;联合用药治疗脊髓损伤重度痉挛的临床观察[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10 景小花;张云;;探讨运动疗法在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于娜;早期脊髓损伤有新疗法[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林洵;脊髓损伤治疗希望源于创新[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刘永红 刘雨滋;脊髓损伤治疗世界难题有望攻克[N];湖南日报;2010年
4 陈丹;脊髓损伤小鼠成功再生神经通路[N];科技日报;2010年
5 郑颖t
本文编号:268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6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