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回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10:33

  本文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回顾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继发性膜性肾病 雷公藤多苷 血尿


【摘要】: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继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病案室查询或电话随访方式,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肾穿刺病理活检术并诊断为膜性肾病47例患者(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39例及继发性膜性肾病8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治疗的4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治疗,21例单独使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分别对其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疗效做出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对膜性肾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分析发现:继发性膜性肾病在肾脏组织中IgA阳性率、肾小球硬化程度及系膜增生程度明显高于原发性膜性肾病,P<0.05;继发性膜性肾病血清白蛋白低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原发性膜性肾病,P>0.05;继发性膜性肾病较原发性膜性肾病小管萎缩、小管间质纤维化及间质炎症发生率高,P>0.05。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发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伴血尿组血肌酐高于不伴血尿患者,P<0.05;伴血尿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不伴血尿患者,P<0.05;伴血尿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不伴血尿患者,P<0.05;伴血尿患者肾脏病理活检中Clq阳性率、小球硬化率及系膜增生率明显高于不伴血尿患者,P<0.05;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24小时尿蛋白排泄明显降低,P<0.05;血肌酐及总胆固醇治疗后较治疗前减低,P<0.05。单用雷公藤多苷片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较前升高,P<0.05;24小时尿蛋白排泄较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组血清白蛋白升高程度及24小时尿蛋白缓解程度均显著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片组,P<0.05;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治疗的患者90%能达到缓解,而单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仅55%的患者缓解,P<0.05。结论:1.继发性膜性肾病在诊断初期可能比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初期病情较为严重。2.特发性膜性肾病伴血尿患者比不伴血尿患者病情可能较重。3.单用雷公藤多苷片及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对于尿蛋白的控制以及疾病的缓解均有一定作用。4.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的疗效更为显著。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继发性膜性肾病 雷公藤多苷 血尿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10-19
  • 第一节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西医文献研究10-15
  • 一、临床特征10
  • 二、发病机制10-11
  • 三、病理及诊断11-12
  • 四、西医的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12-15
  • 第二节 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文献研究15-19
  • 一、膜性肾病的命名15
  • 二、中医发病机制15-16
  • 三、中医治疗16-19
  • (一) 中医药汤剂治疗原则16-17
  • (二) 中药制剂17-19
  • 第二章 实验研究19-28
  • 第一节 研究材料和方法19-20
  • 一、研究材料和方法19-20
  • (一) 研究对象及资料收集方式19
  • (二) 诊断标准19
  • (三) 特发性膜性肾病病例排除标准19
  • (四) 中医各证型诊断标准19
  • (五) 疗效判断19-20
  • (六) 治疗20
  • 二、数据处理20
  • 第二节 结果20-25
  • 一、继发性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比20-21
  • 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伴血尿患者与不伴血尿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21-22
  • 三、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分析22
  • 四、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分析22-23
  • 五、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分析23
  • 六、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23-24
  • 七、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型24-25
  • 八、治疗后疗效对比25
  • 第三节 讨论25-27
  • 第四节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4
  • 附录34-36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36-37
  • 致谢37-38
  • 统计学审核证明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学清,杨琼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5期

2 周仲昊,朱蕴秋;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王太华,李清初,于克波;足细胞与膜性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6期

4 草X4哲郎 ,李胜;膜性肾病[J];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09期

5 梁世凯;许菲菲;舒桂琴;吕吟秋;邵蓉蓉;刘毅;;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10期

6 朱虎章;;膜性肾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救治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3期

7 陈以平;邓跃毅;;特发性膜性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8期

8 舒桂琴;许菲菲;梁世凯;刘毅;吕吟秋;邵蓉蓉;;51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7年10期

9 何志军;杨琪;周柱亮;;膜性肾病136例分析[J];人民军医;2007年11期

10 黄少珍;唐德q,

本文编号:809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809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