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CXCR3在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2:13
   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肾脏活检数据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包括上皮细胞和支持细胞功能障碍。足细胞作为终末分化细胞,是肾小球重要的功能细胞,一旦损伤,不能再生。足细胞损伤和凋亡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功能障碍,并成为诱导DN发生的不利因素。CXCR3为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的共同受体,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CXCR3分布于多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如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类浆样细胞(plasmacytoid cells)、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特别是活化的T细胞。DN的发生与足细胞凋亡增加、增殖减少有关,而足细胞凋亡与这些炎性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因此,高糖环境下足细胞CXCR3表达及其与凋亡、炎症反应间的关系值得研究。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体外培养足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CXCR3在足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研究CXCR3对体外培养足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CXCR3对足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表达以及足细胞足突间裂空隔膜(SD)组分蛋白podocin、nephrin的影响,探讨CXCR3与活性氧(ROS)以及TNF-a、IL-6、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的关系,明确CXCR3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首先,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待其分化成熟后分五组,分别在5.5mM、15mM、25mM、35mM、50mM葡萄糖浓度下培养。使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使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足细胞CXCR3mRNA、Western blots(WB)检测CXCR3蛋白表达。其次,将体外培养分化成熟的足细胞分为四组:模型组(30Mm葡萄糖);干扰组(30Mm葡萄糖+CXCR3siRNA);空载体组(30Mm葡萄糖+空载体);正常对照组(5.5Mm葡萄糖),分别于12h、24h、48h、72h用CCK-8试剂盒测细胞活性,使用Q-rtPCR检测CXCR3mRNA、WB检测CXCR3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使用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使用二氯二乙酸酯(DCFH-DA)测量ROS含量,使用ELISA检测TNF-a、IL-6、IL-1β含量,使用WB检测podocin、nephrin、Bax、Bcl-2、Caspase-3蛋白含量。结果: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的活性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时,CXCR3mRNA及CXCR3蛋白的表达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模型组足细胞活性低于正常组,CXCR3mRNA及CXCR3蛋白含量高于正常组,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低于正常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及G2/M期;模型组足细胞ROS、TNF-a、IL-6、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足细胞SD组分蛋白podocin、nephrin显著低于正常组,凋亡蛋白Bax、caspase-3高于正常组,抗凋亡蛋白Bcl-2低于正常组。CXCR3siRNA提高了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的活性与ΔΨM,降低了细胞凋亡与ROS、TNF-a、IL-6、IL-1β水平,提高了podocin、nephrin、Bcl-2蛋白表达,降低了Bax、Caspase-3表达。结论:高糖提高了小鼠足细胞CXCR3表达,降低了足细胞增殖活性、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与细胞凋亡,提高了ROS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了SD组分蛋白表达;抑制CXCR3表达可增强足细胞增殖活性,减少细胞凋亡与ROS、炎症因子水平,提高SD组分蛋白表达。CXCR3在足细胞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与诱导ROS与炎症反应有关。可见,CXCR3可能是DN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87.2;R692.9
【部分图文】:

足细胞,胞活性,糖浓度,葡萄糖


1 足细胞在不同糖浓度下细胞活性的变化(Mean±SD,n=3)。图中数据对于 5.5 mM 糖作用下的比值。2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足细胞 CXCR3 mRNA 表达的影响(Mean±SD,n=3与 5.5 mM 葡萄糖作用组相比,P<0.01。

葡萄糖,足细胞,胞活性,糖浓度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足细胞CXCR3mRNA表达的影响(Mean±SD,n=3).**与5.5mM葡萄糖作用组相比,P<0.01

足细胞,蛋白表达,葡萄糖,信号通路


图 1.3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足细胞 CXCR3 蛋白表达的影响(Mean±SD,n=3). ** 与5.5 mM 葡萄糖作用组相比,P<0.01。1.3 讨论糖尿病肾病(DN),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 型或 2 型糖尿病患者有 30%–40%可发展为 DN[2]。DN 的早期症状是尿蛋白增多,以肾小球系膜结节样增生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特征。微量白蛋白尿在肾小球基底膜的变化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详细的肾脏活检数据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包括内脏上皮细胞和支持细胞功能障碍[3, 4]。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是多因素共同导致的,包括机械应力,炎症反应、氧化应激、TGF-β1 诱导,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和 AGEs 的积累。并且有许多信号通路包含在由自噬介导的调节 mTOR 信号通路,腺苷单磷酸激酶(AMPK)信号通路,Wnt 信号通路,β-catenin 信号通路等。该相关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AMPK 不仅是一种在糖尿病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过房;;201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背景下的细胞死亡方式再认识[J];中学生物学;2017年05期

2 宁旭;于忠鸣;;创造性的自主毁灭——细胞凋亡简介[J];中学生物学;2006年10期

3 刘春秋;卞茂红;;药物致红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年04期

4 刘晨;冯雪;;人CXCR4基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7年06期

5 王方;;过表达TIPE2上调BID分子促进H446细胞凋亡[J];科学中国人;2017年18期

6 贾宁;孙荣钊;;病毒感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动物检疫;2012年08期

7 赵君怡;刘伟国;郭秀丽;;一氧化氮与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的关系及其调控[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14期

8 黄小丹;;细胞凋亡与疾病[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9 陈艺娟;邓甲兴;林永利;;中药影响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福建畜牧兽医;2008年01期

10 刘伍梅;汪铭书;程安春;周毅;刘芳;张平英;李雪梅;陈孝跃;;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星;土木香内酯和丹参酮Ⅰ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 何飞;HMGB1/RAGE轴介导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李志良;压力经线粒体途径诱导髓核干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郭召;miRNA-502在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干预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5 耿刚;KIF3A基因与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6 吴晓龙;基于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研究中医扶正与祛邪疗法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郑王龙;玉米赤霉烯酮致睾丸支持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损伤的分子机制[D];扬州大学;2019年

8 李明霞;CXCR3在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9 李玉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诱导bystander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10 魏薇;我国优势基因型弓形虫虫株致密颗粒蛋白15诱导人绒毛膜细胞JEG-3凋亡的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欣鑫;碱蓬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9年

2 崔伟;Klotho蛋白对H_2O_2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9年

3 林登强;Apogossypolone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逆转EMT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王薛;HBx基因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周期影响的体内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5 段世豪;下调热休克蛋白60对MDCC-MSB1细胞凋亡调节作用[D];聊城大学;2019年

6 关茗洋;基于肺组织芯片研究内质网应激在PM2.5诱导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7 李洋;基于黄酮骨架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8 李婷;绿脓菌素通过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内Ca~(2+)的升高诱导NK92细胞凋亡[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9 陈明;伏立诺他协同PI3K抑制剂NVP-BEZ235诱导Jurkat细胞凋亡[D];南华大学;2019年

10 王冉;钛钽生物梯度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8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878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