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特异抗原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提高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和60例Pca患者血清中检测游离PSA(f PSA)和总PSA(t PSA)水平。计算F/T(f PSA/t PSA),检测超声测量前列腺三维直径,计算前列腺体积(PV),得出单位体积PSA浓度(PSAD),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计算PSA相关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两组数据间的F/T、PSAD和PSA年增长率(PS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PSA/t PSA的特异性达91.2%,敏感性为88.3%;PSAD的特异性达81%,敏感性为52%;PSAV的特异性可达90%、敏感性63%。结论前列腺癌中t PSA、PSAD、PSAV等指标与在前列腺良性增生中的相应指标有明显差异,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吉林省人口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院;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吉林省军区第四干休所;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癌 诊断
【分类号】:R737.25
【正文快照】: 1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2吉林省军区第四干休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被广泛应用在前列腺癌(Pca)的观察、筛选上,但由于PSA不是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其血清水平升高并不能区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Pca,为了提高P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人设计了血清中游离PSA和总PSA比值(F/T)〔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韬,黄循;前列腺特异抗原分子类型及临床意义[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2 史时芳;前列腺特异抗原研究的若干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05年04期
3 李和平;石晋军;;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疾病的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年06期
4 潘文舟,,徐登仁;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对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5 白强,王振声,李青;影响前列腺特异抗原浓度的因素及其分析[J];山东医药;1996年08期
6 周建奖,润丹;前列腺特异抗原的随龄变化[J];临床检验杂志;1999年01期
7 傅雷,王自正,王书奎,孙君江;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8 郭玮,潘柏申;前列腺特异抗原研究进展与挑战(摘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9 黄维嘉,魏明竟;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0_1-蛋白酶抑制物复合物的测定[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0年06期
10 张英,邹杰,毋小玉;复合型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时芳;;前列腺特异抗原研究的若干进展[A];2005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史时芳;;前列腺特异抗原研究的若干研究[A];2006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军;崔金英;牛爱原;候秀峰;;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临床应用[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陈乃光;夏峰;楼映;陈祖荣;陈定妹;;前列腺特异抗原临床应用探讨[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吴建红;夏术阶;;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海珠;;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杨国宗;朱培元;胡毓安;戈一峰;黄宇烽;;不育病人精浆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检测及意义[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陈蔚文;Charles Y F Young;张莲英;陈留存;赵健;庞维秋;张建业;;前列腺特异抗原启动子中一种DNA结合蛋白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李海珠;刘健;陈平;;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褚丽萍;宋娜玲;刘鉴峰;刘金剑;王彦;赵启仁;;PSA基因扩增研究及其在核酸杂交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欣;美专家建议PSA检查应反复进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美发明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装置[N];北京科技报;2002年
3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医生不尝试的治疗[N];东方早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凯;中国癌症发病数占全球一半 健康生活可降低三成患癌风险[N];中国妇女报;2014年
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体检中心 阳常容;成人体检应从18岁开始[N];健康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波;抽血化验多查一项[N];健康时报;2003年
7 阳常容;体检应该咋安排[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日联;“癌症标记”试纸:能准确诊断癌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 特约记者俞忠良;年过50,前列腺要“年检”[N];健康时报;2006年
10 王艳红;美国 微型“跳板”诊断前列腺癌[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家赵;前列腺癌临床患病因素及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萌;肌氨酸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李艳;青春期PCOS血清PSA与X染色体失活模式的初步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7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64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