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水下爆炸冲击波致兔急性肾损伤NGAL、KIM-1、MMP-9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8-07 09:18
【摘要】:目的:(1)建立合适的水下爆炸冲击波致兔急性肾损伤(AKI)的爆炸模型。(2)根据此模型,利用酶标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兔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1(KI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肾组织MMP-9的表达情况,研究这些因子在水下爆炸冲击波致兔AKI中的意义。方法:(1)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1组)、兔距离爆炸源1.8m组、1.0m组和0.5m组,每组10只。麻醉后,以1.0g太安炸药作为水下爆炸源,分别对三组实验组进行爆炸。爆炸后进行简单必要的救治,同时记录爆炸后兔存活率及生理变化,采用ELISA测定4组不同时间段血清NGAL的浓度,于爆炸后24h取各组肾脏行病理切片检查。(2)模型建立成功后,选取20只兔,随机分成正常(N2)组和损伤(I)组,每组10只。以1.0 g太安炸药作为水下爆炸源,对I组实验兔进行水下爆炸,爆炸后进行简单的救治。采用ELISA测定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NGAL、KIM-1和MMP-9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肾组织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1)24h内,对照组全部存活,病理示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结构清晰。1.8m组死亡1只,病理示灶状出血。1.0m组死亡1只,病理示肾间质内较多出血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0.5m组当场死亡1只,致伤后半小时死亡1只,8h后死亡2只,13h后死亡1只,病理示肾间质内可见大量出血并伴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爆炸组伤后4h血清中NGAL浓度开始上升(p0.05),24h仍有统计学意义。(2)水下爆炸冲击波致兔AKI,爆炸后各时间段比较,损伤组血清中NGAL、MMP-9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2组血清KIM-1爆炸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实验兔肾组织几乎不表达MMP-9,而损伤组MMP-9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1)兔距爆炸源1.0m处可模拟水下冲击波效应,具有致死率低,重复性好的特点,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水下爆炸致兔肾损伤的实验模型。(2)血清NGAL、MMP-9可以作为水下爆炸引起AKI的早期监测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2
【图文】:

留置针,并置


用剃毛刀进行脱毛,露出颈部皮肤,用无菌碘伏棉球消毒,于颈部作 L 型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仔细分离出左颈总动脉,远心端 5 号丝线结扎,端置入留置针并固定。留置针置入成功后,随即抽取 5ml 血液用于爆炸前NGAL 的检测。松开实验兔并重新固定(背部向外,腹部紧贴木板),肾区减少兔毛对爆炸冲击波的影响。随后将兔垂直放于特制的保护箱中,兔肾区保护箱的窗口,窗口用薄膜封住,与爆炸源位于同一水平面(约水下 15c其余部位(如头部、胸部、四肢等)均保护在箱体内,双耳塞入脱脂棉球。组不同距离的实验兔依次放进特定的水下爆炸环境下,以 1.0g 太安炸药作下爆炸源,分别对三组实验组进行爆炸,爆炸由专业人员实施。爆炸后立即实验兔,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保持通畅,松开动物改侧卧位,记录兔存及生理变化。分别于爆炸后 4h、12h、24h 采血 5mL,采用 ELISA 法测定不间段血清 NGAL 的浓度,于爆炸后 24h 放血致死实验兔,解剖胸腔及腹腔各组肾脏行病理切片检查。对照组除不致伤外,其余步骤均与爆炸组相同

木板,背部,方框,黑色


用剃毛刀进行脱毛,露出颈部皮肤,用无菌碘伏棉球消毒,于颈部作 L 型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仔细分离出左颈总动脉,远心端 5 号丝线结扎,端置入留置针并固定。留置针置入成功后,随即抽取 5ml 血液用于爆炸前NGAL 的检测。松开实验兔并重新固定(背部向外,腹部紧贴木板),肾区减少兔毛对爆炸冲击波的影响。随后将兔垂直放于特制的保护箱中,兔肾区保护箱的窗口,窗口用薄膜封住,与爆炸源位于同一水平面(约水下 15c其余部位(如头部、胸部、四肢等)均保护在箱体内,双耳塞入脱脂棉球。组不同距离的实验兔依次放进特定的水下爆炸环境下,以 1.0g 太安炸药作下爆炸源,分别对三组实验组进行爆炸,爆炸由专业人员实施。爆炸后立即实验兔,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保持通畅,松开动物改侧卧位,记录兔存及生理变化。分别于爆炸后 4h、12h、24h 采血 5mL,采用 ELISA 法测定不间段血清 NGAL 的浓度,于爆炸后 24h 放血致死实验兔,解剖胸腔及腹腔各组肾脏行病理切片检查。对照组除不致伤外,其余步骤均与爆炸组相同

肾小管,后肾,细胞,肾间质


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一般情况24h 内,正常对照组全部存活,1.8m 组和 1.0m 组均死亡 1 只,存活率 90%0.5m 组当场死亡 1 只,致伤后半小时死亡 1 只,8h 后死亡 2 只,13h 后死亡只,死亡率 50%。2.2 病理结果爆炸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肾损伤,总体上,兔距爆炸源距离越近,损伤越重24h 后,正常组兔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结构清晰,肾小管内无红染物质、胞碎片,肾间质无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1.8m 组可见灶状出血;1.0m 组肾间内较多出血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见细胞碎片(图 1、图 2);0.5m 组间质内可见大量出血并伴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明显(图 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向前;胡晶;马宏昊;;球形炸药设计及其水下爆炸冲击波特性[J];工程爆破;2015年06期

2 马超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2015年47期

3 谷翠芝;李清初;曾凝;唐余广;廉溪;覃新芳;马文峰;;急性肾损伤患者NGAL、KIM-1与血肌酐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5年20期

4 邓超;王国增;章t

本文编号:2783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783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