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13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回顾性分析及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12:56
   目的:通过对131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组方用药的规律,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二科2008年1月-2017年1月诊断为IMN的131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月、3月、6月、9月、12月24h尿蛋白定量变化,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第6月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等疗效指标的变化,观察治疗第6月、12月缓解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中医证型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等,用SPSS 2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2、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治疗IMN的中医辨证论治方剂,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月、3月、6月、9月、12月6个时间点的24h尿蛋白定量相比较得出:治疗后第1月、3月、6月、9月、12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第6月下降幅度最大。2、治疗第6月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上升,差异有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6月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6月血肌酐,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尿素氮,尿酸,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月、12月,临床总缓解率分别为91.60%,94.20%。3、治疗6月后,中医证候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二科常用治疗方案中,中医辨证论治方+激素+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方案使用最多,总缓解率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案高。5、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共发生21例,所占比例为16.03%。6、病理分期以I期、II期为主,不同病理分期与年龄及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特征描述中,年龄段在的60-75岁年龄段的肾间质小灶状炎症细胞浸润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IMN中医证型多以脾肾气虚证,湿热证、血瘀证为主,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筛选后的方剂分析发现,选择用药中药物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是:黄芪党参山药白花蛇舌草桑椹子半枝莲金樱子土茯苓薏苡仁甘草枸杞子怀牛膝等;涉及药物种类有: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提取、演化出相关药对、核心组合和新方剂。结论:1、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治疗在减少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提高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显著。2、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二科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中,以中医辨证论治方+激素+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方案使用最多,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案,效果最佳,值得临床广泛运用。3、IMN常见中医证型多以脾肾气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治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出治疗IMN的用药核心、高频药对及新方组合,可为中医辨证治疗IMN提供理论指导。
【学位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692
【部分图文】: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尿蛋白定量


图 1 年龄分布图共收集 131 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73 例,女性 58 例,4 岁。男女之间比例为 1.26:1,由图 1 可知,发病年龄段主要这两个年龄段。 6 个时间点 24h 尿蛋白定量比较表 2 24h 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 (X S)(g/24h) N UTP

变化图,时间点,变化图,中医医院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硕士学位论文0 月 131 5.28±1.431 月 131 4.19±1.22*Δ3 月 131 3.06±0.79*Δ6 月 131 1.40±0.63*Δ9 月 71 1.10±0.49*Δ12 月 69 0.50±0.25*Δ:*:与 0 月相比,P<0.01;Δ:治疗后 1 月、3 月、6 月、9 月、12 月各之间相比,P<

药物,中药,半枝莲,解表药


图 3 药物频次图由表 15 图 3 可知,出现使用频率于前 12 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党参、山药、白花蛇舌草、桑葚子、半枝莲、金樱子、土茯苓、薏苡仁、甘草、枸杞子、怀牛膝。表 16 组方用药中药物类别统计表中药类别 药味 药频频率(%)补虚药 27 40.61%清热利湿药 21 18.55%收涩药 5 11.84%利水渗湿药 7 10.46%活血化瘀药 15 9.14%解表药 7 4.48%止血药 5 1.98%平肝熄风药 6 1.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丽君;廖蕴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5年06期

2 杨永超;刘晓春;马宝梅;马浩;王春丽;;叶传蕙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J];陕西中医;2015年01期

3 张玲;李益明;王志芳;祝亮;姜金孝;鲁庆红;;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59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19期

4 刘晓云;;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9例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江罗佳;冯益宇;房向东;涂卫平;;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6 仲昱;;邹燕勤采用益肾清利、祛风通络法治疗膜性肾病验案1则[J];江苏中医药;2013年09期

7 韩东彦;马雪玲;高俊虹;;从气血水认识膜性肾病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8 章友康;李英;;膜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3年01期

9 张海涛;马雷;;刘玉宁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年01期

10 李世军;;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临床实践指南:肾小球肾炎[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秋芬;程晓霞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及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博;来氟米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3 黄晓杰;28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许秀华;某三甲综合性医院84例膜性肾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6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816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f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